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魅力(外一题)
◎ 曾世超
农历三月十五,在某偏远小乡的一个小山村举办了一场民俗文化旅游节。乡贤王五、王九应邀回村参加活动,因为他们在县直单位里当科级领导,属于村民们眼里的“能人”。
王五和王九同庚,王五在秋天降临人间,王九于春季出生,他们还是小学同学。但提拔为副科,王五比王九整整早了五年,虽然两人同时大学毕业,但王五分配进了县直单位,而王九去了乡镇政府。
在父亲的亲自监督下,王五不情不愿地带上妻子和女儿,与父亲一道回了村。王九是带着妻儿回村了,也顺便看望一下父母。
村口聚着很多人,除了维持秩序的民警,以及负责迎候宾客的乡村干部,还有一些看热闹的闲杂人。王九一家人率先抵达,因为是骑摩托车,就早早从县城出发了。他微笑着和乡村干部握手后,乡干部要给王九别“嘉宾”胸花,他抢过胸花自己别起来,顺便把站在身后的妻子介绍给乡村干部。其实乡村干部早已知道,王九的妻子是一名老师,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多次获得诸如“孔子文化教育奖”之类的奖励。乡村干部看向王九的妻子,并招手致意。王九的妻子以微笑和点头回应,因为她的双手都提着东西,那是要给两位老人的。开幕式很临近了,王五的车子才匆匆忙忙地停在村口。给王五的父亲别了胸花后,乡干部给王五别。在给王五别胸花时,一名村干部发现小车里还有人,就问了王五。王五冷冷地告诉他,是自己的妻子。村干部连忙走近车子,透过摇下窗玻璃的车门打招呼。坐在车里后排的女人却转头看向另一侧的天空,脸色冷峻。车子进村后,几位乡村干部交流起来,一致认为,王五的妻子应该出身比较高贵,在县直某单位里工作,曾有村里的人去找她办一件小事,她连理都不理。
不久,县里人事调整,王五和王九都在考察的名单里。这次考察和以往不同的是,增加了一项内容,要了解一下被考察对象的口碑。于是,在一个稻花飘香的上午,考察组来到了偏远小乡的小山村……
在人事调整结果公布的当天,在外地做生意的王五的父亲回到县城。当晚吃过饭后,王五的父亲招呼王五和儿媳来到客厅,当着儿媳的面,他挥起大手狠狠地掴了儿子一巴掌。
因为王九提拔了,而王五没有!
张作家拖地板
晚饭后,妻子、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出去散步了,张作家则走进书房,坐到电脑前写起文章来。他写的是一篇小小说,创作素材已经在脑子里“回旋”好些天了。
可是,半小时刚过,张作家就停了下来,盯着电脑屏幕思索起来……
喝了两壶茶,抽了三支烟,时间又过了半小时。
张作家决定拖地板!
先拖儿子儿媳的卧室,因为那个房间位于最东侧;接着是孙子的房间,这间房紧挨着儿子儿媳的卧室;然后是走廊……“哎呀!”是孙子惊叫的声音。张作家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儿媳和孙子站在他的面前。儿媳睁着大眼睛问:“爸,您这是……”张作家挥挥手,回答:“没事,运动运动身体。”
拖完自己的卧室,张作家拿着拖把走进书房。正拖着,儿子回来了,手里提着一袋水果,里面有张作家爱吃的香蕉。张作家吃香蕉的时候,儿子好奇地问:“爸,您没什么事吧?”张作家挥挥手,回答:“没事,没事,运动运动身体。”
客厅当然也要拖。妻子开门进来的时候,张作家刚好拖到客厅与餐厅的结合部。妻子先是一愣,然后木在门口冷冷地看。张作家挥挥手,回答:“没事,没事,没事,运动运动身体。”
妻子打开电视,电视正播报《本地新闻》。张作家一边拖地一边听新闻,脑子里则想着小小说。
突然,张作家把拖把靠在沙发扶手上,转身迅速走进书房……
十几分钟后,张作家如释重负地抬起头来,伸手去拿放在一侧的香烟,一偏头,却看到妻子、儿子、儿媳和孙子一溜子站在书桌旁。
妻子最先说话:“老头子,客厅还没拖完呢。”
儿子接着说:“还有餐厅。”
儿媳挨着说:“还有阳台。”
孙子简直在叫:“卫生间、卫生间!”
张作家连忙把文章保存,笑嘻嘻地站起来,走出书房来到客厅,重新抓起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