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湖镇位于世界瓷都我县的西南部,是我县的矿业重镇、农业名镇,也是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镇。境内溪涧密布,水资源充沛,河流水质达Ⅲ类,流域面积达63.13km。
近年来,美湖镇始终秉持创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强化水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生态环境,全力推进美湖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水美美湖”生态新篇章。
美丽生态河道扮靓乡村
统筹治水“一盘棋”
扮靓一道风景
“我们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思路,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为原则,建立镇村两级河长体系,今年来,累计巡河1300余人次,上报并办结事件数43条,事件办结率100%。”美湖镇政府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
美湖镇沿河打造“生态农业综合体”
美湖镇统筹水利、林业、农业、住建、环保等站所办力量,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已召开项目策划、设计评审会10次,现场联合调度推进17次,凝聚全镇统筹、落实有力的全域治水合力。与此同时,美湖镇统筹水岸治理,2024年以来先后争取筹措水利项目资金2209万元、涉及项目12个,用于水岸治理、治污治乱、绿化美化。统筹推进岸上治理,投资500万元抓好“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项目,目前已获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持,设计初稿基本完成。持续推进水下治理,总投资320万元的美湖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竣工,建成一座日处理量200吨的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管网5.25公里。
此外,美湖镇依托优美水域风光,引入市场机制,与厦门途自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洽谈文旅项目,已进入签约阶段,意向投资8亿元。该项目计划将大龙湖水利风景区纳入全域旅游规划,让河长制公园、千年樟树王、白鹭公园、“美福号”小火车、大龙湖漂流、龙湖寺等景点串联成线,打造精品水利旅游产品,变“水利资源”为“水利优品”。
多元管水“着力点”
永葆一泓清水
在德化县小尤溪2024年省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人员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生态与民生的双重答卷。随着工程进入冲刺阶段,一幅“水清、岸绿、产业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为我县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美湖镇统筹推进流域治理工程,2025年计划投资1.03亿元,全力推进美湖镇小尤溪中型灌区、德化县(美湖镇)戴云山饮用水源治理、、德化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美湖供水区4个水利项目建设,投入3000万元实施闽江流域小尤溪(德化段)底泥污染治理工程,投入45万元实施小湖村、洋田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项目。
在镇区河段,美湖镇推出“河长+路长”管理模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50多万元将全镇的河道保洁、道路清扫、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捆绑打包”给物业公司,避免以往河道专管员和路面卫生保洁员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水平。2024年以来,美湖镇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保护日”等契机开展宣传活动16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同时,运用标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广播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引导群众争做爱河护河行动的参与者,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围。
融合兴水“路线图”
带富一方百姓
初夏时节的小尤溪河畔,碧波荡漾的河道与绿意盎然的河长制主题公园相映成趣。蜿蜒的步道旁,河长制文化墙、水情科普长廊无声讲述着人水和谐的故事,无人机在天空盘旋巡河,孩童在互动式展板前学习节水知识。这座投资30万元打造的“河长制主题公园”,不仅是市民亲水乐水的生态客厅,更成为展示治水智慧、传承河湖文化的城市新名片。
开展爱河护河行动宣传
近年来,美湖镇借助水资源优势,先后成功举办6届民俗文化旅游节,筹划举办第七届古樟小镇民俗文化旅游月。小尤溪樟树王文化被认定为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同时,美湖镇将水利风景区融入建设发展规划中,总投入100万元的农业观光公园完成建设,小湖村获评2024年泉州市美丽休闲乡村;计划投入500万元建设全域旅游配套设施,重点打造乡村振兴综合品质提升项目,构筑靓丽乡村水风景。此外,美湖镇将水利风景区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美湖镇被确定市2025年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创建乡镇,拟投入175万元对传统村落进行集中连片保护修缮,谋划实施“五个美丽”项目60个,继续推进总投资500万元的闽台乡建乡创项目14个。值得一提的是,美湖镇整合乡村特色产业,以生态河道“穿针引线”,沿河打造“生态农业综合体”,持续大力发展生姜、魔鬼辣椒、蔬菜、猕猴桃、台湾甜柿等特色农业,以水富农,以水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