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是德化县西北部的一个乡镇。我插队的上涌镇(当时是公社) 就在赤水的北面, 与赤水接壤。我们往返泉州—上涌,赤水是必经之地。记得当时乘车每公里车票2.5分,从泉州至德化县城130多公里,要3块2毛多;从县城到上涌将近50公里, 要1块2毛多,合起来将近5块钱。而我们插队第一年每月只8块钱生活补贴,第二年起就须像农民一样挣工分, 所以,如果不是有急事,我们往返都舍不得买车票,而是找熟人免费搭货车。
虽然赤水是我插队时的必经之地,但我在赤水逗留却仅有一次。那是1970年夏天,我因家里有事请假回家,可没几天,就接到大队书记来信,说为贯彻县委扩大会精神,大队准备办夜校,许多事要我们做,要我尽快回去。我当即找熟人联系到一部到经赤水到大田县的货车。
第二天早晨5时,我坐上货车的后厢,里面已有好几位男女知青。后厢是封闭的,只有前面有个窗口。车厢里堆着一袋袋盐,我们坐在盐袋上,整个车厢里弥漫着又咸又湿的海鲜味。经互相询问,知青中只有我一人是到上涌的。
中午12时,货车终于到达赤水。我下了车,向司机道过谢, 肚子已饿得咕咕叫。赤水街当时还是很热闹的,我来到街上唯一的一间饭店,花了一毛五要了一碗米粉汤,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放下饭碗,我思索起要如何回大队。乘坐班车,没门,县城到上涌只有上午一班车,早已开走, 再说我也不舍得花几毛车票钱。赤水、上涌与我插队的红村大队不在一条直线上,呈三角形。红村在上涌公社西边,和大铭接壤,从上涌到红村大队,要走1个多小时山路。如果走公路到上涌再回红村,则将近30 公里路程。听说赤水到红村沿九仙山北面山脚有一条小路,可节省三分之一路程,但这条路我从未走过,且人烟稀少,万一迷路就危险了。我决定还是走公路到上涌。
走出饭店,我背着书包,提着同伴家里寄的几包东西,朝上涌方向进发。还未走出赤水街,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喊我, 扭头一看,是我们生产队的三位农民。我问:“你们怎么到赤水来了?” 他们说,今天是赤水的墟日,挑点农产品来卖,也买些东西回去。我问,你们回红村走小路吗?他们答,是呀。我喜出望外,便同他们结伴而行。他们中有人挑着担子,硬是把我的几件行李拿去放在担子上, 我一路变得格外轻松。下午4点多,我们回到了红村。如果不是遇到他们,我估计得摸黑才到。
这几年,我两次到赤水。彼一时,此一时,过去从泉州到赤水, 车子走了6个多钟头,如今从高速公路走,到上涌只需2小时;过去从泉州到红村,如乘班车,要在县城转车,到上涌再步行到大队,基本上要花费一整天。如今开车不超过2个半小时就可直接到村里;过去,从县城到赤水、上涌,山路十八弯,一些会晕车的同伴吐得天昏地暗。如今高速公路穿越隧洞直行,将原来弯弯曲曲的山路抛到脑后……
第二故乡交通变化之大,瓷都面貌焕然一新,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