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4年05月06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本无相 塑瓷成意

新闻作者: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林萍  发布时间:2024-05-06  查看次数:765次  

微波粼粼的裙摆,佩戴着镯子的春葱玉手,短梳在右手中执弄,一朵清雅又鲜艳的花朵点缀胸口,可以想象那对造型独特的耳环随着步履微微摇曳,该有多美。再往上,等等,怎么没有脸?对于德化瓷人物雕塑,人们谈论最多的除了线条,就是开脸——那脸上的表情和传达出来的人物内心。可是这位作者却抛弃了它。

我立即搜索她的作者——苏献忠,各种信息扑面而来:“苏献忠,又名珠庄”“中国瓷都德化唯一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不该,这样级别的大师应该更清楚脸部刻画的魅力呀。

无解的我再次看向了这尊雕像。这次我注意到了它的名字——《无相》。她是喜是悲,是怒是哀?手持梳子是为何?是刚梳好发髻对镜惋惜朱颜已改吗?或是卸下妆发前等待着迟迟未归的丈夫?没有答案。雕塑不语,却已是千言万语。她的发髻与服饰将我拉回了那个时代。

她本该有一双清澈的明眸,眸子里折射着一段一段生命的绽放。她的嘴角该是上扬的,渲染着一场一场的雀跃。她的面容该是姣好的,闪烁着一季一季的葱茏。她的心中该有涓涓细流,不绝如缕地滋润每一个日日夜夜。她该有美丽的灵魂,轻盈、跳跃、飞扬。可是没有,都没有。只是琴棋书画,只是针织女红,只是无力的顺从,只是麻木的淡然。虽然看不见面部表情,但是能感受到她的淑静和婉约,而这淑静婉约背后却是她的无力感。你就该是这样,而不能有其他模样。她的灵魂化作南飞的乌鹊,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停留在我们所无法知道的地方。

戴望舒笔下的那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真令人向往。这个作品里的她又是个怎样的姑娘呢?我想,是如瓷般生冷、凌寒飘香的姑娘吧。作者巧妙地选择了德化白瓷。德化白瓷,既有猪油的凝脂感,玉的通透感和鹅绒的绵柔感,又不以庞大哗众取宠,不以彩饰取媚权贵。它的美,在胎釉,在魂魄,在风骨。仕女的气质配上白瓷的独特,由不得人又陷进“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迷惘之中。是的,也只有德化白瓷能雕刻出这样的姑娘。

这是我心中看到的相。

后来偶然间看到晴雯老师的《与瓷书》,这本书中刚好谈及了苏献忠大师对于此类无相女子作品的看法。“在那个封建社会中,在男性世界里,她们没有任何地位。”说来奇怪,我和他从未谋面,也并不认识,却能通过这个作品与他默默达成灵魂的契合。我仿若明白了苏献忠大师说的另一段话——“在泥巴面前,我能与它真挚交流,无话不说,甚至放浪形骸,展现最真实的自我。”以我泥塑我心。想是他对瓷用了心,而我于瓷动了情。

1714959348464641.jpg

苏献忠《无相》

苏献忠将他的叹息融入到作品中,直击观者内心。让你忍不住停下脚步,俯看平静的湖面,湖面上的一朵涟漪散开,你没在意,却不知不觉又荡漾起了更多涟漪。好的作品在给予视觉冲击之外,引领你去探寻,去思考。比如“瓷圣”何朝宗的何派艺术作品“开眼”时大多数没有挖瞳孔,却意蕴无穷,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仿佛在凝视着你。这就是艺术的张力,也是艺术的魅力,好像什么都没说,却好像什么都说尽。没有表情恰是最好的表情,道是无“情”却有“情”。消失就是最好的存在。题为无相,并非无相。无言却胜过千言万语,无相却蕴藏着千愁万绪。最近羁绊自己的凡尘琐事不也是如此吗?无能为力的时候,无为何尝不是一种解决方式呢。坦然面对,欣然接受,练就更大的胸襟和气度。

庭院深深,红尘滚滚。她望着屋舍砖瓦外的天,手执之梳犹如笼中枷锁,困她于深闺之中。她不曾想,这一幕竟被后人雕塑还原。虽然这次谁都看不到她脸上的忧愁、她的哀怨,甚至那眼角划过的泪。但白瓷仍诉说着她的故事……

泥本无相,塑瓷成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