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召开以来,浔中镇迅速启动,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要求落实,以开展“对标找差 强优补短”为抓手,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着力点,大力实施党建引领“百万村财攻坚五年行动”,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纵深开展。
据悉,浔中镇探索多种发展途径全面盘活村集体资源,计划通过5年时间,11个行政村均实现年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全镇实现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各村的村级收支实现基本平衡,全镇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党建“引智” 跨村联建
一座座老屋,散落在阡陌交错的乡间田野;老屋旁立一窑炉,只见窑火正旺,吐出的窑烟随风消散;柴烧作品精致美观,被搬进了老屋的厅堂陈列着。这就是位于浔中镇石鼓村、仙境村一带的“瓷谷仙境”国际陶瓷艺术村。来自五湖四海的柴烧艺术爱好者租下一座座老屋,追逐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浔中镇以地缘、亲缘、文化为联结点,引导石鼓村、仙境村、祖厝村、石山村、龙翰村五个村成立‘仙荣片区党建联盟’,试点推行乡村‘1+N’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服务模式,推动片区各村联动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不断向纵深推进。”浔中镇组织委员林一岚说。
据悉,仙荣片区党建联盟积极探索“支部+产业”模式,以“一村一品”的模式将5个村的旅游资源连接成线;同时,分类建立5个村落人才信息库,规划建设“瓷谷仙境”国际陶瓷艺术村,大学生“三创”基地,放大陶艺村人才服务站边际效应;此外,对“仙荣片”区域内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在更大范围内对产业、资源、市场等要素进行重组,以“瓷谷仙境”国际陶瓷艺术村项目为抓手,全力打造“中线陶瓷文化”旅游线,作为架通我县东西两条旅游线路的“连心桥”。
这一座座老屋,便是一座座陶瓷艺术馆,越来越多的人才前来筑梦,让古老的乡村变得有生气、有活力了,也推动了浔中镇乡村振兴。
近年来,浔中镇发挥党组织作用,推行“分片联建”协调联动管控机制,打破村级区域界限,整合区域资源,强化区域共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同时,该镇按照“党委统筹、跨村(社区)发展、股份经营、保底分红”原则,采用“土地+资金”等模式,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核算、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五统一”方式,安排发展跨村“飞地”抱团经济项目,明晰村集体产权或股份,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益。此外,该镇还打破镇域行政区划限制,依托浔中镇地域、产业优势,将其他乡镇无落地条件或不宜落地的项目“飞”入浔中镇各村(社区)区域内,将资本注入到其他乡镇的优质发展项目,通过项目收益分红,提高集体收入。
党建“引力” 拓宽钱景
“我们村正着力打造数字化直播产业园,园区有服务中心、选品中心、物流中心、直播中心、数字中心和人文茶空间六大核心板块,目前已完成约40亩土地征迁。”浔中镇凤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曾宪昆说,项目建设旨向成为省级标杆产业园,预计产业园商家可实现3亿元以上的年度销售额,预计可纳税1000万元以上。
据了解,浔中镇党委、政府注重加强顶层谋划,制定了《德化县浔中镇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五年行动计划》,明确近、中、远三个阶段目标,定好发展“主基调”;通过对老旧小巷、住宅边角、老居民区闲置空地、建筑退让红线空间、厂房闲置空间等城市空间边角地带进行梳理核查、分析周边需求,统筹分批推进开发,首批将对位于浔中村的浔中镇创新创业中心及停车场用地、位于凤洋村的集体安置用地、位于后所村的新农村建设用地等边角地进行开发。
与此同时,浔中镇党委还精准实施兜底措施,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牵头协调成立浔兴、浔达等镇村投资建设公司,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镇村投资占比3:7,由11个村认缴出资额3500万元,对其他无资金资产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林地以及集体建设用地评估作价入股等方式吸纳加入;并通过“反租倒包”的形式对各村闲置土地、房屋进行流转,由镇村投资建设公司在全镇范围内统筹、规划以及运营基建、民生、交通等领域的项目,盘活地块存量资源。如世科村党支部将集体土地、个人自留地、征迁后未使用的47.48亩遗留地打包流转,打造生态观光农业;仙境村流转土地约420亩,主要种植丹参、菊花及玉米,番茄等作物;石山村党支部将龙窑瓷厂、旧水泥厂等村集体资产打包经营,协同县文旅集团,打造陶瓷文化创业园。
此外,浔中镇党委还因地制宜对各村优势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制定差异化、特色化的策略,注重村集体经济发展从外部“输血”引导转向内生“造血”培育。如凤洋村通过党建引领、村企融合、项目招引、乡风文明等手段扎实推进“整村搬迁,共同富裕”,积极打造全市千村示范点;石山村因地制宜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移民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休闲旅游、资产型生产开发等项目,打造彭村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示范区。
让“闲产”动起来,让“余地”活起来。浔中镇各村通过将集体土地、个人自留地、征迁后未使用的遗留地进行打包流转,进一步提升村级自身“造血”功能,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党建“引财” 共享成果
“浔中镇还建立了‘强弱村结对共建机制’,‘弱村’形成需求清单,‘强村’形成资源清单,将‘弱村’需求清单和‘强村’资源清单进行对接,帮助其增强‘造血’功能。”浔中镇四级主任科员许剑强介绍,该镇将从镇村投资建设公司镇级分红的1/3自留,剩余的2/3均分给13个社区,带动社区共同发展。
据悉,该镇将集体经济收入反哺群众,投资建设和完善城乡道路网络,持续加强道路、照明、给水、排水等工程建设,巩固发展底盘,加快推进凤洋智慧体育公园、石山村花海公园、石鼓“瓷谷仙境”陶艺村等一批优质项目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同时,从镇村协同发展平台中抽取一定资金反哺“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引进更多专业团队,进一步完善文化阵地,配套建设市民广场、5人足球场、老人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丰富辖区居民业余生活。
近年来,浔中镇党委发挥领头统筹作用,抓牢支部书记第一责任,通过将村集体经济纳入村(社区)年度考核指标等制度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内发力,确保每个村(社区)都融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盘子里;同时,制定适宜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抓住治村导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等优势力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升能力,打造一批过得硬、懂经营、善带富的村干部队伍;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村建立党建联盟,推行“四自强基”工作法,探索党群抱团、产业抱团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激励以及党建引领“1+N”共建共享服务机制,更好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