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08月02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眼千年——探访尾林—内坂窑址

新闻作者:连江水   发布时间:2021-08-02  查看次数:952次  

◎ 连江水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德化窑址(屈斗宫窑址、尾林—内坂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一并列入遗产名录,成为首次瓷窑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再添世界级金字招牌。

屈斗宫窑址于199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为世人所知,而尾林—内坂窑址藏在深闺于2020年始发掘,鲜有人闻。那么,尾林-内坂窑址挖掘得怎么样了,神秘面纱下的她长着什么样的容颜?

尾林—内坂窑址.jpg

尾林—内坂窑址

触摸一段旧瓷光

过中国茶具城,左拐下行,临上寮溪,尾林—内坂窑址到了。

一条狭长的作业带从溪边沿山脊向山上延伸,一眼望不到头。十多位考古人员和工人分成几拨在不同探方里挥锄舞铲,阳光从他们头顶十来米高的树冠间泄露下来,照射在万千白瓷碎片之上,地表一时光影斑驳。

这里是尾林—内坂窑址的尾林区1号窑址考古发掘现场。

考古队员陈丽芳介绍,2020年3月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进驻尾林—内坂窑址局部发掘;尾林窑是在1955年调查发现的;早些年北大考古系教授权奎山曾想申请对尾林窑考古挖掘……说到德化古窑址考古挖掘的往事,她如数家珍。

我们随着陈丽芳的脚步,从山脚往山上爬去。去掉了地表杂芜的作业带像黄色的卧龙向山上延伸,一路上裸露着碎瓷、匣钵、垫圈、窑砖、瓷模等碎片,似龙的鳞片,每一脚下去都是铿锵的声响。

“这105.75米的作业区底下埋着好几条窑,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陈丽芳说。脚下的瓷片已近千年的历史,每一脚下去的回响业已穿越好几个朝代?

一路上见到,已经清理出的五六个探方,有好几处是窑体残留,另有一个是堆积层探坑。“此次对这个古窑址的考古是局部发掘,时机成熟,我们将再进行整体挖掘。从目前400平方米的局部发掘来看,收获也是很大的……”陈丽芳介绍道。

站在一片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上,触摸着火焰灼烧过的土地,触摸着那段恍惚而又真切的旧时光,我不禁感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山城人民有关土火交融的无限智慧。

这里是一部德化古窑炉的发展史。透过一个探方,这一片狭长的土地上埋着四条古窑炉,有龙窑、分室龙窑、阶级窑、横室阶级窑。每一种窑体的变革都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代表着山城人民对陶瓷技艺的极致追求。这片只有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上叠加了四条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窑炉,可谓浓缩了整部德化人民瓷烧的历史。

这里可谓德化古陶瓷鼎盛期的博物馆。有青白瓷、白瓷、青花瓷等诸多瓷种;品种更是繁多,瓶、壶、罐、碗、盘、尊、粉盒等日用器物,甚至佛像、动物等泥塑作品。从宋元的青白瓷,到明代白瓷,再到清代青花瓷,德化窑漫长的时间链条在这里得以环环相扣,就像翻开一本以时间为序的陶瓷史,一帧帧生动的图片,令人眼界大开。

这里似乎是一座德化窑陶瓷艺术的百花园。白是这里的根本,即使是在宋代,虽说是青白瓷,那通透的白、无瑕的白、浸润的白,像对纯洁爱情的矢志不移,尾林窑的瓷片诉说着山城手艺人对泥土的洁癖。所到之处,不经意我们就会踩上有纹理的瓷片,有莲瓣、有云雷、有卷草……这是一个生动的自然世界,也是一部生动的艺术画卷。“天启”“林书”“月记”……这些书写着字迹的瓷片,唱响了那个年代手艺人有我的开始,是手艺人个人的觉醒,也是德化窑陶瓷艺术精品的集中奉献,更是山城人民对陶瓷从不妄自菲薄的战歌。

这一片瓷光斑驳的土地,一眼就可望穿千年。

这片土地,如果不是被考古人的铲子、锄头、刷子等工具所惊醒,这里的一切——辉煌与美好都将埋在深林茂草里,就像山脚下上寮溪似地不知年月悄然东流,裹挟着不可言说的悠悠往事。

遥望宋元那片海

上寮溪,从龙浔高阳而下,经三班蔡径,抵上寮,径流并不大,放在大江大河的面前,只能称为山涧细流。对于这条小溪流,在尾林窑考古现场当民工的老郑再熟悉不过了。

“你别看它水流不大,带动一担两头的水碓刚刚好。我十四岁开始看水碓,就在对面的桥头那边。”老郑家住三班镇三班村,年近七旬。

当时的水碓是村集体的,每一年抽一次签,由一户人家专门管理,主要负责给城关国营瓷厂供应瓷泥。十四岁那年,他就帮父亲打打下手,把瓷土放入石臼打碎,把打碎的瓷土取出,放入水池淘洗,最终沉淀成细腻的瓷泥运往瓷厂。

“后来,我还到观音岐挑过瓷土,每一担就是一两百斤。”老人自豪地说。瓷土,即高岭土,当然,观音岐上还有制作釉水少不了的长石。观音岐与尾林在同一条山岭上,距此只有一两公里路远。

沿上寮溪边的小路,一条从荒草丛新辟出的小路顺流而下,听老人说,以前沿溪的路繁忙着呢,夜间常有执火把的人来来往往,或挑瓷土,或看水碓,近二三十年才荒得没了人烟。

“这个是陂,引水到车碓那边的,这条溪下去两岸不下二三十座。”老郑介绍说,溪中不时有一些大石头将水流截断,拦水成陂,再把水流引到水渠,利用水的冲力转动水车,水车带动了水碓。在距尾林-内坂窑遗址的尾林区1号窑遗址百来米的水边,有一个水碓遗存——老式瓷土加工区。当年,这里曾经是日夜不歇的流水哗啦,水碓起落,哐当声雷动。

这片以瓷为生的土地,贯穿了山城人民辛劳和对陶瓷的骨子里的热爱,我们要感谢上天对德化的眷顾:观音岐等山脉蕴藏着高品质的高岭土,尾林、内坂,乃至戴云山脉蓄积着丰富的木柴,让龙窑静卧在山坡吞云吐雾,还有哗哗的流水拉动水碓,打得动瓷土瓷石。

瓷土加工区对面不远处就是尾林—内坂窑遗址的内坂窑片区3号窑遗址,它就藏身于一条幽僻的小山坳里。

走进山坳,同很多老窑址一样,它的四周散落着瓷片与窑具,轻轻地挪个脚步都会有瓷片的脆响。如果一定要说出有何不同的话,那么这里的瓷片都是白瓷片,不掺杂其他颜色。德化境内分布着200多处古窑址,其中以清代居多,且以青花瓷为主。细心的你,可以手执一片白瓷,仰对着天空,穿过树间的光斑便可目睹白瓷片似婴儿的肌肤、像天鹅绒般可爱。在传统的观念里,宋元时期德化窑生产的是青白瓷,然而因德化瓷土的软糯,德化的青白瓷早早就接近白瓷的质地。

从三四处局部发掘的考古现场发现,这是一条依山而建的龙窑,地上的窑身早已坍塌颓败,土层燃烧过的焦黄,幸运的是还有部分窑壁和窑拱历经数百年保留了下来,它为我们研究古代窑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物证。

“这里的窑汗是白色的。”我偶然间发现。窑汗,也有人称之为窑泪,是指窑砖在火的煅烧下析出的结晶体,像凝固的油脂一样,多数的窑汗像炭火一样呈灰黄色。而这里却是如此地不一般。莫非是长久地烧制白瓷,窑炉充塞着白瓷的气氛把窑壁都晕染成白色?这要历经多少年的烈火烤炙与熏陶才能变成如此洁白模样?

地上的碎瓷片,也同尾林窑一样,散落的陶瓷碎片轻易就能一一辨识,除精美的日常家用器物,这里曾生产众多外销瓷。教众净手用的军持,壶嘴较直壶更为硬挺;“马可波罗瓶”分成底、身、口,三截分开压模,再拼接而成;青白釉大盆在南中海一带很受欢迎,盆内的刻花很是精美……

国家文物局的宋新潮说:在南海一号沉船上发现的瓷器很多就来自德化窑。是的,南海一号出水的德化窑每一件文物,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一一印证。

在这里,我们仿佛遥望到宋元那片海。

然而,我们并不能仅停留在那片海上。这一带的古窑址逐水而顺流下,分布于上寮溪两岸的山岭上,从宋元时期的窑址,到明清时期,再到国民及解放后八九十年代,涵盖宋元时期的青白瓷、明代白瓷、清代青花瓷、国民加彩瓷、解放后的西洋小工艺瓷。

上寮溪两岸几乎浓缩了三班人制瓷的漫长历史。三班的陶瓷,从这里出发,爬山涉水,最终奔赴大海,远游异国他乡。当然,如果我们目光再放远些,在三班,还有辽田尖原始青瓷古窑址,四通八达的瓷帮古道……

其实,何止是三班,戴云山下的土地上,一座座藏身深山密林的古窑,无不诉说着德化人民因瓷而披荆斩棘、奔赴大海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