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很盼望过年,新衣服、压岁钱、炮枣、花生仁糖,还有一把木手枪——木板早早找好,画好模型,请邻居木匠泉师锯好木手枪;然后找一段铁线拗成“枪栓”,到修车铺捡破内胎,剪一段安上当“枪弹簧”,一把木手枪便完成了。
大年初一早上,口袋里装上糖果,到摊贩那里买了1毛的“炮子”,跟小伙伴瞎跑了——看到伙伴,就是当面举枪“砰——”一声炫耀:“我有枪,你有?”看到邻居大人,悄悄绕到他屁股后突然喊一声“xx叔”,再“砰——”放一枪,然后飞速逃跑,说是“贺春”……
记忆最深的是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过年,刚好是大哥上大学第一学期回来,远在山区供销社工作的父亲赶了回来,虽然除夕饭是自己磨蒸的一盘淡米粿,几节分配买到的咸带鱼,一盆自己种的牛皮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父亲说:“这两年国家遭遇困难,相信很快会改变……”母亲说:“你们要向大哥学习,有读书跟没读书,将来是不一样……”正月初一,父亲带领我们去照相馆照了一张“全家照”我从来没有照过相,父亲叫我坐在他身边,我说要站在大哥身旁;师傅不停地摇着一个铜铃叫我们朝他看,我说看铜铃怎么会变成相片……
难忘的是1965年过年,那时物质丰富了,我们迁了新居,我和姐以优异成绩考进永春一中初中和高中,大学毕业分配到无锡机床厂工作的大哥回来,在读厦门大学的二哥回来,全家人欢聚一堂,有吃又有玩的,好不惬意!记得大哥带回一副扑克,父亲买回一盘新跳棋,整个春节我们经常打“争上游”、玩跳棋。有时也会玩得变脸,父亲笑着出来打圆场了:“学习争百分,工作争上游,成绩要跳三跳,这才让人钦佩……”我们遽然哑语了。正月初二早上,我们仨兄弟带着油煎芋粿去爬天马山。站在山巅俯视大地,我们书生意气,大声呼唤: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前程如花似锦!
然而不久文革爆发了,破四旧,兴派性,闹武斗,过年没有鞭炮声,批斗会戴高帽游街代替踩街文娱演出,厝边头尾不敢互相来往……不久,我们全家回原籍插队落户……
艰辛体力劳动尚能度过,压抑憋屈的精神焦虑却让你难熬。知青们一个个招生招工走了,过年回来走家串户给人家拜年,谈笑风生,我们姐妹弟四个还“头顶炎日脚踩田”,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我到霞碧白石村20多趟,买回杉木和松木板,准备在德化筑屋建家……“壮志未酬人欲老,寒林落雾心茫然”,那时特别怕过年,除夕之夜不是在古厝里关门独户黯然流泪哀叹,就是跑到永春堂哥家过年……
好事多磨,翌年被评为省知青积极分子了,全德化8个,除了我,其余7个是泉州知青。我因而被允参加招工,到了天湖山煤矿……
岁月流逝,国运转昌。1978年这一年,父亲退休了,陪我们插队十年的母亲重返永春,大哥发明的机床磨头获全国科学大会三等奖,姐以数学满分由民办教师变为正式教师,读社来社去的妹妹分配工作,我与他人对调回德化教书……全家一起欢度1979年除夕,那顿丰盛年夜饭不说,席上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国家清明了,家运也趋荣。我们是中国人,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效力……
以后的日子似乎变得顺风顺水:读电大,上市级观摩课,调进教师进修学校,发表文章,调回永春,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拔尖人才……年年过年年年笑,除夕之夜成了年度总结之时:这一年做了哪些工作,上了几节公开课几个讲座,发表了几篇文章,出版了什么书……
窘困日子度日如年,惬意日子流逝似水。一晃,自己已年届古稀。不久前,远在上海的女儿打电话说,今年准备全家回闽过年。我说:且慢!现在通讯便捷,有什么随时可以视频通电话。还是听政府的话,零星疫情不可掉以轻心,还是在上海过年,待暑假再回来吃荔枝……我们一切都好,知足且幸福!我们唯祈望的是:岁月静好,国家昌盛,家家幸福,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