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产业链 示范引领促发展
——赤水镇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全域融合发展
□ 吴有森
近年来,赤水镇创新推进德化县党建联盟五方共融平台,联合泉州工艺美院,大力建设“政、地、校、企”发展共同体,打通“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整合利用创新链,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德化县党建联盟五方共融平台揭牌仪式
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重提“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原则,要求全党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局面。
为此,赤水镇围绕德化县委、县政府“五个年”部署,大力打造九仙山为龙头的西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助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镇党委始终把支部建设作为“传家宝”,在西线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九仙山景区成功培育非公党支部,通过疫情防控、经营管理和景区发展中,充分发挥景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把作为全党体系末端的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使其在领导基层工作上真正发挥出强大的政治功能。
2020年6月12日,德化县党建联盟引领旅游产业发展五方融合成功签约,县委办、工艺美院、文旅集团、铭爱村、小铭村等共同打造“政、地、校、企”党建结对联盟平台,聚集更多有利于乡村振兴的资源,逐步强化全域旅游品牌建设力度,形成党建共融、产业壮大、经济发展、群众受益等多重成效,进一步探索构建机关、行业、高校、企业、农村“全领域”基层党建融合新模式,更好做大做强全域旅游。2020年,景区“受控开园”以来,累计迎来游客98777人次,门票收入达到374.37万元,获评“2020年第六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特别是2021年元旦,镇区景区当天服务游客突破6000人次大关,下沉一线的非公党建组织优势、发展优势和党员先锋作用,得到实践检验和提升。
研学文旅价值品牌试点共建共赢
“我们以‘唐代弥勒石刻造像’等景观品牌为原型,开发九仙山文创旅游陶瓷工艺品伴手礼1批,创建写生、创作基地1家,遴选九仙山首批主题画23幅,入选第二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优秀论文1篇,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校地合作赤水样板。”赤水镇政府工作人员林一岚介绍说。
省工艺美术大师林建胜指导泉州工艺美院学生创作作品
赤水镇依托县域内唯一的公办全日制工艺美术高职院校——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把“工艺美术+”作为与学院、九仙山等三方跨界融合的合作领域和模式,按照党建引领、政府参与、校企主导、探索运营的方式,逐渐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校地深度捆绑机制,运用好赤水镇获评2020年“清新福建·气候福地”“第二批福建省避暑清凉福地”效应,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和竞争力,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让“气候福地”成“幸福高地”。
截止目前,先后邀请市县领导、学院党委书记廖伏树、院长张阿芬带队调研校地合作和乡村振兴活动6场,开展校地合作研讨会2场、师生对接活动7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3项,在九仙山入口投资107万元建设“铭爱公园”,配套景区停车场打造绿色瓜果长廊1500米等。
不断扩大“乡村振兴+”业态培育
“党建多方共融平台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建设一批特色民宿等新兴经济体,以小田园农庄为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九仙山景区带动小铭、铭爱、西洋等村庄特色民宿群建设。”林一岚介绍到,赤水镇将引导景区发展与农村发展更加融合、融通,联合共建、共筑乡村振兴,全力打造“党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同时,赤水镇将持续推进飞猪热气球项目建设,投入980万元,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房车营地建筑方案设计及飞行基地三通一平建设,其中热气球项目已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营业。此外,赤水镇将更好地发挥创新推动科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作用,落实产学研对接和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共有个人科技特派员6名、团队科技特派员4支获得2020年市级备案选任。成功举办“赤水丰收节﹒无花果美食品鉴会”,展示无花果干、无花果酒等无花果深加工产品8种。延伸打造环戴云山休闲旅游线路,不断推进猛虎茶花、苏坂古寨、五福东里、卧龙潭溪、戴云山居、古桥遗风、深林古寺“猛戴七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