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2月14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瓷“冰墩墩”“雪容融”走红,来自德化造

新闻作者:李宏图  发布时间:2022-02-14  查看次数:817次  

工人在彩绘 (李宏图 摄)1.JPG

“最幸福的事,就是拥有‘一墩’。”连日来,陶瓷类“冰墩墩”“雪容融”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成了顶流限量版。这些吉祥物均产自我县,不仅得益于传承千年的德化瓷烧制技艺,也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中国之美。

而面对“一墩”难求的困境,我县全县上下铆足一股劲,立即召开协调会,出台相关政策,开展招工引才对接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助力企业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实现“开门红”。


德化陶瓷

再次登上世界舞台


在我县一特许生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陶瓷企业,只见生产车间正加足马力生产,每一件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都由我县陶瓷师傅纯手工制作而成。

“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雪容融”则是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体现了冬残奥会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不管是成品还是半成品,它们看起来都格外暖萌可爱。

“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的制作并不容易。”特许生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陶瓷企业负责人郑鹏飞说,自2019年吉祥物样稿一确定,就根据样稿进行设计,光打样就来来回回数十次,确保质量和外观能符合原稿设计。

由于受物理作用的限制,陶瓷生产在成型阶段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雪容融”的头、“冰墩墩”的脚容易开裂甚至断裂,脸上的花纸也不容易贴合等。郑鹏飞说,经过长达几个月时间的反复沟通和试验,样品才通过了北京奥组委审核,得以进入规范生产。

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都是纯手工制作,需经过雕塑、打磨、制坯、烧窑、上色、贴花点缀、喷油定色、晾干等数十道工序,大约要一个月时间。郑鹏飞说,最终面世的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背后不仅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也藏着陶瓷匠人的巧妙心思。

“陶瓷本身就代表着中国,当陶瓷元素融合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的制作中,我认为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陶瓷这项古老的技艺。”郑鹏飞说。


破解“一墩”难求

助力企业实现“开门红”


“‘冰墩墩’‘雪容融’真是太成功了。”近日,澳大利亚侨领颜子明在线上一直买不到,就特地赶到德化,为自己的两个女儿购买“冰墩墩”。春节期间,像颜子明一样,很多市民朋友慕名寻来,想来购买这些吉祥物,特别是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吉祥物“冰墩墩”热度不减,“一墩”难求成为不少人的小遗憾。

“由于承接的业务量大,客户需求较紧张,目前订单已排到3月份,加上其他陶瓷品类产品的订单,我们早早提前安排工厂复工复产,大年初六就召集在德化过年的工人回来开工生产。”郑鹏飞介绍,陶瓷类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将于本月25日之后陆续出货。

为破解“一墩”难求的局面,2月9日,我县召开冬奥会吉祥物扩大生产协调会。此次会议传达了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解读了稳定企业生产奖励、企业自主招工、稳定就业奖补、人才引进、医疗减免等优惠政策,持续保障企业有序生产,切实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助力本土品牌做大做强,用实际行动书写德化担当。

笔者获悉,助力冬奥会吉祥物生产,我县还开展线上线下专项招聘会,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支持鼓励企业自主招工,多措并举吸引留住优秀人才;运用惠企专项政策,通过对生产综合性体育赛事特许产品的企业发放奖励等措施,保障冬奥会吉祥物能扩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等一系列举措,保障企业有序生产。

为实现企业开门红,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等问题,我县于2月6日、2月10日,分别在三明、德化,开展招工引才和春季人才招聘会。两场招聘活动共有80多家企业参与现场招聘,近千人到场求职,活动现场310多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据了解,截止2月10日,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开工136家,开工率95.1%,预计到2月15日(正月十五)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率100%。今年,我县工业企业开工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升,体现“晚停产,早开工”的特点,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实现新春“开门红”。(李宏图)


[记者手记]

“冰墩墩”“雪容融”走红的背后


“冰墩墩”“雪容融”走红,并不让人意外,而是德化陶瓷以实力出发,再次登上世界舞台。

众所周知,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2015年,德化被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目前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称号;2021年7月,德化窑址(屈斗宫窑址、尾林—内坂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一并列入遗产名录,成为首次瓷窑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德化瓷烧制技艺独树一帜,2006年5月,德化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今,作为中国最大的西洋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始终沿用传统的制瓷技艺,全县70%的陶瓷产品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1年,德化陶瓷产值突破450亿元人民币。

纵观当下,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是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的根基所在。特别是近年来,德化越来越多陶瓷企业以创意引领陶瓷艺术的创新变革,在设计、材质、工艺上进行创新,并注入文化元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使德化陶瓷走得更实、更远。

不难看出,德化人有着满满的文化自信。如今,德化很多陶瓷企业已从单纯的生产制造与经营者,转化为文化的传播者,沿着千年海丝路扬帆再起航。县委、县政府倡导文化赋能,鼓励研究、探索和创新陶瓷文创发展与文化旅游融合,实施“德化白瓷”品牌及城市形象提升计划,讲好德化陶瓷的前世今生,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冰墩墩”“雪容融”正彰显着德化陶瓷的自信,而陶瓷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冰墩墩”“雪容融”走红的背后,是德化陶瓷的魅力,是魅力中国的一个缩影。(李宏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