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7月11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绿水青山 赢得金山银山 ——德化林业改革20年成效回眸

新闻作者:许华森 肖堂峰  发布时间:2022-07-11  查看次数:948次  

1657503932529970.jpg1657503985847756.jpg

村民采摘油茶果                                           戴云山动植物资源丰富,  是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中的一重                                                           要和典型样区 。   (图 李宏图 摄 )

1657504103380553.jpg                                                               唐寨山森林公园

日前,县收听收看全省、全市林业改革发展会议暨省级总林长、市级林长会议。县委书记、第一林长黄文捷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回顾总结20年德化县林业工作成效和经验,深化推进林长制工作,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德化县林业改革发展。

20多年来,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推深做实林长制、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强化森林资源管育,实现了生态建设高颜值、林业改革高质量、生态管护高水平、生态产业高素质、群众生活高福祉的“五高”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深化改革 实现机制更活

“2014年8月,我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县。通过改革创新,我县率先在全省完成试点任务,全县及时补充林地1.3万多亩。”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站站长李慧敏介绍,通过试点建设,县破解了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矛盾难题,保障了项目建设用林用地需求。

据了解,在2014年、2017年县两次主动争取承担国家林地占补平衡试点任务,按照“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机制,审核审批包含厦沙高速德化段、泉州彭村水库等一批省、市重点在内的项目。在试点期间,全县共平衡调剂补充项目建设占用林地1525公顷,实现了“林地总量不减少、生态质量不滑坡”的目标,为全国推进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探索了有益经验。

“林业碳汇交易,实现了空气也能卖钱。”县林业局营林股工作人员黄晓敏说,通过实施林业碳汇交易,实现了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利益。

2017年,作为全省首批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县,县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面积6.46万亩,林业碳汇挂牌上线首日成功交易量达10.66万吨,成交金额达199.85万元,成为全省率先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线并交易成功的县份。2019年,县竹林碳汇项目成为全省林业碳汇项目获得备案签发的5个项目之一,2020年实现首次交易200多万元,真正让森林固碳能力变得“有价”,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

与此同时,县积极实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流转经营模式,推进大铭乡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金黄村深化林改方案依法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成为全市深化林改的第一村,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作,在全市首推“益林贷”,每年单列1亿元涉林信贷规模,让“活树”变“活钱”。2017年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单位。

 

转型升级 实现产业更优

近年来,县立足丰富林地资源,利用良好生态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全县成立各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1400多个,被列入2022年省级笋竹加工示范县、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年均争取上级林业发展项目资金7000万元以上。

“我们在赤水、上涌等乡镇承包经营油茶林原料基地,面积超过了1万亩。”祥山大果油茶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安娜说,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先后带动5个相关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农村3000多人提供劳动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目前,祥山大果公司名下品牌茶油奶奶有机山茶油获得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成为厦门金砖峰会指定用油,其精炼茶油以单价高达每公斤1100美元,创下泉州口岸食品出口单价历史新高,当年出口及内销的订单达3700万元,发展成为该县唯一的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眼下,作为全县林业重点项目,不老溪森林康养旅游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已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部分项目拟于近期试营业。国宝开发园区完成投资1600多万元,首宗520亩林地完成报批、控规批复及建库汇交,正在开展林木采伐销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再次转型升级。

1657504184607798.jpg 

 大山里的油茶基地既保护了生态,又带动农民增收 (童晓萍 摄)

1657504241766248.jpg

我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以民为本 实现百姓更富

“现在,尤其是周末,没提前预订肯定没客房;遇到节假日,有时候还要提前好几星期预定,20多间客房全部爆满。”日前,水口镇村民黄爱煌高兴地说,“湖心岛森林人家”创办于2015年,到目前,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近年来,县制定《乡村振兴农林产业发展项目申报及奖励标准》,将发展森林人家、林下经济等项目纳入补助范围,年均奖励特色林业等项目资金200万元以上。同时,落实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投资6.5亿元改造提升的石牛山景区,更是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华丽转身。

“得益于林权‘两换’政策,我们村的很多农民才有机会住进嘉德新苑小区,还增加了村财收入。刚开始做试点的时候,部分村民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对‘以林权换收益、以收益换保障’还不够信任,认为这是我们祖宗留给我们的山林,不能随随便便就流转。”南埕镇连山村原党支部书记陈万泉回忆道。

后来,经过县林业局、南埕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多次细心、耐心讲解,才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县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转变林业经营模式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水口镇湖坂村、南埕镇连山村2个村开展试点工作,流转森林1.5万亩给县国有生态林场,置换进城农民工限价房117套,每平方米比商品房可节省约1000元左右,解决了农民工进城务工住房难的问题。

“不仅林农收益,通过流转,还扩大了国有林场经营面积,经过林场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后,预计提高经济效益达20%以上。”县国有生态林场场长赖淑瑜说。

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在改革效益上实现了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财、林业增效的“互利共赢”。

 

林长推动 实现生态更美

“今年3月10日,县委书记、第一林长黄文捷等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县直有关部门人员和广大志愿者到唐寨山省级森林公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鄂西红豆树等花化彩化树种300多株,面积约10亩。”唐寨山森林公园服务中心负责人黄双茂说。

据了解,县四套领导班子年年带头开展义务植树志愿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3年来完成植树造林6.9万亩、封山育林9.1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实施“三沿一环”森林景观带2123亩、珍贵树种造林2.1万亩、林分修复3441亩、森林步道30公里等工程。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有力解决了森林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变林业部门‘小马拉大车’为全县上下‘同唱一台戏’,以林长制实现了‘林长治’。”县林业局副局长赖景旻表示。

为筑牢生态屏障,县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来抓,从“林”字上发力、在“长”字上尽责、在“制”字上创新,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423名,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责任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以来,针对全县线树矛盾突出、林农增收难等老大难问题,德化县林业系统党委与国网德化县供电公司党委以突出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科学建构“343”工作机制,实现了林电安全共建、助推精准扶贫、村财消薄倍增、林区和谐稳定目标,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林电共建”标杆样板。

通过开展“林电共建”,全县完成电力线路走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45公里,营造油茶林852亩,由林电矛盾引发的用电故障下降了85%,减少供电量损失29万度,百姓供电减少停电时户数达13万。

1657504297908958.jpg

郁郁葱葱的林海, 的 成为德化县的 “ 聚宝盆” ” (童晓萍 摄 )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