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06月07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合创新显成效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新闻作者:林婉清  发布时间:2021-06-07  查看次数:660次  

“近年来,德化立足深厚的陶瓷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山水风光,铺开投资163亿元的76个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了以县城陶瓷文化为主体,石牛山、九仙山为两翼的‘凤凰展翅一体两翼’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在5月26日举办的2021年德化全域旅游推介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县委书记梁玉华介绍道。2016年,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把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按照“全域布局、全链支撑、全业融合、全位打造”的“大旅游”发展思路,积极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

目前,全域旅游已成为德化除陶瓷产业之外的又一后劲强大的产业,旅游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高增长。2019年,德化接待游客人数580.3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3.15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收入有所下降,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是503万人次、55亿元。去年11月,德化县获评泉州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林婉清)

岱仙瀑布雾气渺渺.jpg岱仙瀑布雾气渺渺(赖建明 摄

水口镇岱仙湖雾气升腾,如烟如尘。(黄谷莹 摄).jpg

水口镇岱仙湖雾气升腾,如烟如尘。(黄谷莹 摄

全景化打造 城乡围绕旅游建

“在德化,可以穿越千年、触摸历史,在熊熊窑火中感受千秋瓷韵;可以回归自然、纵情山水,在诗和远方中寻找心灵慰藉;也可以走进田园、漫步乡间,在乡村风情中遇见绿野仙踪……”梁玉华如是说。

近年来,我县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城镇村”联动全域提升,紧盯“处处是景、时时见景”“无景点旅游”全域旅游目标,向“点”要深度,打造核心爆款;向“线”要长度,串联精品线路;向“面”要广度,铺开旅游项目。

因瓷器而闻名的德化,在发展旅游业中,全方位探索旅游与陶瓷的结合。中线陶瓷文化旅游线,就是把陶瓷文化作为全域旅游的最大亮点,把县城作为陶瓷文化景区打造,建设瓷艺城、茶具城、新秀园、红旗坊、月记窑等陶瓷文化展示平台,盘整近千家大师工艺展馆、陶瓷工业展馆,推出“一城瓷器百馆游”,目前德化窑正在申遗,有望成为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陶瓷窑址。

森林覆盖率78.4%,居泉州市首位,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除了陶瓷,生态是德化最明显的优势。东线山水休闲旅游线,以石牛山景区为龙头,串联起德化东部的龙门滩水库、蕉溪温泉、塔兜温泉、石龙溪漂流、中共省委旧址等资源,形成“山水、休闲、体验”的旅游精品线。目前该线已建成石牛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休闲集镇(水口镇与南埕镇)、5个省级旅游村(南埕村、潘祠村、李溪村、硕儒村、梨坑村)、桃仙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旅游品牌。

西线栖养度假旅游线,以九仙山景区为核心,立足健康养生、生态观光,形成环戴云山乡村特色旅游布局。同时,我县按照“特而精、小而美、活而新”要求,将各村融入特色乡村旅游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如国宝乡主打文旅养生、美湖镇以古樟树王闻名,桂阳乡力推“寨见桂湖”生态康养;在佛岭村回味记忆中的乡愁,在涌溪村可尽收水寨美景,在美湖镇可以深入研学旅游……独特的文化品牌打造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织密了德化全域旅游的“发展网”。

今年“五一”期间,我县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火热有序,石牛山旅游度假区、九仙山等核心景区人气火爆,陶瓷文化体验游持续火热;客流创新高,全县共接待游客27.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9亿元,接待量、门票收入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德化旅游将以打造闽中区域发展中心为目标,重点做好山水游、陶瓷游、乡村游“三篇文章”,着力推进“两山(石牛山、九仙山)、两园(新秀园、科技园)、两秀(中国茶具城古风夜市、陶瓷博物馆片区‘世界瓷都·光影陶瓷秀场’)”项目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不断擦亮“世界瓷都·自在德化”旅游品牌。

游客在德化陶瓷博物馆参观(许华森 摄).JPG

游客在德化陶瓷博物馆参观(许华森 摄

在山水间,体验陶瓷创作(李宏图 摄).jpg

在山水间,体验陶瓷创作(李宏图 摄

全产业融合 生产产业围绕旅游“+”

“德化不仅是一方瓷光溢彩、陶韵悠长的艺术高地,更是一片山水交融、风光旖旎的养生胜地,也是一处文明繁华、生机蓬勃的发展宝地。”梁玉华介绍,德化拥有3700多年的陶瓷制作史,陶瓷品牌价值达1086亿元;“闽中屋脊”戴云山脉绵亘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258座,拥有雾凇、云海、佛光等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象,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中国天然氧吧;城区现有人口28万,城镇化率高达78.1%,“十三五”人口净流入近5万,“德漂”艺术创作者上万人,是闽中最为集聚、最为热闹的城区,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德化把旅游发展的引擎持续向创新切换,激发产业融合这个“新引擎”,打造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等重点旅游融合产品。

做强“旅游+工业”。揉泥、手拉坯、上釉……在德化陶瓷工业旅游地,游客自己动手体验陶瓷制作过程,尽情感受浓郁的陶瓷文化。这种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做法,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工业旅游,在我县悄然兴起,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我县依托全县3000多家陶瓷企业这一丰富的陶瓷工业资源,创新工业旅游方式,因地制宜打造观光工厂、陶瓷文化景区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重点培育了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如瓷生活文化馆、泰峰瓷坊等8家省级观光工厂,正大力推进顺美陶瓷文化世界和德化陶瓷博物馆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进红旗瓷坊创建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基地,通过旅游发展带动陶瓷产业转型,促进陶瓷从“产品经济”向“体验经济”延伸。

做靓“旅游+城市”。我县依托城镇化建设成果,围绕“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着力推动唐寨山森林公园“五环”绿道、凤凰山绿道、浐溪亲水栈道等绿色动脉项目;结合城市品位提升工程,布局陶瓷地标、陶瓷景观、陶瓷雕塑,把30.5平方公里的城区打造成为陶瓷文化的露天博物馆;创建浔中镇石鼓村—龙浔镇英山村—盖德镇有济村乡村振兴示范线,打造城区半小时生活圈,创新旅游型城镇化典型模式。

做精“旅游+生态”。2016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绿色生态引领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海丝路上最具中国山水艺术特质的生态型休闲旅游目的地。2020年,德化县财政拨付1500万元,出台系列政策和实施方案,精心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美丽乡村、水美乡村、森林村庄;创建了石鼓村、有济村、碧坑村、曾坂村等一批德化版“绿野仙踪”,水口镇获评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潘祠村获评省级金牌旅游村。

国宝佛岭民宿群自带田园风味 (连江水 摄).jpg

国宝佛岭民宿群自带田园风味 (连江水 摄

唐寨山温泉 (许华森).jpg唐寨山温泉(许华森

全要素覆盖 产业配套围绕旅游抓

世界瓷都,自在德化。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实现“快旅慢游”?我县不断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以“全链条、全产业”的视野,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为游客“慢游”德化、“畅享”服务创造条件。

让“吃”更有味。围绕“三黑三黄三宝”等特色农产品,研创药膳养生、生态菜肴、民俗餐饮等特色美食,推进5条特色餐饮街区建设,举办“原味德化”美食节,开展餐饮名店、名小吃等评选,打造舌尖上的德化盛宴。

让“住”更舒心。统筹星级酒店、家庭旅馆、乡村民宿、汽车旅馆、自驾车宿营地建设,比如新建陆升、得心陶瓷主题酒店,山有福美、谷外云居等9家精品民宿,形成高、中、经济档相结合的旅游住宿系统,目前全县拥有住宿床位4000多张。

让“行”更方便。厦沙高速已经通车,兴泉铁路将于今年通车,德化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可望今年动建,昌厦高铁途径德化并设站列入省中长期规划……德化闽中地理优势将随着高铁高速的打通逐步显现出来;与此同时,我县抓好环戴云山公路、四好农村路、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戴云高速服务区的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全县通往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公路均为二级标准,通往乡村旅游点道路均达三级以上标准。

让“游”更欢畅。开展“三个一”工作,既建设一个智慧旅游平台、选聘一支导游导购队伍、制定一份全域旅游攻略;建成全域旅游大数据分析及综合监管平台、全域旅游智慧导览服务平台及智慧旅游全景指挥中心,推出“一码游德化”导览系统,基本上实现了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及实时信息推送等功能。

让“购”更适众。围绕陶瓷和特色农产品,常态化开展伴手礼评选,开发更具创意的旅游商品。5月1日,浔中镇“瓷谷仙境”瓷谷集市开市,现场陶艺柴烧、原创手作等陶瓷作品琳琅满目,为广大游客、市民搭建一个淘宝、购物、交流、体验的平台;5月25日,中国茶具城·古风夜市水幕灯光秀盛大开幕,“夜宵、夜购、夜游、夜赏”一站式满足夜消费需求。

让“娱”更齐全。邀请张天爱、蒋梦婕、龚蓓苾等影视明星担任旅游公益大使,开展温泉美食节、帐篷露营节、文化旅游嘉年华、一起喊德化666等节庆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热点”的营销格局,吸引游客参与,丰富游客体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