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10月17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程田寺后山

新闻作者:连江水  发布时间:2022-10-27  查看次数:1775次  

◎ 连江水 文/图

程田寺角梁.png

一、白瓷地标程田寺.jpg

    “瓷产程田寺后山中,穴而伐之,缏而出之,碓摏细滑,淘去石渣,飞澄数遍,倾石井中,以漉其水,乃抟埴为器,石为洪钧,足推而转之,薄而苦窳,厚则绽裂,土性然也。甖、瓶、罐、瓿,洁白可爱;博山之属多雕虫为饰。食之器粗拙,较之饶州,美恶迥绝。”

    这是《德化县志》(嘉靖版)里的一段文字,介绍了本地特产白瓷的产地、工艺、流程、种类、特质等情况,也是德化本土有关白瓷现存最早的官方记载。这些褒贬参半的文字,似乎很受史志编纂者的欢迎,可谓影响深远。之后的其他版本《德化县志》多有援引,也为《泉州府志》(万历版)所摘录,甚至到了民国,县志编纂者在写陶瓷特产时还“录旧志”。明清学者文人对德化白瓷评价似乎也不高。晚明大学者陈懋仁在《泉南杂记》说到德化陶瓷,还是引用“薄则苦窳,厚则绽裂,土性使然也”等句;清初大学士周亮工在《闽小记》中也大说糊涂话:“德化窑不重于时者,不独嫌其胎重,粉色亦足贱也”——“粉色”明明是“孩儿红”——“中国白”极品,让他说得一无是处。这与国外对德化白瓷诸如“中国白”“世界白瓷之母”“瓷器中的白眉”“中国瓷器之上品”等赞誉之词,有云泥之别。有时,我们不禁怀疑《德化县志》(嘉靖版)里有关白瓷的这段文字,是国内文人学者对德化白瓷“差评”的始作俑者。

    言归正传,文中说“瓷产程田寺后山中”——程田寺后山,现在看来是何等平凡的地方,何以在明代被当成德化白瓷的地标?彼时,此地呈现出什么样制瓷盛景,让县志编纂者的特意“题名道姓”,甚至不怕背上以偏概全的骂名?

二、瑶台陶烟

明代八角杯.jpg民居门口埕瓷片遍布.jpg

    程田寺,明时属瑶市社,号德化四大古刹之一,久负盛名。五代后唐间,高僧行端修真趺逝于薜萝峰下,里人程国知献田地建寺祀奉,因而得名。宋天禧年间敕封寺名匾额。清康熙间僧三檀主持重建,后陆续有维修。

    现有三进大殿,其中大雄宝殿,尤为庄严古朴。大殿用材极为考究,梁柱古拙壮硕,多数一人环抱不过来。殿外走廊有六个雕花石柱础,经岁月损蚀,莲瓣花样已模糊难辨。角梁上饰有龙头套兽,历经风霜之后,面目宛在,气势犹存,这在德化并不多见。说不准大雄宝殿还保留着康熙重修时的主体结构。

    程田寺旧时位于城郊,风景清幽,历来为文人雅士吟咏,因而程田寺作为德化境内重要地标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程田寺后山”可能指哪些地方呢?为何能成为德化白瓷产地代表?

    程田寺后山,首先当然指薜萝峰。在民居遍布的陡峭山头的现在,要找到薜荔、女萝这两种象征隐逸居所的植物已是相当困难。同样,如此直下直下的山头,要建窑产瓷基本不可能,好歹也该有陶瓷原料——瓷土吧,也没见蛛丝马迹。

    站在薜萝峰上,顺着溪水走向,眼界豁然开朗,岭兜、后井、小岭、草埔尾、下马亭、屈斗宫、破寨尾等角落罗列眼前。

    岭兜是一条小山岭,山岭两侧民居遍布,多为林姓居民。在邻近小岭一侧山腰的几处民居,古瓷片在门口、大埕、土墙上迎着阳光晃人的眼。有些村民用老窑砖砌成的挡土墙并不少见。或许,附近就是岭兜窑遗址吧,只是很早的时候就已面目全非了。一座老房子门前,一个残损的陶模就躺在水沟旁——明清德化匠人制作杯子一类小器物,常把瓷泥放在陶模内按压制成型。而“乃抟埴为器,石为洪钧,足推而转之”指的是另一种制作技法——转动陶车手拉坯成型,主要用来制作相对规整的大件器物。

    “小的时候,我在房子后山还捡到过八角杯,很白的杯子,不知放在哪了。”一位房子主人与我闲聊,“放到现在不知能不能值千把块?”我无言以对。八角杯,是明代德化窑典型的器物,以白取胜,这与“甖、瓶、罐、瓿,洁白可爱”是相通的。当然,很多八角杯等都有暗刻的诗文、图画,可当文玩摆件来赏玩,即《德化县志》(嘉靖版)里所说的“博山之属多雕虫为饰”。

    后来,我从他家屋后,向上穿过一片小竹林,不久就抵达山顶。山顶是一片平坦的甘薯地。一路上,有青花瓷片,也有温润的白瓷片,当然也可发现一些新瓷片,一些新式的西洋小工艺瓷残件。在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生产陶瓷与种植甘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在向大地讨要更好的生活。

    站在甘薯地上,宝美村全境在望,著名的屈斗宫古窑址、祭祀窑神林炳的祖龙宫近在咫尺,凤洋、后所、乐陶、高阳等地距此并不遥远,以盛产瓷土知名的观音岐尽收眼底,而观音岐之后更是陶瓷古镇三班。据徐本章《瓷都探论》称:全县发现古窑址共237处,其中,宝美村共26处、隆泰村(当时包括乐陶、凤洋、后山洋等地)共16处,高阳村共25处。城郊一带古窑址多在“程田寺后山”,从这一角度出发,“瓷产程田寺后山中”是有一定道理的。

    康熙五十一年到德化任知县的殷式训咏“龙浔八景”,“瑶台陶烟”为其中一景,他这样写道:宇内闻声说建窑,坚姿素质似琨瑶。乘闲每上峰头望,几道青烟向暮飘。瑶台,即今天的宝美村一带,“瑶,石之美者”,或因此地盛产似玉白瓷而得名。或许,当时“几道青烟”正是从程田寺后山飘来。


三、磁走天下

    小岭角落与岭兜隔一条公路相望。那里有一位我多年未见的朋友,现在他家已被陶瓷工业区包围了。

    他父亲老林讲述着散落的陶瓷故事,我朋友也听得眼光发直,显然有些故事他也不太清楚。“祖上世代做瓷,在农忙之外,谁都会做点瓷补贴家用。”老林说,就在祖厝那边做,做好了坯挑到后窑烧,也会到岭兜窑烧,哪里方便就去哪。“瓷土需要到观音岐那边去采吗?”我问道。他说,车碓岭附近就有。前些年大采瓷土时,他看见小四轮一车一车地往外拉,矿硐快挖到山脚了。宝美开发时,有些砼桩孔吃了一车又一车的水泥浆,就是注不满——与旧矿硐连在一起了。小的时候,他上山割山芒看到很多老矿硐,要小心人掉下去。为什么是掉下去呢?矿硐通常不是打横井比较省力吗?“早些时候,村人常打竖井,在腰间绑根绳子下井,一锤一锤地凿,一畚箕一畚箕把瓷土拉上来。”老林说道。他的话印证了“穴而伐之,缏而出之”这一句话。

    其实,有一首古诗也写到旧时挖瓷土的事。连士荃《龙浔竹枝词》写道:“郁起窑烟素业陶,瑶台一望震松涛。白磁声价通江海,谁悯泥涂穴取劳。”此诗写于清乾隆年间,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白磁(即白瓷)在清代并没被青花瓷完全替代,甚至价格还不便宜。“谁悯泥涂穴取劳”表达了对制瓷人劳辛的怜悯,也透露了一些“穴而伐之”等制瓷流程信息。至于这些“穴取”出来的瓷土品质如何?《德化县志》(嘉靖版)已做出解答——“薄而苦窳,厚则绽裂”,这本来是对瓷土品质的评价,后世很多文人学者似乎有所误会,以为是对陶瓷成品的评价。德化瓷土尤其是观音岐一带的瓷土,品质极高,是烧制“猪油白”“中国白”的极佳原料。当然,好的瓷土相应地要求更高超的烧制技艺,才能避免“苦窳”“绽裂”。此外,俗话“烧窑的吃破碗”,上好瓷土多用来制作“博山之属”,好瓷器谁甘心用来当“食之器”,早卖到国外掉换钱了,因而“食之器多粗拙”,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样看来,“程田寺后山”之所以成为当时德化白瓷的地标,与宝美一带的瓷土矿不无关。

    当然,有瓷土的地方,就少不了瓷土加工作坊——车碓,“碓摏细滑,淘去石渣,飞澄数遍,倾石井中,以漉其水”,即瓷土加工粉碎、去渣、淘洗、沉淀、成泥等流程。

    宝美村车碓岭,就以成群加工瓷土的车碓而得名,当年的盛况可想而知。当然,现在车碓岭早已没有老式水碓,电力瓷土加工坊倒还在,电闸一拉,碓头挥舞,昼夜震山响。此情此景,不知乾隆时期的德化县令胡应魁见了,还会不会写出“百丈岭泉凭行引,千声水碓笑人闲”这样的诗句?当然,在“程田寺后山”有水碓的地方远不止车碓岭,浐溪旁原也不少。譬如,宝美石辟仔、乐淘六车等地的水碓,消失的时间也并不久远,水碓声还在一些老年人的耳鼓回响……

    《德化县志》(嘉靖版)编纂于德化白瓷生产最为兴盛的时期,它对白瓷的表述虽有合理准确的地方,但在官方普遍重农抑商的思想影响下,难免轻视且失公允,动不动拿“饶州”来打压本地陶瓷产业。即便康熙版《德化县志》概述特产时,没抄录嘉靖版县志的条目,而记述为“建窑之磁虽走天下,作艰价微,利实小,慕名征求,邑乃大困,乃知佻货君子不珍”,其主导思想还是一致的——批评打压,把“建窑”(即德化窑)“瓷走天下”——陶瓷贸易兴盛,天下人慕名征求,生生跟百姓生活困顿挂上钩。这算什么事啊?古代德化陶瓷不讨“君子”和当政者的欢心,由此可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