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到过祖国的许多名山,但没有一座山像第二故乡的九仙山那样让我如此留恋。我曾三次上九仙山,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第一次,那是51年前的秋天。
1970年那年,我作为知青在德化上涌公社红村大队插队。红村大队就在九仙山北面山脚下,我们集体户房屋对面就是九仙山。早就知道山上有个气象站,气象站的人员隔一段时间就要下山到我们大队供销社采购一些食品。那时还没上山的公路,他们采购的物资要雇农民挑上山。
有一次,两位其他大队的知青朋友到我们这里玩,都是山沟沟,没什么好玩的。我突发奇想,提议登九仙山,大家都赞成。于是,第二天上午,我和两位朋友及同队的两位女生一行五人便出发了。
一上路,就是爬山。没有向导,开始我们还能遇见一些分散居住在山里的农民,向他们询问上山的路。后来,越往上走,就见不到人烟了,只好自己判断着方向住上走。大约走了一个多钟头,当我们翻越过一个山头,九仙山的主峰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多么雄伟的山峰,多么磅礴的气势呀!只见山峰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东面一条石头小道环绕山腰通往山顶。山顶被云雾笼罩着,只能看到轮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们沿着石阶小道攀登主峰。在这里已见不到高大的树木了,全是茂密的灌木丛。离主峰越来越近,此时,云雾不再是慢慢从我们身边飘过,而是带着一股凉气,如同战场上的烽烟快速掠过,山顶在千变万化的云雾中时隐时现。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听到我们的说话声,一位中年人迎了上来,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气象站的何站长。何站长,晋江人,听说我们是从泉州一带到红村插队的知青,很热情地领我们到气象站里,并亲自动手为我们张罗午饭。在这高山上,平时很少有人来。气象站的其他同志见到我们这些来自山下的“不速之客”,也都很高兴。
爬了几个钟头山,我们肚子都饿了。饭做好后,何站长招呼我们吃饭,我们也不客气地狼吞虎咽起来。
吃过午饭,何站长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工作场所和宿舍。他边走边介绍说,九仙山是德化第三高峰,海拔1658米,相传有九名道士居此修道成仙,故得名。九仙山气象站始建于1955年,是全国重点、福建唯一的高山气象站,担负着提供天气预报、航空、军事等重要气象指标的任务,当时有工作人员10余人。山上常年风大、雾多、雷电猛,平均8级以上大风一年有203天,仅次于吉林白头山天池;雾日一年300天以上,仅次于四川峨嵋山,常年阴雨连绵,云遮雾罩;至于雷电,更是经常肆虐。三年前,年轻的赖开岩同志在雷电交加之际坚守工作岗位,不幸被雷电击中,以身殉职,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位气象烈士。他还说道,不久前《人民日报》记者前来采访,与他们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气象站被树为全国、全省气象先进集体。
在他们的宿舍里,我们看到窗户紧闭,被子不叠,平铺在床上。何站长解释说,山上很潮湿,相对湿度达87%,如果不关窗,被子叠起来,那么就连内里都湿了。尽管采取这些措施,但只要在这里工作几年,几乎都会患上关节炎。我们摸摸宿舍里的桌椅和被面,果然都是湿的。在山顶上,我们看到一个面积不大的篮球场,四周用高高的围墙围住。不用解释我们也懂,如果没有高墙,篮球一扔可能就滚到山下。
此时,站在山顶上,只见四面全是白茫茫的云海,而主峰如同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何站长告诉我们,山上风云变幻莫测,经常出现这种云海或云瀑,有时还会出现佛光。气候寒冷时,还会出现雾凇景观。
主峰奇岩兀立,怪石遍布,还生长着大片的黄山松,千姿百态。何站长领我们到一个石洞中,参观一尊唐代石雕弥勒佛像,石壁上还有许多诗文石刻。当我们走出山洞时,天气已转晴,太阳出来了,云雾惭惭消散,一幅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连绵不断的群山,弯弯曲曲的河流,尽收眼底。我们顿觉心胸豁然开朗……
回到气象站,我们告别热情好客的气象站同志下山。下山途中,我们边走边议论,觉得气象站同志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比我们艰苦多了,我们对这些默默奉献的“高山哨兵”充满敬意,无形中受到一次教育。是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总会有一些艰苦的岗位,总要有一些甘于奉献的人。
第一次上九仙山,我对山上奇妙的风光,对高山上的“哨兵”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九仙山,第二故乡雄伟壮丽的山,有朝一日我还会再来的,类似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