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4年08月05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瓷论艺 共鸣“白瓷之声”

“中国白·德化白瓷”国博雅集艺术鉴赏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 □ 林婉清
新闻作者:林婉清  发布时间:2024-08-05  查看次数:152次  

为进一步推动“文物活化利用 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德化县人民政府承办,国博雅集(北京)文物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白·德化白瓷国博雅集艺术鉴赏会”于7月2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圆满举办。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践行“文化思想”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坚持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体现,是融文物、科技、非遗、艺术、学术为一体的多元雅集,是对“中国白—德化白瓷”厚重历史、文化见微知著的研讨探索。鉴赏会重点邀请了国内业界研究德化白瓷的专家学者,活动分为馆藏文物鉴赏和专家论坛两大学术模块,通过专家的讲解与讨论听到更加有力的“白瓷之声”。


白瓷艺术掀起“德化热”

鉴赏会首先由“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策展人王月前总结此次展览的成果。他在发言中讲到:“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开展后,掀起了一场由白瓷艺术带动的“德化热”,原定的三个月展期,一延再延,展出近一年时间,关注度与日俱增,经久不衰,现场观展数以百万众,线上观展和转发量更是不可胜数。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策展人王月前.jpg

“我们做过一段时间的统计,‘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的关注度,是仅排在基本陈列古代中国之后,观众量最多的一个展览,也是这一两年之内,最受欢迎的展览之一。这说明这个展览本身以及展品是受到大家的关注喜欢并且成为大家追逐,甚至是更偏爱的一个展览,很不容易,这在以往的展览里很少见。”王月前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王月前还说道,与其他地区更多侧重于综合性展览不同,“中国白—德化白瓷展”主题突出,是以陶瓷历史为背景、以现当代白瓷作品为主体的陶瓷艺术展,通过陶瓷艺术品,不仅让观众看到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发展,也展现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

此次共有327件(套)当代德化瓷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说明德化白瓷不光是展览展示的效果好,同时作品符合国家博物馆对于藏品征集的要求,也说明德化人民在现当代继承优秀的古代文化和传统工艺,并且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王月前说。

本次鉴赏会,国博首席鉴定师耿东升以《万瓷朝宗》为题,系统梳理了德化窑发展简史,并从何朝宗坐岩观音的重现、种类及工艺特征、艺术风格及其成因、与同时代其他质地和不同窑场塑像艺术对比多个角度重点阐述了德化一代宗师何朝宗形神兼备,巧夺天工的艺术神韵。

国博首席鉴定师耿东升.jpg

耿东升认为,德化窑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古代瓷窑,从新石器时期直至今天一直发展,有它独特的艺术性和内在的动力,就是它更加适应人民的生活,能够与生活密切相关,“德化窑以瓷塑为主,通过表现人物的各种塑造,佛教历史还有这种瓷塑人物的来源跟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崇拜的心理,就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300多件作品大批量的收藏,对当代艺术品来说应该是首次,不光是丰富了国博的收藏,也是对德化独特的艺术品的认可。”耿东升表示,这次在国博的展览它的展期非常长,应该说是国博有史以来,陶瓷类临时展厅中最长的一个展览,把德化的历史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基本上全面的展示出来,特别是重要的一些当代的展品,如《神话》《纸》,工艺表现达到了极致,是创新发展的产物,“但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继续发展,要学古但不要泥古,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才能继续的发展。”


众论非遗传承保护利用

在鉴赏会连续两轮的专家讨论环节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姜波通过水下考古和窑址发掘的成果,论述了德化窑产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并见证早期全球化贸易兴起的历史轨迹。他提到,难能可贵的是,德化窑还是一处活态遗产,时至今日而声生不息,古有何朝宗、今有非遗传承人,兼具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态遗产的属性,实属罕见。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廖廷建.jpg

文化艺术家廖廷建从德化白瓷工匠艺术、工匠精神以及其白瓷厚重历史、文化研讨探索,全面展现德化白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他同时指出,德化白瓷在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德化白瓷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体现了艺术价值、文化传播与交流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自信等多方面的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为德化白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关总署中国海关博物馆副馆长李海勇.jpg

海关博物馆副馆长李海勇为大家讲述了海关与德化白瓷出口的历史脉动。德化瓷器凭借着有利的国际环境、地理条件和自身高超的工艺水平,很快就成为中国的一种外销瓷,并在以后数百年间长盛不衰而名扬海外。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品与征集部副主任蒋名未.jpg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从事藏品征集工作的蒋名未则从“生产性保护”助力德化瓷烧制技艺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的角度,谈到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政策意见,我国创造性地实践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他指出德化白瓷有着很好的产业基础、广大的市场空间、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众多工美大师和非遗传承人。下一步要充分利用上述优势,以产业发展带动继承创新,利用好“生产性保护”实现德化瓷烧制技艺在发展中继承,继承中发展,让德化白瓷融入当代生活服务人民,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保室修复师于风雷.jpg

德化白瓷的发展,不仅要结合传统的白瓷文化和白瓷艺术,而且要融入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军事博物馆文保修复师于风雷在发言中阐述了德化白瓷当代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及艺术传承与创新。他强调留白在中国美学中独特价值,它并非单纯的虚无,而是如君子一般,用谦退的方式,将自己的美内敛,衬托他人的美,自己的美也得以在他人的映衬下彰显。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黄卫文.jpg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黄卫文鉴赏了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白瓷,他谈到千年窑火未熄的德化窑是我国古代东南沿海地区著名的民间制瓷窑场之一,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明清之际的德化窑更以生产有着东方艺术美誉的白瓷塑像而名满天下,彼时的德化窑白瓷塑像不仅广布民间及畅销海外,而且其精品还曾进入宫廷成为皇家佛堂内的供像。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承有序的清宫旧藏德化窑白瓷塑像,虽然数量不多,但无疑是研究德化窑业生产问题极具价值和说服力的传世资料。

广东省博物馆科研部主任黄静.jpg

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黄静对粤博馆藏德化白瓷的梳理研究,粤博馆收藏的明清德化白瓷约千余件(套),可分为炉、杯、壶、文具、灯具、罐、瓶、塑像(包括人物和动物)、餐具(盘碗勺等)、其它(鸟食罐、花盆等)等类。她还系统分析了德化窑的产品对明清时期的粤东潮州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及德化白瓷对欧洲白瓷业的影响,总结出德化白瓷以其莹润的釉色、生动而朴实的造型和简洁温润的艺术特质而独具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焕.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焕从德化白瓷发展的历史进程探究“中国白”的内在美及瓷塑发展的艺术美和当代现实题材设计观念的关系与创作表达。她指出德化白瓷并不是单一的“白”,而是有温度、有层次、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多种多样的“白”;从明代的“象牙白”“猪油白”“天鹅绒白”“孩儿红”到明末清初的“葱根白”,再到当代的“建白”“高白”瓷,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工艺革新的成果。当代的德化瓷塑不仅有经典瓷塑的传承发展,也有当代现实题材以及设计观念的表现。德化制瓷艺人在继承传统雕塑技艺的基础上,也在学习和借鉴其他门类的长处,不断地开拓进取,提升和拓展雕塑技艺,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式,新作品。比如:连德理大师利用薄胎技艺创作的《神话》,连紫华大师借用唐卡技术创造的极彩作品等等。在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德化陶瓷也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科技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都会促使德化陶瓷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内涵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