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里茶香
◎连江水
题记:
归德古玩城,有一家叫上古斋的古玩小店。印象中,古玩多为古雅高贵的器物,不承想,我们走进了瓶瓶罐罐的平凡世界——一间堆满1000只大大小小储物罐的“杂物间”。这些储物罐装着什么呢?茶叶。
每一只老茶叶罐,都有一段段久远的往事吧。土纸封陈的罐口,厚实饱满的罐身,数笔墨书横斜罐底,老茶叶的陈腐混杂着中草药的馨香,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漫长,茶汤清浅。罐里乾坤大,这些土里土气的罐子装下多少茶事?德化大地上曾流转着什么的茶话?
一、茶罐秘密
“茶芯罐,泉州一带德化最多了,其次永春,安溪一带反倒不多见。”蒋为粟,上古斋主人,这些茶叶罐都是他一个个从乡下搜罗来的,安溪茶商常找他买去装饰茶空间,说到这事他胸有成竹。
茶叶罐在德化常被称为茶芯罐。茶叶本地人称之为茶芯,道出茶树嫩芽芯叶方可制茶的事实,颇为传神。旧时,德化谁家都会有一两个茶芯罐——黑陶罐里装着陈年老茶。
德化有存量不小的茶叶罐,为什么偏偏是德化呢?
首先,德化茶叶资源不错,尤其是野茶。现在比较成片的野生茶林在全县广泛分布,各个乡镇或多或少都有,其中,杨梅西墘的苦茶、汤头格中的仙茶颇具规模,两地产茶青都超5000斤,各地茶商在产茶季都会往两地收购。其他乡镇在山间地头、深山老林都有零星茶树生长。上古斋现有茶叶罐,罐底墨书常标有产地或茶类:雪山茶、龙湖茶、正双路茶、天柱岩茶、五华寺茶、大白岩茶心、正苦茶……德化茶树资源由此可见一斑。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会上山采些野茶回来自制自用。小时候,曾见连菜都炒不好的母亲炒茶:茶青阴干,放入煮饭的铁锅里,边揉边扬,当片片茶叶变成条条的枯叶就上锅晾一晾,尔后装入了茶芯罐不时之需。客人来了,再从罐里倒点出来,放入茶壶里,或丢几叶到开水杯,就是茶了。乾隆《德化县志》载:“邑俗俭啬而有仪……有客族众咸具衣冠出,拜揖致茶,供果品……”,请吃茶仍待客之道,古已有之,家里不备点茶都说不过去。夏天到地里干活,丢几片茶叶到水壶里,可解渴,解暑气。
茶除了待客外,它还常被当成药,尤其是老茶。俗话说:“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旧时,在医疗跟不上的农村,家里备点老茶用处可不少。大凡死不了人的病,例如,上火、腹胀、中暑、痢疾、胃酸、百日咳……都可喝点老茶汤缓缓。听一位老人听,就是哮喘这种疑难杂症,泡一杯老茶就可镇静不少。其中,有一类老茶,叫虫茶,或叫茶珠,弥足珍贵。话说虫茶,就是吃茶叶的虫子排泄出的粪便,听说药用价值更高。听说而已,不敢亲试。转念,它跟猫屎咖啡不是一样样的吗?猫屎咖啡对于有些人而言,是何等芬芳高贵,令人趋之若鹜!
二、茶史初探
“两三年来,走遍德化各个小山村,有字的无字的,明清的民国的都有,我收到年份最早的茶芯罐是明代天启年间的。”蒋为粟说道,很多陶罐是乾隆之前的,它们有一个显著特征——罐身只上半截釉水。
看着这些聚集在一起老陶罐们,个个大腹便便,好似存储下德化茶业的大半部历史。
现在谈泉州产茶的历史,常引用茶“泉州七县皆产”句,出处为北宋蔡襄《茶录》。翻遍《茶录》,虽有提到泉茶的语句,但并不如此表述,而此句恰出现在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的“食货志”里。原文是:“茶七县皆产,而晋江清源洞及南安一片瓦产者尤佳。”时泉州七县包括晋江、南安、同安、德化、永春、安溪、惠安。德化当然在列。然而,《茶录》和《八闽通志》,一为北宋,一为明代,为何会有如此纰漏,是人为拔高泉州悠久茶史,还是知识点混淆,就不得而知了。
德化茶的记载,在地方志上并不少见。
“茶,产高山者佳。”乾隆《德化县志》将茶记录在“货之属”条目内,可知乾隆时期茶已作为德化地方物产。另外,乾隆《德化县志》还记载:雪山在邑西南,山势博衍数十里,南为永春,北为德化,高插云汉……产茶绝佳,树多唐时旧植……。雪山在乾隆时期产茶,这些信息在茶叶罐底墨书可找到一些佐证,罐底款墨书常提到“雪山茶”,仅在上古斋轻易就找到5只,有乾隆、嘉庆、道光等年款。由此可见,雪山茶曾风靡一时,至于雪山上是不是唐时就种植茶树已无法考证。
上古斋里有一个茶叶罐底款墨书颇值玩味。原文如下:“共茶矸十五个,矸参斤,嘉庆参年买,正双路茶壹斤价钱伍百文,七月建。”矸,同“坩”,盛东西的陶器。全文大意为,嘉庆三年七月,买了15罐产地正双路的茶,连同罐子每只3斤,每斤茶500文钱。这至少说明了一件事,嘉庆年间茶叶不只是山民自制自足的物产,或已批量生产销售茶叶。
其实,早在明代德化就有上供茶叶的记载。嘉靖《德化县志》载:岁办上供“芽茶三十一斤正,耗银壹两壹钱六厘……”“叶茶二十六斤正,耗银六钱二分四厘……”,而德化嘉靖元年登记在册的纳税人口仅“户一千一百九十,口六千二百五十八”。一个数千人口的小县,单茶叶一项一年就上供几十斤,嘉靖时税赋的沉重可想而知。补充一句,此县志并无记载陶瓷上供的记录。或许当时官方的刻板印象中,德化茶叶这一物产甚至优于德化陶瓷。
三、茶园印象
“现在乡下茶芯罐不好收了,越来越少,也不知去哪了?”蒋为粟说出了他的无奈与怀疑。有次,他好不容易见到一个,谈好价钱,就要成交了,不想围过来一群村民,说老茶好啊,治小鸡中暑都管用,不要卖,一单生意生生给砸了。
老茶叶罐去哪了?……我想到了家乡的那片茶园。
我的老家在国宝,后山是一片茶园——格头茶场,两三个山头种满茶树,有梅占、佛手、本山、铁观音等。老家对面的几个山头是浔中村的,一层层梯子似的旱地,新种下的茶树小苗在茁壮成长。有片茶园多好。那时,我们姐弟每个茶季都可以去采茶赚点钱补贴家用,交学费啦,还可偷藏点买糖果吃。梅占枝脆,最是让我喜欢,采摘一天下来,手一点也不会疼。
“1987年,全县有3个县办茶场和15个乡办茶场,全县茶园面积达20015亩,总产量353吨。其中,1987年当年统一收购的茶叶为99吨。”这是1992年《德化县志》农业篇里的文字。德化适不适宜种茶?我与曾任德化茶厂厂长的陈子贤老人交流过。“从1956年开始至1987年,全县向山进军,各个公社,各个村或多或少都在种茶。”他说,德化占尽地利之便,山高雾重,有着比安溪更为丰富的资源。
我上小学三年级之后,茶场渐渐荒了,我再也没有采茶的工钱可赚了。格头茶场,先是承包给人改种梨,没长成,再后来改种柿子,也没长好。后来,老家茶园就没了。对面浔中村的山头,早已成了野猪的快乐森林了。我姐上到小学四年级没再上学了,不知与她没地方采茶赚学费有没有关系?
茶园小了,直至成为荒芜,到哪去采茶,到哪去找装茶叶的罐?这是主因。有失必有得,客观地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末德化提出“小县大城关”战略,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创举,德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尤其对陶瓷行业的振兴居功至伟。我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后来,我姐离开茶园,离开家乡,进城当了瓷花女。我姐捏瓷花的工资成了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所幸德化茶业,是萎缩而不是消亡。近年来,一些茶园有了新的气象,甚至比早年的茶园更齐整,更美观。时代在变,生活的方式也在变,现在可供人们挑选的茶也更多样,更便捷,包装也更漂亮多了。老茶罐已然退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一样米,养百样人。”依然有一些人喜欢老茶叶罐式的生活。他们喜欢上山,喜欢采点野茶或荒野茶,喜欢喝自己做的茶,好像这样喉咙里才有家的味道,才能得茶之真味。他们追求生活真味,而不愿被花花世界里的花花包装所掩盖。或许在他们心里常嘀咕一句话:喝自己的茶吧,让别人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