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04月26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走进美丽的“春天里”——我县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新闻作者:李宏图  发布时间:2021-04-26  查看次数:520次  

• 李宏图

近年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立足特色产业

铺好发展致富之路

连日来,春美乡梁春村村民陈祖武每天都有个最重要的日程安排,就是把今年新增的10亩黄花菜苗细心“照料”好。“去年的价格不错,每斤干花可以卖到50元,增收了8万多元,所以今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陈祖武说。

春美乡素有“黄花菜之乡”的美誉,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春美乡下大力气打造黄花菜特色品牌,不仅量身打造了“十八格”黄花菜特色品牌,还先后入选第二批泉州特色伴手礼正式名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8年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有了品牌,咱们的黄花菜就好卖了,原来一年也就卖个2-3万元,去年种植面积没扩大,收入却增加了。”老陈兴奋地说,原来家里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回家种植黄花菜,今年一开春,老大就忙着张罗做黄花菜电商的买卖,家里的帮手多了起来,他也可以专心搞生产了。

春美乡的游学园成为附近村民茶余饭后的“网红休闲打卡地” (林婉清 摄).JPG

春美乡的游学园成为附近村民茶余饭后的“网红休闲打卡地” (林婉清 摄)


2020年,随着春美乡二级公路的开通,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农民群众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为此,我县制定出台《德化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申报及奖励标准》,从政策和资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2020年以来,上涌镇列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汤头乡列入市级产业强镇,福山村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新增省、市级 “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家庭农场示范场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7家、休闲农业示范点(村)3个;培育发展省市龙头企业20家、泉州市“百千”增产增效行动重点产业、重点企业12家、乡村旅游线路18条等。

打造宜居环境

美丽乡村百花齐放

春暖花开的日子,一走进美湖村,就可以看到,古樟公园里的千年樟树王与周边的田野、小桥、流水等自然田园风光浑然一体,构成了一簇低调且有内涵的闽中传统村落。

近年来,美湖镇依托独有的山水风光、特色村落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保护优先、传承文化、创新发展、全面升级”为发展思路,修缮保护、活化利用传统建筑,着力打造特色休闲古村样板和古村旅游精品路线。仿古轨道观光小火车项目围绕着美湖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建设,对遐福堂、美湖旧人民公社等历史旧址进行抢救性修缮,借助有轨观光小火车,把美湖旧人民公社、大龙湖户外拓展基地、大龙湖漂流码头等原本分散的景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


美湖独特的山水风光吸引游客休闲观光 (林巧生  摄).jpg

美湖独特的山水风光吸引众多游客(林巧生 摄)

乡村振兴,宜居环境是基础。为此,我县制定出台“一清二整三美化”实施方案,2020年县财政拨付1500万元专项奖金,建立健全考评奖惩、长效管护、投入保障三项机制,采取季度收账和年度拉练,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等措施,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同时,我县组织实施开展农村杆线整治、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两侧菜地常态化整治、绿化美化巩固提升、农村旱厕整治、推广使用竹篱笆等专项行动,有济、高阳、曾坂、佛岭等村推广使用仿真竹篱笆,大部分村庄改变了脏、乱、差的状况;创建了石鼓村、有济村、碧坑村、曾坂村等一批德化版“绿野仙踪”,水口镇获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潘祠村获省级金牌旅游村。我县还获评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典型经验做法《一清二整三美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得到各级媒体关注等。

至目前,我县列入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共50个,包含特色保护村庄、转型融合城郊村庄、集聚提升中心村庄三种类型,其中省级试点村13个,市级试点村18个。

狠抓乡风文明

“爱心幸福城”显大爱

日前,上涌镇下涌村、曾坂村开展走进“爱心厨房”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响应市、县“我为社会做好事”的号召,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在上涌镇下涌村,上涌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们进行免费体检,其中包含了彩超、心电图、血常规、测量血压、尿检等项目。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还为老人们免费理发,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开通手机,组织老人们到山茶地下交通站陈列室一起听党史故事、话峥嵘岁月。到了饭点,“爱心厨房”准时上菜,老人们围坐一堂,有说有笑地一同享用着美味的爱心午餐。当天,志愿者们还为12名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动力源。2020年5月,我县以“瓷名天下、爱满瓷都”为主题,在全省首创爱心幸福城,成立爱心联盟,组建村级老人义务互助组、志愿者服务队伍,采取政策性资金补助、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爱心专款及物资,全面铺开爱心厨房、爱心理发、爱心电工、爱心巡回医疗等关爱模式,“爱心幸福城”已成为德化的又一标签。

同时,我县持续开展“十大移风易俗村(社区)”“十个移风易俗示范点带头人”评选,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机制,组织18个乡镇开展特色活动,结合各乡镇墟日赶墟人口集中的特点,推行“墟日文化车”流动服务,开展百场流动文艺展演,为群众提供“点单式”“定制式”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