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1月10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眼千年”的德化窑遗址——

多项考古发现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新闻作者:蔡紫旻  发布时间:2022-01-10  查看次数:1155次  

制瓷技术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历年考古调查发掘中,

泉州出土了一批批古代陶瓷器,

它们中既有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的原始青瓷,

也有从唐代延续到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陶瓷器,

尤以宋元时期的最多。

尾林窑遗址 (李宏图 摄).jpg

  尾林窑遗址 (李宏图 摄)) 

宋元泉州海外贸易繁盛,大大推动陶瓷业发展,

这也是德化窑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

    10-14世纪,窑场遍布泉州城内外,现已发现的外销陶瓷窑址有150多处,

分布之广泛居全国前列,其中著名的有德化窑、磁灶窑等。

位于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德化窑屈斗宫窑址和尾林—内坂窑址,

也成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出口商品生产代表性遗产点。

屈斗宫窑址

“鸡笼窑”填补德化窑炉史空白

    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窑就迅速崛起,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生产的青白瓷、

白瓷技艺高超、造型丰富、装饰精美,

加上先进的分室龙窑筑造技术、庞大的生产规模,

德化窑生产的大量带着东方美的瓷器,

从泉州港起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1953年,位于德化县城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南山坡上的屈斗宫窑址被发现。

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原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对屈斗官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15平方米。

    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座分室龙窑遗迹,全长57.1米,

共有17间窑室。窑炉遗迹结构较为完整,除窑顶坍塌外,

保存下火膛、窑室、窑门、隔墙、出烟室、护窑墙等结构。

这次考古发掘,出土器物标本6793件、生产工具800多件,

出土物皆为宋元时期的白釉和青白釉器。其中,白釉细腻温润,

有的呈乳白色,已开明代建白瓷先河;青白釉呈水清色,

釉厚处呈淡绿色,光泽感强,清雅美观。

    屈斗宫窑址证明了自宋元以来,

在德化尚存一种古老的“鸡笼窑”窑炉类型,

不仅填补了德化窑炉发展历史的空白,

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窑炉技术体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资料之一。

尾林—内坂窑址

同一窑址首次揭露横跨宋元明清四朝窑炉

    尾林—内坂窑址位于德化三班镇,

窑址分布在上寮溪的南北两岸,面积约12200平方米。

尾林窑考古发掘,首次在一个窑址中,

揭露四座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

并有叠压打破关系的龙窑、分室龙窑、横室阶级窑,

第一次较为完整揭示出德化窑从

宋元时期龙窑至明清时期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

    2016年和2019年,考古人员两次对尾林—内坂窑址进行调查勘探。

2020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博物院、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德化县文管办携手对尾林窑址、

内坂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5座窑炉遗迹(尾林窑4座、内坂窑1座)、

解剖2处作坊遗迹,出土宋至清代青白瓷、白瓷、青花瓷标本数千件。

    本次考古领队、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羊泽林说,

尾林窑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窑炉,

从山上往山下的顺序渐次排布,规模庞大、十分壮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德化窑不同时期的窑炉形态结构,

这在国内其他已发掘窑址中从未出现。”

作坊区的发掘,则首次填补德化古代窑业在瓷土加工、

制瓷工序上的缺环,为完整展示德化古代制瓷工艺技术提供重要的实物材料。

    尾林窑出土标本以宋元明时期青白瓷、

白瓷为主,另有少量清代青花瓷,

器形有碗、盒、瓶、盘、执壶、炉等,窑具有垫柱、

伞形组合支烧具等;内坂窑出土标本均为宋元时期青白瓷、白瓷。

    羊泽林告诉记者,德化窑产品在华光礁一号、

南海一号等水下沉船中都曾发现过,

这与德化窑的外销瓷生产基地相符合,

“广阔腹地分布的生产基地,对宋元泉州港口庞大的海外贸易起到支撑作用。”

    未来,尾林-内坂窑址在原地展示基础上,

将继续开展考古研究工作,对窑炉本体、作坊区等进行小范围发掘清理。

德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德化正规划实施“遗产+旅游”融合发展,

推进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统筹抓好遗产的保护、展示与利用,

努力将德化窑址建成大遗址保护利用典范和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泉州晚报记者 蔡紫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