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美术馆主办、民盟中央美术院作为支持单位的“瓷海扬帆——李甲栈陶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这是我县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共展出李甲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代表作数十件,
这些作品体现了李甲栈对德化瓷雕的独到学术思考,之所以亮相中国美术馆,
是德化白瓷的艺术性、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
中国美术馆
瓷海扬帆 踏浪前行
“德化白瓷本身给人一种高雅、纯洁的感觉,质感很好。
今天是第一次接触到德化白瓷,对德化白瓷的工艺感到非常震惊。”游客何明霞在观赏展览时说,
李甲栈精湛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将白瓷雕刻得栩栩如生。
陶瓷艺术家李甲栈,在德化瓷创作、创新和研发的道路上已专心笃志深耕了40多年,
是德化陶瓷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在系统掌握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
不断推陈出新,在瓷泥、釉水、造型、工艺、功能上均独辟蹊径,
探索出一条将传统制瓷工艺转化为兼具审美和实用于一体的现代瓷塑新径。
他的瓷雕作品造型,遵循千年窑火滋养的传统审美规律,吸收现代造型的创新理念,
多个发明专利获得成功推广应用,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文博单位收藏。
此次展出的李甲栈陶瓷作品,取材较广,既有传统内容,也有现实生活题材,
在艺术性、观赏性与实用性诸方面,可让参观者近距离地欣赏德化白瓷的素雅之美。
展览期间,李甲栈还将部分代表作品捐赠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参观者络绎不绝
“李甲栈是德化陶瓷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
为德化白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
中国美术馆主办此次学术邀请展,希望通过追溯德化白瓷雕塑的辉煌历史,
引发人们对继承传统与开拓新境作更为深刻广泛的思考,以推动瓷雕事业的不断发展。
扬帆起航 行稳致远
今年1月,在我国重要外交活动中,
李甲栈创作的中国白·德化瓷艺术作品《扬帆起航》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该作品寓意深远、外观大气、造型精美、技艺精淇,展现了高超的白瓷工艺水平,弘扬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品 《 扬帆起航 》
1959年,李甲栈出生于德化。他从小耳濡目染,少年时就迷恋上传统艺术——陶瓷。
1976年,李甲栈进入浔中乡公社瓷厂当工人。
他以“瓷圣”何朝宗为老师,与大师的作品对话就是他学习的方式,
在模仿的道路上,李甲栈完成了领悟与传承的艺术阶段。
1990年,怀揣梦想的李甲栈开始创业。从一个简易的工棚起步,
吃住都在工棚里,德化县华达陶瓷有限公司也从这里诞生。
打模、雕塑、上釉……夏日的晚上,李甲栈和工人们挤在工棚昏暗的灯光下,
在高达上千度的窑旁,淌着汗期待着作品出窑。
“陶瓷的精髓不在于你学了多长时间,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去领悟,
每一件作品都是经过众人的心血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其韵味所在的,
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韵味。”李甲栈深有体会地说道。
在传承德化传统瓷塑技艺的基础上,李甲栈师古不泥古,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近年来,他吸取借鉴唐卡艺术,创作出与唐卡艺术色彩相结合的唐卡瓷塑,色彩亮丽,造型生动,
融唐卡艺术与德化瓷塑艺术于一体。
如《水月观音》《自在观音》《温故而知新》等,层次分明,光彩照人。
他还在传承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创新发明了天目银瓷、天目能量瓷系列,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权,摘取多项国际、国内发明博览会金奖,
由白瓷雕塑跨界至黑瓷天目瓷领域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弘扬天目瓷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作中的李甲栈
此外,李甲栈在公司内成立了“大师创新工作室”,
把多年积累的塑陶技艺传授给年轻人,组织厂里的老员工、
老技术员“手把手,一对一”地帮扶年轻人成长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李甲栈还长期致力于对外文化交流,
带领德化众多优秀青年雕刻艺术家到全国各地参加展览、比赛和学术交流,
为德化瓷雕赢得众多荣誉;同时,他长期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多次捐资助教助学,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及
关爱老年人幸福基金等慈善机构及艺术展馆捐赠瓷雕艺术品,
为福桥工程等慈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瓷塑技艺是德化人为之骄傲的手艺,传承发扬德化瓷塑技艺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是秉承着传承发扬传统瓷雕技艺的使命,如今已经花甲之年的李甲栈,仍有着一股创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