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7月11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唤醒、追寻与和解 ——读吴尔芬儿童小说《瓷魂》有感

新闻作者:张玉芬  发布时间:2022-07-11  查看次数:792次  

我打开吴尔芬的《瓷魂》书稿又是瓷的小说,近段好像跟瓷结上了不解之缘。

作为教师,由于参与少年儿童阅读指导交流会——“悦读会,我选择了与瓷有关的少年小说,刚读完琳达·休·帕克著的《碎瓷片》,讲述一名孤儿树耳到当地陶匠明师傅家中偷偷学艺的故事。

成长是少年文学永恒的主题,是文学关注的一大焦点。《碎瓷片》以宁静的风格娓娓道出了韩国13世纪的生活细节,聚焦于孤儿树耳在物质生活异常艰辛情况下健康成长历程,突显出边缘人物对少年成长的重要性。树耳经历了成长中的困惑,童真的幻灭,寻找自我,最终在引路人的指引下实现了身份认同。树耳就块闪烁美丽光芒的碎瓷片。

今天,从书名《瓷魂》入手,我开始猜想:作者写了什么呢,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故事从神秘的DR技术入手,两个小孩丁一丁度小美探索瓷魂,打碎了爷爷的宝贝青花蠢瓷,为了寻找匠心值达92的接近品,持一块碎瓷片一路追寻到瓷都。在寻求的过程中,经过瓷都一些标志性景物,比如国际贸易广场、三宝国际陶艺村、浮梁古县、陶溪川创意广场、陶瓷大学等,期间穿插着主人公对瓷文化和历史的探索。在进入中国陶瓷博物馆时,通过陶瓷大学陆教授介绍,大批量学习关于陶瓷各个历史阶段的相关知识以及品鉴,不忘一再强调研学旅行的态度、方法及意义。

这些对小读者来说,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也是陶瓷历史文化的追寻者。可是现实生活中,多少市井人不知道青花粉彩,不知道瓷文化对中国的意义,更不用说我们青少年了。唤醒有时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这部小说的用意之一。

只看到开头的部分,我就在想,《瓷魂》作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当成传统文化教育素材的有益补充。把瓷文化融入小说故事情节的各个角落,比起枯燥的知识介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于是,我决定把《瓷魂》作为悦读会的书目之一。

写法上,《瓷魂》是科技与现实的结合、科幻与历史的结合,既有教育实用价值,又有少年小说的奇幻性,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严肃与顽劣交叉,有探索也有否定,不断犯错不断补救,穿插于曲折、未知的故事的行进当中。

关于“瓷魂”,我认为更多的是瓷,是陶瓷艺术的手法、感情、理解以及痴迷状态,是一辈子追寻却难于的东西。故事中的两个少年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借助最新高科技DR、机器人机蛋的各种模式,包括学习手套的使用、匠心附体的操作来达到,这是科幻化的写法。可是,这也是《瓷魂》的趣味所在,试想,把DR和机蛋抽掉,孩子们对瓷器的好奇心如何调动呢?当然,从小说思想层面而言,这或是陶瓷认知被唤醒后的另一个过程——追寻与创新。

我想,真正理解“瓷魂”的只有那些高级别的、深层次的瓷艺大师,他们在长期的思考、反复的实践中,达到人和泥的心灵沟通,这种人瓷一体的“魂”是局外人无法领悟的。用写作技巧来回避、化解困顿和迷惘,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做的。作者的可取之处在于,把深刻的思想以可读的故事呈现出来。

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一丁和小美紧赶慢赶中仿造出了匠心值达92的仿制品,是因为他们要补救犯下的滔天大错。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埋下热爱瓷艺的种子,也爱上瓷艺,决心献身陶瓷艺术。

小说的结尾尤其可圈可点,老丁一生爱瓷,对青花有特殊的感情,孙子以前看不起瓷器,以为是老古董。通过这次的瓷都研学,一丁不但学会了拉坯和画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爱瓷、敬瓷。因此,虽然孙子打碎了贝宝,老丁还是原谅了孙子,实现了祖孙两代人的和解。这个“和解”,既是心理层面的,还是新老陶瓷技艺及新老陶瓷艺人的和解——互信与传承。

只有和解,瓷艺有才未来,文明才能传承。这对于新生一代是一种很好的引导,瓷艺不愁人断层了,后继有人了,幸甚!

补充一句,从《瓷魂》一书中出现的几个地点可认定故事发生在景德镇,而我作为瓷都德化的读者、写作者不免有个期许:什么时候,有更多作家来抒写德化,写到陶瓷文化立马想到世界瓷都德化。

1657504523280386.jpg

《瓷魂》封面 作者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