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省级考古遗址公园“金字招牌”效应,德化用好用活“陶瓷文化”城市名片,通过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文创植入等形式,精心打造“考古遗址公园”“陶瓷文旅融合示范基地”,让更多游客近距离感受德化陶瓷文化魅力,推动遗址保护与陶瓷产业延伸
擦亮窑址文化遗产名片
续写“千年瓷都”时代华章
6月17日,福建省考古遗址公园现场推进会在德化召开。会上,省文物局公布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并为第一、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授牌。列入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代表,在会上进行了经验汇报交流。
近年来,德化县持续推进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在考古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教育休闲、传承创新、传播交流、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力争将德化窑打造成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进一步提升“德化窑”文化品牌,赓续海丝文明,擦亮德化窑址世界遗产名片,打响德化窑址世界遗产和考古遗址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德化窑古窑址 首批瓷窑类世遗
德化县境内发现的古窑址多达239处,遍布全县18个乡镇。考古发掘的古窑址中有很多窑址规模大、延烧时间长,有的从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作为我国古代东南沿海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场所遗址,德化窑见证了以泉州港为中心的海上贸易史和对外交往史,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于2021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批瓷窑类的世界遗产。
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总面积约56.211公顷,包括了龙浔镇的屈斗宫遗址片区(约6.831公顷)、三班镇的—内坂—大垄口—梅岭遗址片区(面积约49.38公顷),世界遗产点位于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内。2018年,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获评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屈斗宫窑址
屈斗宫窑址于1953年发现,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对屈斗宫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15平方米,揭露一座分室龙窑遗迹,出土一批白瓷与窑具,是龙窑向阶级窑转化的过渡形式,反映了宋元时期窑炉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尾林—内坂窑址
2020年,德化县组织完成了尾林—内坂窑址、生产作坊区考古发掘及验收,首次在一个窑址中揭露四座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德化窑从宋元时期的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填补了德化古代窑业在瓷土加工、制瓷工序上的缺环,为完整展示古代制瓷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成立专门机构 扛起保护责任
为进一步推动德化窑址保护与发展,2019年德化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总协调、县长为组长的“德化窑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今年,为加强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管理,专门成立了德化窑考古遗址保护中心。
启动申遗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来,德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推进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出台了《加强德化窑遗产区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德化窑遗产点日常工作养护方案》等规章制度。同时,每年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作为遗址公园的日常保护管理经费,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纳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现已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确保申遗和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古窑址上散落的古陶瓷碎片
“十一五”以来,德化窑连续4次列入国家大遗址。德化县以此为动力,持续加强德化窑大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努力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大遗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德化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完成尾林窑、内坂窑、梅岭窑以及生产作坊区等已发掘遗址的保护棚建设。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成屈斗宫窑址、尾林—内坂窑址主入口和窑址的监控、红外线等安防设施建设,将遗产点监控接入公安视频共享平台,不断提升德化窑址世界遗产的实时监控能力。
深化文旅融合 增强传承活力
近年来,德化一直积极推进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成《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5)》编制,力争将德化窑遗址打造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瓷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建成集考古展示、观光与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大型文旅融合综合项目。其中,屈斗宫片区规划为展示德化窑文化高度的活力片区,尾林—梅岭片区规划展示德化窑历史工艺的生态画卷。通过生态展示,以山溪窑口自然界面为主题,打造山林间考古遗址公园,展示不同时代的窑址,了解并体验不同时期陶瓷烧造的工艺流程。
同时,德化还做大“遗产+旅游”文章,借鉴良渚等文化遗产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世界遗产金字招牌,通过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文创植入等形式,联动遗产点周边陶瓷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推介以世遗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的一日游、二日游等陶瓷文化精品路线,打响“世界遗产地·德化百馆游”陶瓷文化游品牌。
在文旅融合展示方面,德化积极推动月记窑、红旗坊等陶瓷文化创意园建设,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活化利用千年瓷都文化遗产,促进德化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加强宣传推介 打响遗址品牌
近年来,德化不断强化对外宣传推介,邀请国家、省、市新闻媒体现场采访报道,中国首档世界遗产探访纪实类文化综艺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二季、首档文明探索纪实真人秀《闪耀吧!中华文明》等栏目到考古遗址公园录制专题项目。拍摄宣传短视频、制作专题片、印制宣传册、明信片、邮票等形式,持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同时,围绕德化窑世遗文化品牌主题组织开展专题陶瓷文化研讨、专题展览等活动,挖掘陶瓷文化,讲好陶瓷故事。推动德化窑址保护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让广大干部、企业、市民、中小学生了解德化陶瓷历史,培养更多人的陶瓷文化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保护意识。
为了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力,德化持续用好世遗效应,发掘好德化窑址的文化特点、资源优势和自然禀赋,规划打造遗产城市会客厅;规划在遗产点周边,高标准设置及建设陶瓷文化景观带,打造网红打卡点,为城市公共文化注入新动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辐射引领示范 带动产业创新
德化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对于挖掘千年瓷都陶瓷文化内涵,提升整体陶瓷文化旅游形象,推动陶瓷文化旅游产业平稳快速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遗址走向一条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保护”的良性循环道路,推动文物保护与文物旅游相互促进,两翼齐飞。
宋元德化窑展示馆
德化通过世界遗产金字招牌以及遗址公园的辐射带动,有力推动了陶瓷文创产业发展。比如德化红旗坊·文旅产业园为老城区工业陶瓷遗产的重要遗存区,位于屈斗宫考古遗址公园旁,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围绕“瓷景区+城休闲”定位,坚持修旧如旧、重塑历史、再现经典的原则,通过对老厂房进行保护、修复、提升,最大限度地保留厂区的原有风貌,同时通过串联世界遗产屈斗宫考古遗址公园,形成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综合的场所,建成后将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平台、中国白瓷艺术集中展示和体验区、泉州德化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
又如,月记窑是德化现存仍在烧制的历史最悠久的龙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古法柴烧的“活化石”。月记窑坚持以保护、修缮、改造和提升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可休闲游览、可创作创新、可供大师和高端国际艺术家长期入驻创作的集文化、旅游、休闲、众创、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创意园区。
☉记者 许文龙 陈小阳 通讯员 李宏图 许华森 林小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