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县精心组织开展2024年度特色亮点工作观摩拉练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聆听讲解等形式,深入了解各项目在投资建设、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等维度呈现出的创新亮点、务实举措与显著成效,为各部门、各乡镇搭建起相互学习、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促进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的广泛传播。
此次拉练活动所展示的项目,是我县在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保障服务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更是激发基层活力、拓宽干部视野、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平台。展望未来,我县将持续以观摩拉练为有力抓手,深耕乡村振兴,厚植全域旅游,优化保障服务,为德化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乡村振兴 勾勒美丽乡村新画卷
踏入雷峰镇李溪村,仿若踏入了一处隐匿于深山的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是革命老区村,还拥有虎贲寺、摩崖石刻等古遗址,村中千亩竹海、百亩梯田交相辉映,一幅诗意与活力交织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据李溪村驻村干部赖晓燕介绍,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有力帮扶下,李溪村投入3045万元实施了11个重点项目,探索走出一条“村企联建、共同富裕”路径,积极引入第三方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开发乡村旅游,成功破解村集体增收和乡村建设难题。
德化县涌溪田园风光建设项目,作为全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示范项目,正稳步推进,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该项目的扎实推进,不仅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借鉴,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我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打造更显富丽的和美乡村,不断完善投入机制,畅通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特色农业强起来,让人居环境美起来,让农民口袋鼓起来。
全域旅游 锻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在国宝乡南斗村,“红色研学+”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国宝乡政府工作人员邱宏伟介绍,项目充分利用南斗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集红色教育、研学旅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南斗村作为革命老区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通过‘红色研学+’项目,不仅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弘扬,更带动了村级经济的蓬勃发展。”邱宏伟说,项目一经建成,便吸引大批学生与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直接带动了村里民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兴起,激活了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而南埕镇的“南溪口”水文化景观带项目,则是德化县全域旅游的又一张亮丽名片。该项目依托南埕镇丰富的水资源,精心打造集水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于一体的景观带。实地走访可见,景观带依溪而建,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宛如绿色长廊。游客可在此悠然漫步、惬意骑行,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南埕村党支部书记林光明介绍,“南溪口”水文化景观带项目的建成,显著提升了南埕镇的旅游品质,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周边村庄的民宿、餐饮等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村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乡村发展活力满满。
为擦亮全域旅游这一张“金名片”, 我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描绘文旅新图景,全力打开消费新格局,聚力增添项目新动能,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丰富共同富裕的精神生活。
保障服务 夯实社会发展新基石
县总工会职工心理幸福体验馆,是我县在保障服务领域的创新之举。馆内功能分区完善,心理咨询室、减压室、音乐放松室等一应俱全,为职工提供了专业、贴心的心理疏导与放松空间。县总工会党组书记黄文和介绍,体验馆的设立,旨在为广大职工搭建一个心灵休憩的港湾,助力他们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自体验馆开放以来,深受广大职工喜爱,许多职工反馈,在这里找到了心灵慰藉,工作压力得到极大缓解。黄文和表示,体验馆的运营,不仅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指数,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德化县公安局大侦查合成作战中心项目,同样是保障服务领域的重要成果。该项目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集情报分析、指挥调度、案件侦破于一体的综合性作战平台。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张徐泙介绍,大侦查合成作战中心的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与打击犯罪的精准度。
“依托大侦查合成作战中心,我们能够快速获取关键情报信息,实现精准指挥调度,迅速侦破各类案件。”张徐泙说,该中心的建成,显著增强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为德化县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筑牢了坚实防线。
为进一步保障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我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健全普惠保障体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倾力办好民生实事,共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