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12月05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瓷路千年 “狮”路漫漫

新闻作者:连江水  发布时间:2022-12-05  查看次数:1817次  

德化民居民脊上的瓷对狮.JPG宋元德化窑狮钮盖残件.jpg馆藏明代狮钮印章.jpg明代狮钮熏香炉.jpg

◎ 连江水

馆内:样式多样 各领风骚

走进陶瓷博物馆一楼陈列馆,好似漂游在德化陶瓷历史的航线上。从3700年前的辽田尖原始青瓷开始,到崭露头角的宋元青瓷、独树一帜的明代白瓷、诗情画意的清代青花、承袭旧统的民国瓷器,阅尽千帆,德化陶瓷一路上泛着璀璨的波光。

砚滴,狮形砚滴,宋代狮形砚滴?因滴水的水管已残缺,让貌似狮子的形状更加突显。这是一枚粗糙甚至草率的狮子,耳朵高耸,眼睛突兀。宋朝南迁以来,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科技与文化,促进德化陶瓷生产技艺的提升。它的出现,印证了德化陶瓷从日用器物逐步登上大雅之堂——文房摆件。狮与瓷的交融,此砚滴并非孤例,宋元时期的狮元素青瓷也偶有出土,如狮形盖钮等。这些狮元素陶瓷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南宋时期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形式的需求。

母狮蜷首回顾,小狮倚在其身下,形态温厚又不失威严,瓷质堪比玉石,这是一枚明代狮钮瓷印章,印泥朱红依旧。德化陶瓷以温润著称,在以玉为美的中国,德化因地制宜制作的瓷印章是很特殊的存在。德化陶瓷匠人的聪明智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展柜里,我们还可瞥见规整精致的狮钮熏香炉、憨态可掬的狮形瓷香插、端庄秀雅的狮首香炉等。明代德化陶瓷进入繁荣期,花开满园,姹紫嫣红,瓷狮或狮元素白瓷无疑是别致一格的一类花卉。瓷砚滴、瓷印章、瓷佛像、瓷香插、瓷香炉、瓷熏香等常与狮元素相结合,对狮瓷塑做为独立雕塑也相继出现。

馆藏的酱釉对狮香插很特别。它在1983年出土于郭真荫墓,连同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块郭真荫墓志铭和香炉,都是瓷质。墓志铭清楚地记录“正德己卯年季春吉日书”,即公元1519年。结合众多出土情况来看,明清时,瓷对狮香插做为镇墓兽在墓葬中多有出现。换句话说,明清德化瓷对狮香插做为墓中礼器而存在,陶瓷材质的对狮香插做为民俗用品,时间相当长,且极为普遍。

到了清代,德化陶瓷除了延续旧有样式,特别是青花瓷占据市场主导后,狮子青花瓷盘成为陶瓷材质里狮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当然,一些精细的文房,例如瓷印章等在清末就日渐稀少了。在陶瓷博物馆藏有一个双狮戏球盘。狮球在前,彩带飞舞间,鬃毛树立,一狮静瞪圆目,一狮龇牙咧嘴,极其威猛;青花发色青亮,画工精细洗练。狮子常寓意生生不息、风调雨顺、吉祥喜庆。同时,“狮”与“师”谐音,古代又有太师少师的官制,品位极高,可寄寓官运亨通的愿望。因而它同“牡丹穿凤”“晨兴半炷香”“福禄寿”等题材青花瓷皆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德化瓷业相对凋敝。狮元素在德化陶瓷中并末泯灭,或许乱世对能庇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瑞兽更加渴望吧。例如,狮首鼓钉罐在民国年间极为盛行,几乎到了家家户户都有的地步,有些药店的柜里成排用它来装药。补充一点,以狮首为装饰的器物很早就有了,早在明清时期就有狮首瓶、狮首炉等器物。

一楼陈列馆出口的门内,有两件建白瓷质地的舞狮主题瓷塑作品,很是活泼可爱。狮子与“弄狮”小伙子欢快地起舞,一改以往狮子威猛瘆人的形象,反而充斥着喜庆的气氛。这是德化瓷厂创作生产的,是对古代德化瓷狮文化的继承,更是大踏步创新,表达了新中国劳动人民丰收富足的喜悦之情。现在,德化很多二层五开间民居常在屋脊上安放瓷对狮。白色瓷狮子在黑色屋瓦映衬下很是好看。据说,这些瓷狮很多也是德化瓷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生产的,用于镇宅辟邪,祈求平安幸福,甚至还出口到东南亚等地。民国之前,德化民居里很少发现屋脊狮。为什么呢?“吃都不够,哪有可晒脯!”一些经历过苦难的老人这样回答我。

走出陈列馆,恍惚群狮还在眼前乱舞。心中不禁要问:为什么德化瓷狮或狮元素瓷器在历代虽各有千秋,却又生生不灭?或许,因为狮的美好,还有狮的身上被赋予更为美好的愿望吧——美好的事物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总是能量满满,活力十足。


明代狮形砚滴.jpg明末清初的对狮香插.jpg清代双狮戏球青花盘.jpg民国狮首鼓钉罐.jpg

海外:精品众多 倍受青睐

“三名欧洲人、一头大狮和三头小狮凑在一起,人也其乐融融,狮也其乐融融……”走出德化陶瓷博物馆,我想到了一件异域风格的瓷狮——德化窑白釉人骑狮雕像。

这尊雕像现藏于石狮海丝博物馆,明显是来样定制的德化瓷商贸物品,或者说是“舶出物”。据了解,1702年东印度商船达什伍德号(Dashwood)从厦门抵达英国,贷品清单就记录有“人骑怪物”“人骑马”“人骑羚羊”“人骑海豚”“人骑狮”“人骑山羊”“人骑龙”,甚至“人骑马”。它似乎不再被赋予狮子威猛、吉祥、权威等意义,有人称,这是为了表现欧洲人或骑士的高贵风范。仔细欣赏此尊雕像,你会发现,地上那欧洲人手执“孔方兄”,看来发财致富是人类共同愿望,外国人似乎也不例外。当然,此类包含狮元素的瓷塑,是否受到德化传统瓷塑——坐骑为狮子的文殊菩萨的影响,不得而知。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日愈富足,很多当年舶出商品再次回流,德化本土不少收藏家就从海外淘回了不少德化窑陶瓷精品。我们发现,国外收藏的不只带有异域风格的陶瓷,还有很多传统的陶瓷制品。

“奥古斯都大力王有不少于155件小的狮形水滴。”英国收藏家唐纳利《中国白——福建德化瓷》一书写道。德化陶瓷博物馆收集有十多本国外专门论述德化陶瓷的书,此书就在其中。十多本专著?是的,国外对德化陶瓷的收集与研究似乎比国内更加热情。

一个外国人收藏那么多水滴有什么用?他们又不用毛笔写字。除了水滴之外,此书160页的插图里,瓷狮或狮元素陶瓷多达44件,几乎涵盖国内瓷狮样式,很多更是国内罕见精品。例如,有一图为18世纪初没有插管的对狮瓷塑。瓷狮很长一段时间在德化当地被当香插使用,是实用器物,多数放在墓里,而去掉插管的瓷狮才升格为案头摆件,步入文房之列。此瓷对狮是这一演变过程的较早实证。

“这些小塑像数量众多(大多数哨子都已破损),欧洲人或站或坐,骑着马、牛或传说中兽及狮子、老虎或骆驼……这些奥古斯都大力王都有。”书里介绍到外国贵族专门收藏的瓷哨子,其中也有骑狮一类。欧美建筑中摆放着中国传统瓷器摆件或小玩意,那时俨然外国贵族的生活时尚。

顺带说一下,书中还提到两个欧洲夫妇坐在一只大狮子上,并带一只幼兽,是由奥拉夫.凡.科特兰德(Olaff Van Cortlandt)于1638年带到新尼德兰(美洲的一部分,当时地名。从中我们知道,德化陶瓷外贸的来样定制不晚于明代。

另外,1850年英国人埃德蒙·格蒂出版的《爱尔兰发现的中国印章》一书,也记录着一件有趣的事。书中研究了爱尔兰的都柏林、贝尔法斯特和阿尼克古城堡遗址等地发现的70多枚白釉瓷印章。这些印章为明清时期德化窑所产,其中最早发现的一枚为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和当时德化窑所产的印章一样,这些印章常以狮为钮。这比较容易理解,狮子象征尊贵与权力,也常寓意官运亨通。另外,这些印章的印文多为“吟风弄月”“一庭月”“江上清风”“水天一色”“推己及人”“交天下士”等诗文,乃闲章。有人认为,这是当时出外谋生的侨胞带到爱尔兰去的,当然这是一种观点。

有一段时期,欧洲贵族购买收藏这一类对于生活并无大用处,甚至审美冲突的陶瓷制品,有何用意?唐纳利《中国白——福建德化瓷》给出这样的回答:“德化外销瓷分为三大类。最小一类尽管是最有趣和重要的,是那类定制的外销瓷……然而大多数外销瓷,是那些各地均可通用的中国日用器……最后一类是那些中国应用品被当作装饰品或奇珍卖到国外。”简单地说,外国人觉得德化瓷好玩买着玩呗!当然,部分也是为了科学研究。据称,奥古斯都大力王力主并实施对中国外销瓷仿制,催生了欧洲的现代瓷业。而做为当时的德化陶瓷手艺人,他只负责生产精美的瓷器,你付钱,买去干啥又关他啥事呢?当时德化窑做为一个偏远民窑,爹不疼娘不爱的,既没有文人抬轿,也没有统治者加持的情况下,漂洋过海,拼搏出属于中国陶瓷的“国际范”。

“墙内开花墙外香”,德化陶瓷在海上丝绸之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对外陶瓷商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出口到海外的德化瓷狮或狮元素陶瓷,为东方雄狮中国赋能加分不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