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旅产办发布2021年第1号文件《泉州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第三批“六大旅游产品”的通知》,此次我县的金马车-陶瓷博物馆、美湖镇、石牛山、瓷谷仙境特色街区龙门大峡谷旅游风景道5个旅游点被成功认定为泉州市第三批“六大旅游产品”。自此,我县已有11个旅游点获评泉州市“六大旅游产品”。
近年来,我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通过“旅游+”,推进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相融合,推进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利用相融合,推进陶瓷工业、特色农业与产业旅游发展相融合,走出了山区县“产旅融合、城乡协同”的城市转型之路,形成了瓷旅融合、绿色发展的全域旅游“德化模式”。
春节旅游
实现“开门红”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长假里,我县各文旅场所在严格执行“限量、预约、错峰”等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业态,确保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据来自县文旅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春节小长假期间,我县共接待游客3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8万元,全域旅游实现“开门红”。
德化新春旅游人气回暖是依托景区化提升吃上“颜值”饭的真实写照。去年11月,我县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产旅融合”的城市旅游新体验带来的涟漪效应已逐步显现,创建成果向产业红利正加速转化。 全县重点景区游客如织,石牛山7天共接待游客4.07万人次,门票收入421.24万元;九仙山共接待游客2.78万人次,门票收入123.29万元;县内7家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量9.67万人次。
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就地过年,以家庭为单位的就近出游成为了流行的出游方式,亲子游为主,寻味乡村、亲子乐园等是较为热门的出游主题。
近年来,在石牛山、九仙山等龙头景区的带动下,18个乡镇乡村游呈全面“开花”态势,景区镇、村创建成果斐然。据了解,我县已培育了19个省级旅游村、2个省级金牌旅游村,创建了2个省级旅游休闲集镇、1个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打造了3个民宿集聚村里,并获评了一个全国重点旅游村,美丽乡村成了许多市民眼里的新风景。
令人欣喜的是,我县文旅夜消费市场逐渐成熟。据初步统计,假期内来德化的游客中,夜场游客占比超过三成,拉动了餐饮、住宿等夜经济。
政策加持
为旅游注入新动能
2月22日,我县召开2021年全县工作会,会议解读了《德化县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2020年制定的33条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
《意见》在保留原有31条政策的基础上,新增了对创建A级景区、加强对精品民宿的扶持等方面的5条奖励政策。其中包括:鼓励乡镇、村创建A级景区,对被评为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的镇、村,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
鼓励县内民营企业和个体开通城区直达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旅游直通车。对全年达100班次以上且稳定开通一年的企业、个体,前三名分别给予5万元、4万元和3万元奖励。
支持和鼓励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接待单位深入开展“走出去”宣传营销。对每年赴市外宣传营销活动达5次以上且每次费用不少于10万元的A级景区或经营单位,每年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
同时,《意见》对支持景区完善标识系统和对旅行社等社团组织招徕、接待入德县外游客实行分级奖励等2条做了调整。具体为:支持景区完善标识系统,对新设计制作的标识标牌,且有中英文对照,经认定符合规范且较为完善的,按实际投资额的50%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经认定旅行社、自驾游协会等社团组织及研学旅行机构(均含县外)每年招徕、接待入德县外游客(研学学生)实行分级奖励,5000人次(含)以上10000人次以下,在德化2天以上(含住宿一晚,下同)的每人次奖励8元;10000人次(含)以上15000人次以下的每人次奖励12元;15000人次(含)以上的每人次奖励14元,单家旅行社年奖励不超过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