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5年07月07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地党建”破解城区非公党建“超载”困局

新闻作者:吴朝烨 吴有森  发布时间:2025-07-07  查看次数:30次  


德化县龙门滩镇党员领导干部到非公企业走访

德化县龙门滩镇党员领导干部到非公企业走访.jpg

德化县龙门滩镇党员领导干部到非公企业走访

德化县同鑫陶瓷有限公司党员职工开展“师带徒”活动

“按照企业主籍贯进行再划分,让其他乡镇来‘支援’,减轻了我们城区乡镇开展非公党建的压力……”近日,在县委社会工作部召开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龙浔镇党委副书记郑燕玲拿着挂钩联系名单十分感慨。一些“零”非公企业的偏远乡镇“飞地”挂钩企业主籍贯为本乡镇的企业,相关工作也有了落脚点。这一变化,正是我县探索非公企业“飞地党建”工作机制的生动缩影。

今年来,我县聚焦“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针对全县90%以上的“三有”非公企业集聚在城区乡镇的现状,探索推行非公企业“飞地党建”工作机制,打破传统“属地管理”模式,推动乡镇“飞地”挂钩联系籍贯在本乡镇企业主的企业,实现城乡党建力量有效整合,全面推动镇村企三方协同、高效联动、互促互补,为打造德化共同富裕山区范例提供坚强支撑。


摸“清”家底 让企业找到“籍贯娘家”

近段时间,在龙浔镇,年近五十的党务干部林中聘正在整理最新的“三有”非公企业台账。“跟以往的摸排不太一样,我们不仅要登记企业规模、党员数量,更要问清企业主的籍贯等情况,这是建立‘飞地’联系的关键。”林中聘说,作为有着2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乡镇”,他参与了此次我县对“三有”非公企业的“地毯式”摸排。我县通过社区网格员入户走访、部门数据比对,精准建立动态台账,目前全县摸排837家,组建党组织271个,党组织覆盖率达98.7%,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

“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和‘飞地挂钩’双融合的方式,细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管理权责。”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叶振森介绍,我县通过明确非城区乡镇党委要对籍贯在本乡镇企业主的企业负责,“飞地”指导非公企业抓好党建工作,有效破解大部分非城区乡镇无非公企业或少非公企业的现状,也缓解了城区乡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的问题。

“我们党支部上个月刚刚消除了‘蓝色预警’,多亏了乡镇派来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金东宝瓷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林积茂指着宣传折页上的“红黄蓝”三色预警图介绍,通过我县创新建立的党组织运行预警机制,让27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实现应建尽建的同时,有效防范党组织“半空壳化”,从有形覆盖转为有效覆盖。“我们总经理说这就是跟着籍贯回‘娘家’,遇到事情有‘娘家人’。”林积茂感动地说,今年来,国宝乡党委主动对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了许多遇到的实际困难。


建“制”赋能 让服务跑赢企业需求

近日,在“德泊”党群人才家园,一场别开生面的“政企对接会”正在进行,23位企业主深入了解该县非公党建相关机制和惠企政策,并就党建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飞地党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分级分类制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计划,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定期研究重点难点问题。目前,县乡两级专题召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19场次,确定重点目标任务53项。

一系列扎实的部署,正转化为精准服务企业的具体行动。“这个月的党员技术攻关会开得怎么样?职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没有新进展?”同鑫陶瓷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曾两丰接起手机,耳边响起党建工作指导员老余爽朗的声音。这样的定期访谈,为企业帮了不少忙。

“以前遇到困难就像无头苍蝇,现在有党建工作指导员来协调解决,审批事项还有有‘红色服务团’全程代办……”曾两丰翻开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今年来县乡两级帮忙解决的几个难题,其中最让职工们暖心的,是10个学位的落实——县教育局接到挂钩乡镇发来的协调函后,特事特办为企业外来职工子女开通入学绿色通道。

“我们推动乡镇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挂钩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兼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每月至少到挂钩企业调研走访1次,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难题。”县委社会工作部新兴领域党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还推动组建“1名党员领导干部+N名党员助企服务员”的“红色服务团”,在申报办证、补贴奖励、减税降费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目前,全县通过“飞地”走访推动解决企业重点难点问题21个,惠及企业83家。“红色服务团”举办企业需求对接活动20多场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70多件,实现企业诉求“接诉即办、限时办结”。


搭“台”唱戏 让城乡共享发展红利

在浔中镇凤阳村,村党支部书记曾宪昆看着村民们忙着打包陶瓷花盆,脸上洋溢着喜悦。“我们通过‘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联动陶瓷企业发展电商、花盆生产等多元业态,今年村财预计能增收1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万元。”企业派来的党员技术骨干林仁茂隔三差五都会到现场指导:“我们把生产线搬到村里,既解决了企业扩产难题,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飞地党建”机制引导下,镇村党组织与企业的紧密联动,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在企业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催生出党员冲锋在前、示范引领的火热场景。

在同鑫陶瓷党支部“党员创新工作室”里,党员赖秀俊带领团队攻克了釉料稳定性难题,使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带动产业集群增效超2亿元。据了解,我县已推动建立党员先锋岗167个、“红色车间”32个、“红色班组”67个、企业党员突击队(突击小组)25支,引导企业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比作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飞地党建”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着德化城乡发展的脉络。正如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黄新颖所说:“我们打破的是地域壁垒,连接的是党群心桥。当所有城区企业都有了‘娘家乡镇’,当每个乡镇都能共享发展红利,共同富裕的山区范例就有了最坚实的红色根基。”在这片瓷都大地上,“飞地党建”正引领着城乡融合的新航向,书写着非公党建赋能共同富裕山区范例建设的新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