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04月19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故乡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19  查看次数:1031次  

美湖新貌 阿水供图.jpg

美湖新貌 阿水供图

◎黄小梅

曾听过一些知青,亲昵地称呼他们上山下乡时所在的乡村为“第二故乡”,当时我并没有特别地在意,也感受不到那种激动的情感,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吧。前天,我有机会跟随泉州的德化知青到德化一日游,那些知青们对第二故乡的亢奋情愫,着实让我瞠目结舌,深感震撼!

约定到达联络点的时间是早上六点二十分,我六点就到了,没想到,那里早已聚集了很多人,他们大多已是古稀之年,头发花白,脸上刻满深深的皱纹。我看到,有几位老人扛出一个纸箱,从箱里拿出四个圆形的号码牌,粉底白字,又拿出印有德化知青的四面小红旗,四个口哨,同时选出四个人为车队的车长,拿出预先确认的名单,让他们分别负责四辆车的人员活动情况。我不是知青,他们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我刚出生,因而,我默默地站在那里,听着老人们的互相问候。有人说,为了这一次回到第二故乡,激动得睡不着觉。他们欢呼着,相拥着,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二百多人的团队,无一人迟到,四辆大型客车,就这样准时出发了。

德化的美湖镇,位于大山深处。在大山的公路上,过往车辆和行人很少,在一些岔道口,一些知青便会激动起来,有些人大声地叫着:“往这边进去,就是我当年插队的村庄啦。”我看不出岔道上有什么特别的标志,只看到四面都是山,可想而知,知青们对他们第二故乡的记忆有多深刻!知青们触景生情,滔滔不绝地说着他们当时如何步行,如何翻山越岭找同学或劳动的事。半个世纪前的燃烧岁月,记忆的闸门再次拉开,多少悲欢离合,多少热情激荡,一下子就回来了。他们回家了,做客第二故乡,昔日的田园,昔日的人儿,历历如在眼前……

车子驶入美湖镇政府的停车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欢迎知青们回第二故乡的标语,一股暖流刹时涌进了知青们的心窝,因路途有点遥远,政府特意延长了当日赶墟的时间,并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在枝叶扶疏,绿盖如伞的大樟树前,他们纷纷合影留念。大樟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当年那些热血青年如今已是白发斑斑,多少有点令人惆怅,令人感伤。

而后,我们沿着山路逶迤向龙虎山而上,参观了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龙湖寺。下山后在“人民公社”食堂共进午餐。

食堂依然保留着许多颇有时代特色的标语,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那个特殊的年代。沿着斜坡走进食堂,一些知青们欢呼起来:“我当时就在这个食堂里吃饭的。”有的奔进了公社旁边的平屋,说这是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峥嵘岁月,故地重游,笑靥如花,怎一个激动了得?知青们依次入座,台上依然有着欢迎知青们的条幅,镇领导的致词获得了台下知青们的阵阵掌声。

美福的小火车,以缓缓的时速,载着知青们再次领略了美湖镇的田野风光。时过境迁,曾经的小镇,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着它的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

出了美湖,我们来到了德化唐寨山。青石垒成的知青墙气势磅礴,以浮雕和文字的形式记录着德化知青们的心血历程。一些知青们在那里,搜索着他们的名字,感慨着他们的逝水年华。

知青,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产物,他们和当地的农民,有着别样的感情。由于通讯和交通等原因,很多人离开后,就失去了联系,也有的离开了人世。同行的一位知青,在生活上曾经得到一家农户的照顾,他倍受感动,心存挂念,后来,他再次到德化的上涌镇门头村寻找那家农户,无奈老农已去世,老农的孩子也不知去向,这成了他的一个无时不在的心结。也许是天意,也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有一次,他家的水龙头坏了,他请了个工人到家里维修,交谈中得知,那个工人正是苦苦寻找的那个老农的儿子,两人悲喜交加,遂成了好友,如亲戚般往来密切。说这事时,这位知青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我深深地为他感到欣慰,也深深地被他们所触动。郑老师插队上涌镇时,当地农民对他也是多加关照,队长在临终前,曾叮嘱他的儿子要和知青们保持往来,他们也是历尽艰辛才联系上的,现在,郑老师和他们一家也是交往密切,亲如叔侄。

第二故乡,曾经以博大的胸襟,把知青们揽入它们的怀抱。知青们同样以他们的经历和知识开拓了大山深处人家的视野,以他们的才华和勤快收获了农民们的高度赞赏。这种特殊的使命,使知青与村民在生活与劳动中水乳交融,滋生了亲情,知青们更亲切地视当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而淳朴的农民们则视知青们为客人为亲人。如今,有的知青在当地盖了房子,不定期地回到那里小住,有的知青则捐资帮助当地建设。这种情,是厚重朴实的,也是令人动容的!

第二故乡,你让多少知青们魂牵梦萦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