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4年12月09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化如何练就县域经济发展“硬功夫”? 我县连续三年上榜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新闻作者:林婉清/文 许华森 吴有森/图  发布时间:2024-12-09  查看次数:153次  

陶瓷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42个省市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霞田文体园正式投用;戴云农家德化黑鸡、龙翰黑兔、十八格黄花菜、春秋刺葡萄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打开德化县县域经济发展“成绩单”,一项项令人惊喜的变化呈现眼前。

发展与嬗变,是2024年我县的主题词。我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扎实开展“提标增效”活动,坚定实施陶瓷创新、文旅融合、城乡共建“三大战略”,以“大抓落实、狠抓落实”的干事创业热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85.57亿元,增速8.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2名,书写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新篇章。


陶瓷产业再上新台阶

陶瓷业是德化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为推动“中国白·德化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福建省、泉州市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县用好省、市专项扶持政策,积极发扬改革创新、敢拼会赢精神,深入实施“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陶瓷千亿产业集群。2023年,德化陶瓷产业集群规模达577亿元;白瓷产业集群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今年1-10月份,陶瓷产值516.17亿元,同比增长13.4%。

但是陶瓷产业发展却一直受到空间限制,厂房建设见缝插针,规模小、利用率低。难题如何破解?

1733730761193142.jpg

陶瓷家电智能产业园,助力陶瓷产业延链补链(吴有森 摄)


近年来,我县瞄准荒废的山坡地,以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向山要地,向空间要效益”,建起“工业梯田”,同步实施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推进专业大园区延链补链,形成德化特色陶瓷产业集聚。

古洋工业园区就是建在“梯田”上的试点园区。其中,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58亩,建设总投资近7亿元,总建筑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其中12.6万平方米厂房,吸引了27家陶瓷企业入驻并全部投产。今年,试点园区纳税1078.4万元,亩均纳税达28.8万元。

记者从县园区办获悉,近5年,我县共建成全球花盆智慧制造产业园、陶瓷机械智造产业园等7个产业集中园区,约150家企业入驻。其中,全球花盆智慧制造产业园以同鑫陶瓷为龙头,投资7亿元新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50条,招引14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建设以生产陶瓷工艺花盆、多肉花盆的专业型园区。陶瓷机械智造产业园发挥丰弘机械等专精特新企业的龙头作用,招引30个智能化日用陶瓷机械智造生产线、5G车间、智能工厂,补齐智能陶瓷机械短板,实现机器换工。陶瓷家电智能产业园以专精特新企业兆丰瑞宝陶瓷为龙头,招引11个“电器+陶瓷”相结合的上下游产业项目,建设以生产电陶炉、电烤炉、电磁炉及其配套的综合型园区。


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11月22日,2024年福建供销后备箱经济活动暨第八届德化杨梅乡银杏文化旅游节在瓷都广场主会场、杨梅乡丁荣分会场举办。活动中,杨梅乡代表西北五镇与泉州市旅游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是我县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我县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被列为全省首个做强城关统筹城乡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试点,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在“小镇大城关”的背景下,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9.1%,近八成的农村日益空心化、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面向农村留守人员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较弱、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打造共同富裕乡村,成为我县广大乡村亟待破解的难题。

对此,我县给出的答案是:抱团发展。2021年探索党建引领“1+N”乡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022年实施西北五镇共商共建共享机制,2023年创新推行党建引领跨镇联建机制,覆盖范围从个别乡镇扩大到16个非城关乡镇,划分为东部、西南和西北三个片区,工作领域从公共服务拓展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更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东部片区围绕水口、南埕等乡镇地理区位相近、旅游资源富集等特点,着力推动区域内文化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融合发展;西南片区针对美湖、大铭等乡镇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特产品品类丰富的特点,着力构建片区内部多元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西北片区则针对上涌、葛坑镇等乡镇瓜果产业独具特色,深度整合区域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瓜果特色品牌。

乡镇联建形成合力,产业振兴持续发力。我县培育了春美乡黄花菜、上涌镇德化梨、汤头乡刺葡萄等“一镇(乡)一业”,以及1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除了跨镇联建,我县还首倡“四市六县”成立“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区域联盟,共同策划自驾游“后备箱经济”、闽中职教联盟、农产品集中展销等项目,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县城建设呈现新面貌

总投资约3.9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的霞文体园竣工投用,补齐了全县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城区大外环路盖德至英山段项目全线贯通,进一步构建起高效便捷、内外联通的交通网络……

近年来,我县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以“棚改搬迁提速、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提质、商业布局提效”为抓手,补齐补强改善居住、便民服务、金融服务、文体休闲等功能。

城市框架不断拉伸,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年度计划投资21.3亿元,新建、改造城区大外环路盖德至英山段、省道310土坂至盖德路段(标段三)等8条道路和北环路立交桥建设,进一步完善“两环九放射” 的城市交通策略,全力打造外联内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年度计划投资8000万元,深入实施绿满瓷城等专项行动、推进23个老旧小区改造等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个,新建口袋公园2个、立体绿化建设5处,新增50公顷的凤翥山郊野公园,启动了罗汉松王公园、戴云酒店至动车站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城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20公里、乡镇污水管网建设9公里;完成燃气管网建设9.2公里,更换物联网表2623个。

1733730990550241.jpg

大外环路项目全线贯通(吴有森 摄)


为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我县深入开展“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围绕宜居宜业、生态人文、文明城市等8个方面,策划生成抓城建提品质项目143个,总投资651.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8.04亿元,较2023年增长50.60%,推动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

打造“亮点”,突出精品项目。我县将持续推进“德化县2025年省级福道精品工程”谋划工作,将城南天桥、毕石山公园、浐溪沿岸、凤凰山绿道、唐寨山公园等公园、节点串联成10公里以上的精品福道,通过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等空间格局,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廊道、融入自然的休闲漫道、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经济带。


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成功举办2024年德化县山地旅游节、泉州城市巡游季“古城+德化”文旅推介活动,现场发布暑期4条最值得打卡的宝藏山地旅游线路,进一步打响德化山地旅游新名片;举办2024福建石牛山越野赛、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轮滑锦标赛、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赛、2024年“海峡杯”两岸轮滑交流赛、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2024年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泉州站)、2024年福建省中学生游泳联赛等赛事……

1733731021991094.jpg

9月7日,2024年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泉州站)在霞田文体园游泳馆开赛(许华森 摄)


1733731142958951.jpg

10月27日,2024世界瓷都·德化环云龙湖山地赛在德化县云龙谷景区鸣枪起跑,来自国内外2000多名参赛选手齐聚云龙谷,穿梭于山水画卷。 ((许华森 摄))


“文旅融合”是我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今年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深度融合,以更强决心做大做强文旅经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力争旅游收入突破120亿元”。

4月28日,我县在全市率先揭牌成立县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发挥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的作用,积极推动产业动能转换,创新文旅业态和模式,进一步完善文旅产业布局和服务体系,用“品质”强“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733731062388120.jpg

春秋葡萄种植基地,千亩山葡萄硕果累累(连江水 摄)


加快全域旅游产品培育。全力推进25个旅游重点项目,创建石牛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有序推进月记窑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旗坊·文旅产业园等重点陶瓷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陶瓷+旅游”特色品牌;抓好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培育一批全域生态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乡村旅游重点村、观光工厂等特色项目。龙鹏艺术馆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宝乡获评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九仙山景区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县共投入旅游配套设施资金43504万元,抓好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运营,打造美食街区,培育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组织开展德化美食烹饪大赛、乡土美食和德化名小吃评选等活动,推动打造精品民宿群,不断完善旅游住宿系统。

1-10月份,全县接待游客1050.77万人次,旅游收入103.1亿元,分别增长24.11%、24.32%。深度融合,让我县文旅产业焕发出全新活力,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民生福祉交出新答卷

走进德化县社会福利中心,近百名老人在此打球、聊天、用餐,欢声笑语充满大厅,热闹非凡。该福利中心是一家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医养融合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总建筑面积32000多平方米,设有接待厅、评估室、多媒体室、理发室、阅览室、手工室、棋牌室等康复休闲功能区,现入住老人110多人。中心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康复促进、医疗护理等专业养老服务,让高品质养老服务不再遥不可及。

为倾心关爱“一老一小”,全力守护“朝夕美好”,我县投入300多万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2个、幸福院1个、长者食堂8个,为经济困难的居家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09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6570人次。1至6月为195人符合入住养老机构补助申领条件的老年人发放补助金额62.165万元。同时,我县出台一系列政策,将优质教育资源链进一步延伸至学前教育,打造安心托幼品牌。截至目前,我县共开设托育服务机构34家,累计建设托位1600个。

我县持续筑牢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今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8518.58余万元、各类补助资金274.3余万元。1至10月,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320余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0万元。为全县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医疗保险补贴163.18万元,发放高龄补贴355.26万元。实行5000元以下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乡镇及备用金制度,发放181.21万元救助705人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加速推进,中医院综合楼、县医院城东院区·感染防控中心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加快建设,获评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1733730936430321.jpg

德化第五中学新校区于今年9月份正式启用(吴有森 摄)


1733730877619339.jpg

县文化馆和青少年宫建成,弥补公共文化设施短板(许华森 摄) 


为加大服务供给力度,我县投入1亿元续建乐陶中学、五中新校区等教育项目5个,创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2所,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霞田文体园体育馆、游泳馆建成投用,县文化馆和青少年宫(含科技展厅、工人活动功能厅)竣工,配套的“(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文化馆、科技馆),将有效弥补我县文化、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短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