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奶奶是我们家的炊事员!”
是的,结婚十多年,厨房的主人都是我的婆婆,她理所应当成了我们家的炊事员。
婆婆那一个年代的人是吃过苦的,因此她节俭、朴实,对家里的活儿从来都是大包大揽,从不让我进厨房,每次我要帮忙,她都是摇摇头,一边把我推出去,一边说:“你不会!我自己来,可以的!”久而久之,她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应当”,我们也觉得理所应当。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婆婆这位伟大炊事员每日在厨房里忙碌,岁月染白了她的鬓发,她也日渐衰老……可这些存在与变化,都被我司空见惯、视而不见。也许,人都这样,拥有的时候都不懂得珍惜……
婆婆会做很多美味饭菜,她的拿手好菜很多:炖羊肉、爆炒大肠、红烧排骨、红烧鱼……而我最爱的莫过于她的炖羊肉。我曾吃过餐厅的炖羊肉,腥味太重,让人无法下咽,但婆婆炖的羊肉却色香味俱全,让人回味无穷。她炖羊肉喜欢切很多姜片,用新鲜刚出的茶油下锅后,下姜片,再倒入切好的羊肉,金灿灿的姜片和鲜嫩的羊肉搅拌在一起,空气中开始飘出一股股香味,油锅滋滋作响,尽情欢舞,最后她倒入烧好的开水,泼洒红酒和白酒,盖上盖子,大火烧开后,关小火慢炖。只听砂锅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热气在空气中慢慢氤氲开来。暖暖的灯光打在婆婆的脸上,明朗的眉目,在夜色中格外生动。
每次端上桌,老公、儿子和我就开始大快朵颐。一点儿腥味都没有,婆婆知道我怕腥,特意多加点红酒压腥,白酒只是少许,意在清香。因此,肉嫩汁甜、软糯可口,真是人间美味。
就连红酒都是婆婆自己酿的,包括我坐月子的红酒,也是她亲手做的。她酿的红酒都是香香甜甜的。我想,如果没有红酒助攻,羊肉也不可能炖得这么好吃!
在和我们住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我们品尝了婆婆很多的拿手好菜,可我很少学习做菜,为她分担。就算要帮忙,婆婆一句“你不会!”就把我拒之门外。我更是变得越来越懒。
那时,我依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只是上上班,下了班就有可口的饭菜等着我。我觉得厨房这个地方永远都不可能等着我上岗,当时我的想法简直太天真了……
两年前,婆婆牙齿总是莫名其妙出血,我以为她牙齿问题,让她去看牙医,可还是不见好转。后来,她又开始咳嗽不止,吃不下睡不好,怎么吃药都不见好转,我们开始觉得有点蹊跷,带婆婆去看了后发现她居然得了淋巴癌。那一刻,我们全家都怔住了!
婆婆病倒,全家忙得一团糟,我要上班,一日三餐没人做,孩子没人帮忙照顾和接送,那段时光不仅仅是婆婆最灰暗的时光,也是我结婚后度过的最难熬的时光。
在婆婆去外地医院化疗的时候,我被迫无奈只能进了厨房。每次下班到家都十二点半,孩子们一个个饥肠辘辘,我围上围裙,拿起锅铲,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我根本不知道做好一顿饭有那么难!孩子嚷嚷着要吃奶奶的红烧排骨,我根据小红书教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操作了,可结果因为火太旺,把红糖炒焦了,出炉的是一盘黑乎乎的排骨,儿子看了直摇头,我试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做不成功,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那段日子,我恐惧过,想到自己十来年都没做过一桌像样的饭菜,未来要自己身兼重任,担起这个家,怎么办?婆婆的病什么时候可以痊愈,有希望吗?她还能继续陪着我们吗?想着想着,我一次次辗转难眠、夜不能寐……
婆婆化疗回来,看我忙不过来,稍有好转,她便咬咬牙,忍着继续在厨房担任起她炊事员一职,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由于化疗作用,她头发几乎掉光,每次做饭,她都是戴着帽子和口罩,在烟熏火燎的厨房里像一个老人一般,慢慢地操作,每一个步骤都显得十分吃力。她长期在疼痛的海洋漂流,像个黑夜中无家可归的孩子,人也憔悴苍老了很多,已经没办法像往日那样操作自如,仿佛这个厨房不像是她的了!
那次,婆婆给我们做好饭菜,自己端着碗筷坐在阳台边吃, “砰— —”一声巨响,她昏迷过去,碗筷碎了一地。
我们立刻送她去医院,还好问题不严重,是因为身体欠佳,过度劳累导致。 她的病情反反复复,自那以后,她就没再踏入我家的厨房!
如今已经两年了,我时常怀念婆婆在我家厨房忙碌的样子,想念她的饭菜,有时候推开门,再也没看到她孤单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没看到她忙碌地在厨房走来走去,我便一阵心酸。人怎么这样,拥有的时候从不觉得多好,觉得她过去的付出和牺牲都是理所应当,她就像一粒尘土一片雪
花一滴水飘在空中,落入泥土,从不被我们察觉。而今,她病了,再也没办法踏入我家的厨房,这个厨房仿佛从此就空了,我们的心也空了。我是这个厨房的新主人,也会是永远的主人。想到这里,我既恐慌又惆怅。
如今,想念婆婆的炖羊肉,我们只能周末回去老家吃了。每次回去,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总是在老家的厨房从早忙到晚,为我们献上一桌可口的佳肴,我数了数,七道菜,每次都有我爱吃的炖羊肉,味道还是从前的味道。
如今,我会感激地说: “妈,您辛苦了!以后少做几道菜就好,不然我们都不好意思回来了。”
而她总是笑着回答: “你们难得回来一次!累点没事!”
此刻,头顶那盏橘红色的灯光落在她黯淡而沧桑的脸上,她笑得皱纹都揉成了一团,可那笑容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温暖、和蔼、亲切。一霎那,我有点恍惚,有点难过,我们之间有过的隔阂早已消失不见,有的只是相敬如宾、彼此关爱。
她这一生就像默默燃烧自己的蜡烛,仿佛拼尽余生的全部力气只为了把我们照顾好!而我们却久久才明白她的用心良苦……
如今上初中的儿子还是会经常说: “奶奶是我们家最伟大的‘炊事员’!我希望她可以一直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