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3年11月27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文明绘就世界瓷都底色

新闻作者:李宏图 许华森 吴有森  发布时间:2023-11-27  查看次数:389次  

近日,“五镇联盟·护娃成长”德化县2023年西北五镇“福蕾行动计划”项目启动仪式在葛坑镇“党建+”邻里中心举行。据介绍,该项目以乡镇联盟为抓手、以专业社工为主力、以社会力量为辅助,开展乡镇联盟模式下的山区儿童服务,不仅具有本土特色,更是为山区县域偏远乡镇儿童工作提供了一个示范样板。

这是我县深入实施“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为目标,夯实文明之基、涵养文明之风,彰显文明之美、巩固文明之本,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提标扩面上实现了新突破,文明已成为世界瓷都的最美底色。

德化县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西北五镇共建共融在上涌镇启动.jpg

城乡融合 彰显文明之美

近日,德化实验幼儿园在雷峰镇潘祠村开展“金秋百味 衍纸享陶然”活动。30多名大班的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既体验了衍纸陶瓷的乐趣,也在寄情山水中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

今年6月,我县入选全省首批“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县”,按照“共育文明新风、共融文明实践、共促文明创建、共享文明成果”思路,将全县18个乡镇划分为“一中心三片区”,推进片区精神文明融合发展,其中东部片区串联中共福建省委坂里旧址、雷峰罗浪纪念馆等,打造的一条“红色旅游+生态研学”旅游线路,雷峰罗浪纪念馆就在潘祠村。

德化实验幼儿园在雷峰镇潘祠村开展“金秋百味 衍纸享陶然”活动.jpg

随着“大城关”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大量人口流入城关,农村逐渐老龄化、空心化,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不少短板。为此,我县探索实施“跨镇联建、片区协作、共建共享”的城乡精神文明创建融合发展之路,让资源下沉惠民生。我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向农村延伸,引导175个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投入300万元采购爱心体检大巴,打造“家门口的移动医院”,开展“千名医师百场义诊”活动。此外,我县筹集4000多万元爱心资金,以“瓷名天下 爱满德化县”为主题,集成打造邻里文化欢乐行、墟日文化车、爱心厨房、巡回医疗等2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并依托进城党群城市家园,在城区、农村“两端”搭建文明实践“四代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物品寄送、农特产品销售、探亲顺风车等爱心服务。


价值引领 涵养文明之风

近日,在雷峰镇,一支由离退休干部组成的“银发轻骑兵”宣讲小分队,深入各乡村,用“小环境”解说“大形势”、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们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近年来,我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巧用微宣讲、破陋习、续文脉等“三举措”谋篇布局,切实加强村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村民基本素质,弘扬了新风正气、涵养了文明乡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微宣讲润人心。依托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瓷艺城、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等建设文明实践点,打造百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开展文明传习活动300多场次;成立18支“瓷语乡音”讲师团,通过“普通话+闽南语”等方式开展主题教育宣讲137场次。

破陋习树新风。我县推动“一约四会”在全县222个村(社区)全覆盖,打造一批移风易俗主题公园、文化长廊、文化墙;同时,推广“爱心厨房+移风易俗”做法,为群众累计节约宴请资金700多万元,培育省、市级乡风文明联系点5个。

续文脉展精神。我县依托覆盖全县222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入开展剪纸推广、戏曲展演、国学开讲等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动德化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串联近千家大师展馆和工艺展馆,打造“世界遗产地 德化百馆游”陶瓷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建设“妈祖陶瓷文化艺术中心”,并在全球建设100个“妈祖世界 瓷行天下”妈祖陶瓷文化艺术馆,推动千年陶瓷文化走向世界。


为民惠民 巩固文明之本

11月8日,2023年德化县南埕“乡野新生·秋韵南埕”首届菊花艺术展暨营地开幕仪式举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2023年德化县南埕“乡野新生·秋韵南埕”首届菊花艺术展暨营地开幕式现场.jpg

近年来,我县以乡村振兴和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为抓手,在大力提升人居环境为乡村“塑形”的同时,更加注重“铸魂”,为建设美丽乡村注入精神动力。

据了解,我县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新增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2个,入选全省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试点县。连续五年推广“一清二整三美化”(清洁干净、整齐有序、乡村道路和房前屋后绿化美化花化),创建省乡村“五个美丽”典型示范建设点16个,建成1674个美丽乡村庭院、291个美丽乡村微景观等。

陶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今年,我县启动“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坚持“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工艺创新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引领,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到2027年突破千亿元。在实施东、中、西三条旅游线路提升计划中,抓好石牛山、九仙山等景区创星提级,1~8月全县接待游客631.44万人次、旅游收入61.31亿元,分别比增22.14%、8.3%。

“大城关”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8.8%,我县全面拉伸城市框架,一本本“民生账”越来越厚重。近年来,我县按照“东拓南进,整合提高”的城市开发思路,积极推进片区、老旧小区、棚户区等项目的改造工作,城区建成区达30.8平方公里。近5年,完成西门至陶瓷学院片区、南后街、驾云亭等片区更新改造项目;改造老旧小区29个,惠及居民4795户;竣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22个,建设安置房7950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