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工艺美院听语文学社成立,且《听语》第一期顺利出刊。可喜可贺!美院文学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仰望星空和心灵絮语可倚靠的小窗,也是德化文学的幸事。文学爱好者队伍更加壮大,文学创作队伍的壮大翘首可待,一同抒写德化文学新辉煌的路上更加温暖。本报特选取《听语》第一期部分作品,有学院老师的哲理散文,有学生对青春的感悟文字……以壮其行,以飨更广大读者。
蜂仔山有感
◎公教部 陈移瑜
罗翔老师说:“没有了命运的加持,你什么都不是。”眼前的枯松,挺拔俊俏,风姿绰约;而此时,蜂仔山顶乱云飞渡,时而雨雾蒙蒙,时而寒意阵阵;山下不少地方,赤日炎炎,热浪滚滚。
欲望:一无所需
苏格拉底说:“一无所需,更像神。”
北大韦东奕,数学界大神,人称北大韦神。整日衣着朴素,从不在意外表,醉心于数学研究的时候,甚至用三个馒头就凉水即可对付一餐。常年用破旧的矿泉水瓶子装水,用一个月坏了之后就再换另一个矿泉水瓶——提一个白色塑料袋,里面一矿泉水瓶子、三馒头,图书馆待一天,幸福快乐无比。他的宿舍和办公室更是简陋至极,不看电视不用微信,只爱听收音机。一个月生活费甚至不超过300块钱,可以说对物质的欲望基本为“0”。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数学能让他如痴如醉。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愉悦和满足感,只能从精神食粮中获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诚哉斯言!
自由即自律
作家李尚龙说:“就像一个天天在家睡觉的人,永远不知道在跑步机上的人有另一种幸福。”说真的,从蜂仔山下来,腿脚酸麻,过了好几天才恢复正常——何苦来哉,这不是吃饱了撑着?
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实践理性的四条定理,其中第四条定理认为:“自由即自律,而且只有自律道德而不是他律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这条定理是说上述的道德法则不是别人外在强加给你的,而是你的自由意志自己提供给自己的。自律是自由的最高原则,是自由意志自己给自己立法。道德可贵的地方是人以自己意愿,即发自内心做而不是被迫。正如一个正在减肥的人拒绝美食,不是因为迫于别人的眼光,而是服从自己的内心——自己给自己立的法。
对我来说,减肥是这个道理,爬山也是这个道理。
快乐的驱动力
优秀的人,注定会优秀。为什么呢?因为能带给他们快乐的事情,和普通人不同。
低级的快乐,通过放纵就能得到。你躺在沙发上吃薯片,刷一整天的抖音快手短视频,很快乐。高级的快乐,通过自律、克制自我才能得到。你做着那些看上去枯燥、乏味,甚至有点煎熬的事情,比如学习、练琴、健身,常常没几天,很多人就难坚持下去。
而优秀的人却对这些枯燥的事情甘之若饴。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能获得“正反馈循环”:在评估中取胜→获得快乐奖励→自身能力更强→下次评估时更容易取胜。就像作家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提到人的驱动力分为三种:第一种驱动力,来自基本生存需要的生物性驱动力;第二种驱动力,来自外在动力,也就是奖罚并存的萝卜加大棒模式;第三种驱动力,来自内在动力,即内心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愿望。
如果一个人只有第一种驱动力,也就是只想获得低级的快乐,那人和动物往往就没什么太大区别了;而第二种驱动力是外部的,人无法控制,所以常常容易受挫。只有第三种驱动力,才能让一个人进入“正反馈循环”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满足感和快乐。
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做事的驱动力都来自内心,他们真心实意地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对他们来说,不断学习、练琴 、研究、解题等获得智慧的过程,就像玩升级打怪一样有意思。
之前,我在小提琴家长群里说过:“最重要的是,所有学习小提琴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游戏迷、手机控,因为小提琴一经入门,远比手机视频电游好玩得多得多得多。”遵从的就是这个逻辑。
蜂仔山顶,面对枯松,周遭是迷雾乱云,就像人的命运一样,扑朔迷离,让人捉摸不定的同时,又引人入胜而心驰神往。是的,我们永远无法看清她的真实芳容,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只能是,必须是:一无所需,自律而自由,努力做一个豁达、有趣、善良的普通人。所以——我们忠于自己,不舍昼夜。
我眼中的青春
◎21级陶艺 朱鸿雁
“时光雨洒落在你我心里,消失了感情在脸上留守,流年未亡香樟依旧。夏天终于走到了最后,多少的执着输给了时间,多少的泪水流过了青春……”这首歌曲曾是多少人的青春,这首歌又陪过多少曾经青春过的人呢?
那些年天真地畅想诗歌般的记忆,那些年我们都曾沉醉忧伤的文字,那些年曾疯狂追逐过的义气。那些日子里,我们都曾把琼瑶的桥段当作哲学。之所以如此,恰恰因为我们正当青春年少。
我真正认识青春,或在我的高中时期吧。那时候的我是懵懂无知的,只知道奉承着父母和老师们期望去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不惹事不犯事,是基本的标准。高中的我其实也是迷茫的,每天都是三点一线,说起来也规律。只是每天提笔埋头为了那最终的三天几张试卷。偶尔抬头仰望天空去呼吸迎面吹来的风夹杂的氧气,吸一口,仿佛也是放松自己。当然,我的青春也不是那么枯燥,因为我有同学老师,有亲情,有友谊。相对于那些早早辍学的孩子,我或许来得更幸运些了。
青春的尽头从来不是十八岁,是盛夏,是蝉鸣,是刺眼的阳光,是热烈的少年。窗外枝芽疯长,却仍遮不住烈阳,少年们的热情犹如这个骄阳似火的盛夏,在燥热中沉浸。时间在蝉鸣中不断的流逝,我们终究迎来了最后一场考试,考试铃声一响,响动了整个少年们的青春,整个盛夏。大家踏出考场的那一刻共同欢呼雀跃,激动相拥。青春就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
“好好学习吧,将青春奉献给成绩。”这一定是大人们的答案。但是,我们的青春从来没有答案,只有无限的可能。学习啊学习,那是一种上进的青春,遨游在知识的世界里,当大人眼里的大鱼。年少轻狂,怎能毫无乐趣!珍惜青春,就该让它尽情地绽放。青春是轻狂,青春是不羁,青春是无畏。我们不打算做笼中鸟,井中蛙!我们有对青春的向往,有对梦想的期望。
听过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读过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看过了“昨日还是青春年少,一转眼间就,变成了苍髯老人”……高考结束后的我开启了新的大学生活,同时也见证了学长学姐们的“毕业之旅”。他们围在操场,在相机定格前几秒,他们各自摆出最好看的姿势,用最好看的笑容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完美句号。去做风吧,去做不被定义的风,去追风吧,尽管耳旁的风会钻进耳朵里。
又有谁能未卜先知呢?“青春几年,疫情占了三年”这句话荡漾了许多人的耳边。每日的核酸成了我们大学生生活里的日常。天真的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你安好,我无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时光!可我们00后从未嫌弃人山人海,因为那样才是国泰民安。等这场疫情结束,我们依旧可以去大江南北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什么是青春?青春又是什么?”没有人能够解答。我们能做到的唯有用劲儿握住青春,不让青春的尾巴溜走。青春的年少,我们还涉世未深,纯净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青春它未曾结束,它只是暂时停留在那个蝉鸣的盛夏,没有离开,只要我们都还记忆着,宛如那首歌一样:
“消失了感情在脸上留守,流年未亡香樟依旧。夏天终于走到了最后,多少的执着输给了时间多少的泪水流又过了青春……”
致21岁的三川
◎21级陶艺 谢姗萍
一
山顶上日落后的星空,让我想到了最近一直很流行的一句话:不要慌!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
其实在没看到日落前我认为我是无法登顶的,在路途中因为胆怯而坐了一级索道上山,好像走了人生捷径一样,认为接下来的路会非常好走,可是在爬行的过程中一次一次想放弃,好不容易爬完一座,原来呀,这只是以捷径开头随之而来的刚开始而已。爬山就是你认为爬完了一座山要登顶了,却不知道等待你的是山的后面还有一座座山。爬山时,我呼吸困难只能通过喝水缓解,我的大腿仿佛被绑上铅块只能缓慢移动,背上行李如同累赘捆绑在身上。
抬头看到一位六七十的老爷爷比我先行一步,我不禁自叹不如:“这才刚开始,正值年轻气盛怎会如此?”他指着指引牌对他身边的人说:“这路标上的简介该改一改了,现在有70岁登上来了。”看着惊异的我们,他补充了一句:“中国未来发展得更好,还会有更年长的老人来的。”我想:十年后的我或者更老一点时候的我会像这位老者一样吗?我还会有这样时间和精力吗?还会有这样的体力支撑着上去吗?
算了不想了,在一处小山丘上我停下来歇息,一群四五十岁的姐姐们在一旁与山川合影,要把这最美的一刻记录下来。那群姐姐喊我:“小伙子,帮拍张照合影!”我不会拍美美的风景,我想她们搞错了,不过有时候我也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把头发理得那么短,可能因为这个夏天太炎热了。
她们互称对方老师。拍完照后,我询问她们是哪所大学的老师,她们回答,是安大的。原来那位老者是安大的老师呀,可能有些人此生注定不会再见面了,但我还会记得他爬上了第一座小山丘。
后来,我好不容易登顶,也看到了日落夜晚的星空和第二天的日出。其实日出日落都很平常,如果有云海就是另一翻景象。这也意味着,我还会在另一天另一座山头登顶,眼前的挑战或许险如珠穆朗玛。人生的路那么长,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有一段路像眼前一样。
多年以后,我会明白这不过是生命中众多起落的山丘之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绚烂的骄阳下与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时,我们才可能勇敢地说:谢谢你,青春!
二
说实话,2022年4到8月算得上是我到目前为止面临过的最悲伤和焦虑的时段,在此之前的悲伤和焦虑不值一提,好在我身边的朋友老师都非常关心我。现在,我只有珍惜眼前人,不要因为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个人忘记本来的自己,无论是友谊也好,爱情也罢,不管谁去谁留,都应该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打乱自己生活的节奏。同时告诫自己,不要忘了生活中的美好,飞鸟与鱼不同路,从此山路不相逢。
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坐的海盗船是爷爷带我去坐的,那时候龙岩很小,也只有一座小小的游乐园,那时候奶奶住院爷爷抽出空来带我去玩,他坐在下面看着我,而我坐在船上经历着海浪的波涛汹涌。
而一切却在今年五月份的一次事故被打破。我不常回去见他,在我的记忆中那个高大威猛的爷爷现在已变成走两步都怕摔倒,头发花白,耳朵有点背的小老头了。他躺在病床上,背向我,他是不是已经忘记我了,好希望时光慢一点,好让我能多一些时间陪陪他。现在,想一想今年再也见不到的人好多,一些是不再联系的,一些是无法再联系到的。
有时候我真好爱哭……在大马路上想到某些事就开始哭起来,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但是我依然大步迈向前。或许这一年的七八月是我最不想回忆起来的月份,因为自己不够强大,所以就暂时把自己藏起来。
有时也告诉自己,要去努力改变自己,要在无人问津的地方历练,因为那个夏天已经过去了,别让自己不高兴了,多想想其他吧。
三
有的人一别,是真的无法再见,小时候觉得我画画有出路的人离开了,我是一个不爱走亲戚的人,觉得反正还能再见。这次好像不能了,来到他家里,客厅看到的是我初中时画的画。我记得那时候他家刚搬新房,我把画装潢好赠送给他,这次来到时却不见挂画的人。
“疫”去不返的青春
◎21级电子商务 谢琴
算命大师说,我近几年会为情所困,我一直以为是爱情,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疫情。
2019年12月,新冠病毒来访。起初,我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2020年的春节,我如往年准备新衣,抱着第二天拜访亲戚有红包入手的小小激动,却在当天晚上被告知要在家配合疫情防控,尽量少出门、不串门,我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而响叮当之势走访了武汉城的各个角落。一时间,大家出资的出资,出力的出力,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都在推送援鄂医疗队、志愿者的大无畏精神;国家更是在短短几天便建好了火神山医院、方舱。屏幕前的我常常湿了眼眶,我们可以安然无恙地在家上网课,背后是无数人的艰辛付出,是强大的国家给的安全感。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即便再难,我们也相信这场战争终将胜利。我们期盼着疫情结束的那天,万家灯火通明,全民安然无恙。
那年,寒假格外地长,老师们也被迫当起了十八线开外的主播。人啊就是如此,在学校的时候想着放假,放假在家却不想上网课。当结束了长达两个月的寒假,见到久违的同学老师时,我们的兴奋溢于言表。然而,大家都在抱怨:太久没有呼吸新鲜空气,快发霉了;在家逐渐圆润的也不少,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好像回到了正常生活却又“不正常”——下课都要戴着口罩,我们看不见对方脸上的喜怒哀乐;街道的行人车辆不及往常的三分之一;心心念念的小摊小店和高三续命小吃几乎不营业了。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街道这样的安静也不是岁月静好,原来车水马龙才是国泰民安,曾经习以为常的日常却成了翘首以盼的“奢望”。
转眼间,来到了2022年末,此时距离新冠病毒袭击已经过了三年,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场战争会这样漫长,就像我们不知道晴空万里的天会突然降下暴雨。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是呀,人家的大学是享受美好时光,出游开阔自己的视野。我的大学是:明天早上八点半核酸,记得准时到;在宿舍减少外出、非必要情况不允许外出,外出要走层层审批;节假日只能放假一天,在校休息不能外出、不能回家;学校秉着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对大学生严格管控。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生不逢时,生于这个时代,不能在最灿烂的年岁过璀璨人生。我和他们一样在埋怨着失去的自由,渴求着封控的结束,却也认同大多数人的想法——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
的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挺身而出的许多都是零零后、九零后这些青春力量,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到抗疫第一线。医护的疲惫、志愿者的奔波让人们心疼不已;世界各地支援来的物资、口罩遮住的样子、防护服背后的姓名都让我们铭记于心,让世界都看到了属于这一代人的担当和青春力量!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求都平安归来。
这场疫情打乱了许多的按部就班,阻碍了太多人的期待和想念,所有人的计划都变成了“等疫情结束以后”。那些想见却始终不能相见的人、想去却到达不了的目的地,是否已经变成了无法补救的遗憾?
祈愿今年是疫情肆虐的最后一个年头,我不希望我的青春只剩下口罩、网课和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