发布日期:2023-07-24
来源:转载:闽人智慧
浏览次数:359
10000多年前,闽西漳平奇和洞,福建先民把取自脚下大地的土壤,经过水的凝聚、手的捏造和火的烧炼,制作成一件件陶器,完成了一次从无到有的伟大尝试。
福建万寿岩遗址,被誉为“南方周口店”。
图源:
三明清风
4000多年前,闽北浦城猫耳山,被称为“中国龙窑鼻祖”的窑炉烧制出的黑衣陶以其过硬品质和美观外表,成为先民们的“流行爆款”。
3000多年前,
闽南永春苦寨坑,龙窑的炉火熊熊燃烧,出窑的原始瓷器成为当时统治阶层用以炫耀的奢侈品。
1000多年前,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建阳水吉建窑和“中国白”德化窑扬帆海上丝绸之路的伏笔,更是在福建的上古时代就已埋下……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建盏。
图源:
建盏君
今天,当我们沿着历史长河向上溯源,在岁月的岸边与考古发现的福建史前陶瓷相遇,那欣喜映入眼帘的陶瓷光泽,正是闽人智慧的闪烁。
当代文艺理论家朱狄在论及早期艺术时指出:
“艺术是具有多种特质的、单纯化了的客体,虽然早期艺术品和工具一样由物质材料构成,但却与工具不同。
早期艺术的物质材料的特质已被融化到形象之中。
”
漳平奇和洞遗址出土的鱼形配饰等装饰艺术品,浮动美的萌芽,是目前福建发现的最早的艺术品。
(资料图片)
漳平奇和洞出土的陶器烧制于10000年至7000年前,包括了罐、釜、盆、钵等。
早期陶器质地以夹砂陶为主,多灰色,后期陶器纹饰种类增多,绳纹与刻划的方格纹、网格纹成为主流。
陶,在作为生产生活工具的同时,也渐渐被先民赋予
艺术属性。
捧起一抔泥土,先做成一个圆形的陶饼,然后在略凸的背面捏出人面形图案——靠上部略凹的两眼、靠下部有略凹陷的嘴、中间是微凸的鼻梁、左右两侧稍微突出的部分表示双耳,捏好后再进行烧制。
这件在奇和洞发现的陶制人面形艺术品,距今9000年到7000年。
《说文解字》中这样记载:“文,错画也,象交文。
今作纹。
”
不单是奇和洞出土的陶器,断发文身的福建先民,早早就把对“纹饰”的审美偏好融入到了陶器的制作中,
“印纹陶”
成为福建史前陶器的一个重要特点。
距离奇和洞约150公里的明溪县城关乡南山遗址(距今6000年至4300年),文化遗存丰富,共分为五个文化期。
从第二期遗存开始,就出现了曲折纹、漩涡纹等印纹纹样的陶器;
到第三至四期,陶器的印纹种类逐渐丰富,包括回形加点纹、栅篱纹、方格纹、叶脉纹、席纹等。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展厅内还原先民制作陶器的过程。
图源: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位于闽江下游的昙石山遗址 ,同样发现了大量的印纹陶——陶器表面拍印有曲折纹、绳纹、方格纹、叶脉纹、波浪纹等。
这些几何形的纹饰,究竟来源于闽族先人对于蛇的图腾崇拜,因而对蛇纹进行模仿?
还是缘水而居的闽人对日日可见的水波纹路的描摹?
今人已无从得知。
但我们却可以从考古发现中,清晰地触摸上古时期闽人制陶工艺沿革的脉络——在早期印纹软陶的烧制之后,
距今4300年左右,昙石山人烧制出了印纹硬陶。
所谓印纹硬陶,是新石器时代集中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表面为几何形纹饰图案的陶器。
浦城县管九土墩墓群出土的西周时期印纹硬陶,代表了福建陶器发展的一个高峰。
图源:
东南网
望之纹样繁多工整,叩之发出金石之声。
在浦城猫耳山、武夷山葫芦山等地出土的商代左右的黑衣陶,表面有着一层类似釉的黑色物质,光泽引人注目,已经是一种印纹硬陶向原始瓷器过渡的形态。
在从陶到瓷的发展过程中,福建有着印纹陶、印纹硬陶这一个十分完整的过渡环节,构成了福建陶瓷起源、发展独特的文化序列。
“生在选土、长在成型、死活看烧成”,这句行话形象道出了烧制陶瓷时窑炉的关键作用。
龙窑,
由于状若一条俯首而下的巨龙而得名,具有窑床长、装烧面积大、产量高、火焰流通均匀、冷却快的优点。
龙窑的建造,在历史上让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烧造变成了现实。
猫耳山窑址群遗址 图源:
浦城县博物馆
2004年一次配合高速建设需要开展的考古调查,让位于浦城县仙阳镇猫耳山窑址群的“中国龙窑之祖”重见天日。
9座各种类型的窑炉相继出土,特别是其中还有由火膛、火道、窑室和烟囱组成的长条形窑炉——结构完整,已具备龙窑的要素。
伴随着陶窑建造技术的提高,先民们逐渐找到了烧制原始瓷器的办法。
所谓原始瓷器,是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以瓷土作胎表面施高钙釉,经高温烧成。
今人观之,是“原始”,但在当时,可谓最先进的
“高科技”
。
龙窑瓷源隧道及猫耳山窑址群出土的陶器。
图源:
央广网、浦城县博物馆
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先民们是如何建窑、作胎、烧制原始瓷器,只能在考古发掘的历史遗存中去追寻先民智慧演进的轨迹。
如果没有考古发掘,
苦寨坑
只是一处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的不起眼小山坡,坐落于偏僻山间小盆地边缘。
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博物院联合泉州市博物馆、永春县博物馆对苦寨坑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50平方米,共出土了9条保存较好的龙窑遗迹和大量原始瓷器。
经碳14年代测定,窑址距今3800年到3400年,相当于中原的夏代中期至商代中期,
将中国烧制原始瓷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
上图为永春苦寨坑遗址,下图为夏商原始青瓷。图源:泉州晚报
聪明的福建先人巧妙凭借自然山坡来建造拱形顶,从而与地面形成倾斜的角度,火焰由下部的窑头平行流动至上部的窑尾,利用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快速升温,烧制出了胎体较薄、高温下黏度较小的原始瓷器。
当今天的我们去寻访苦寨坑龙窑的前世今生,从原始瓷窑址往山坡下走不远,就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处龙窑——东月窑。
山上山下,窑火生生不息,
短短一段下山路,蹚过三四千年的时间河流。
有“中国白”之称的德化白瓷。图源:
新福建
蕴藉闽人智慧的陶瓷烧制技术世代传承,陶瓷产业到今天也还是永春及其相邻德化县的支柱产业。
千载光阴,在陶瓷烧成的一瞬间凝固成了永恒。
苦寨坑遗址的发现发掘,让今人得以一窥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探“CHINA”最早如何烧制“china”。
原始瓷器一诞生,就凭借青绿如玉的釉色、坚硬细腻的胎质,赢得当时中原地区上层人士的青睐,成为统治阶层炫耀的奢侈品。
在被誉为“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夏都遗址,考古工作者惊奇地发现除了大量青铜器之外,还有许多精美的原始瓷器。
这些原始瓷器多发现于宫殿和高等级贵族墓葬中,且在陶瓷器物的总数中所占比例极低,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二里头夏都遗址及出土的原始瓷碎片。
图源:
洛阳市文物局
考古发现,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原始瓷器化学成分具有南方瓷石高硅低铝的特征;
原始瓷器的发现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发现相对较少,而且长江以北地区没有发现烧造原始瓷器的窑址。
不仅如此,在陕西西安一带出土的许多西周时期大墓中的原始瓷器,和福建武夷山竹林坑窑址西周时期生产的原始瓷器也十分相像。
福建与二里头遗址,一南一北,相距遥遥,原始瓷器如何运输?
在青铜时代,不同地域文化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曾发生过怎样的互动交汇?
福建省主要山脉分布图 图源:
新华社
福建素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称,武夷山-玳瑁山横亘西北,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纵贯闽中;
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等河网自成体系,蜿蜒流转于群山之间,汇入大海。
与此同时,位于福建北大门的南平浦城县自古就是闽浙赣三省襟喉——
仙霞古道
的必经之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作为福建与江浙、中原联系的主要通道,发源于北部武夷山脉和仙霞岭支脉处的南浦溪穿城而过,汇入闽江上游。
正是基于这样的地理条件,有学者提出了
一条夏商时期福建瓷器北运的路线:
仙霞古道 图源:
文旅江山
先经过闽北的仙霞古道,进入赣江支流信江的上游地区,后沿信江向西顺流而下至鄱阳湖入长江,再沿江向西北行,到达夏商时期江汉平原重要的核心聚落盘龙城,然后以盘龙城为中转站,再北上运送至郑洛地区,到达二里头夏都。
这是一次青铜器与原始瓷器的相遇,更是一次青铜时代北方文明与南方文明的交汇。
于“最早的中国”,我们与福建领先同时代的陶瓷文化惊艳邂逅。
自远古时代薪火相传至今,陶瓷工艺已经成为一个文明闪亮的符号——
来源:闽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