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11月01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说立冬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01  查看次数:751次  

◎ 曾宪校

立冬,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第19个,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此节气表示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农谚有“寒露捋(割禾脱谷子),霜降割冬术(旧耕作秋收要一个月),立冬满洋空”之说。

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水能结冰,土地冻结,大鸟不多见了,而海边则出现大蛤。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农作物已全部收割晾晒完毕收藏入库,人们开始酿酒、腌菜、准备过冬。

古人认为,此时的朔风,乃是“正气”。所谓的“四正之风”:“春气温,其风温以和,喜风也。夏气盛,其风飙以怒,怒风也。秋气劲,其风清以凄,清风也。冬气实,其风惨以烈,固风也。”也就是说,什么季节理当刮什么样的风。每个季节也有每个季节该做的事。

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温度差异显现。立冬时,南方还时常有和暖的“十月小阳春”,体质健壮者还只是薄衫加身,而北方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大衣外套已经从衣柜中取出。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立冬》一诗:“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笔墨都冻凉了,人也变得慵懒起来,不妨用寒炉温一壶美酒,微醺看雪,诗意地度过这漫长的冬天。

立冬,还是一个讲究进补的节气,农谚说:“补嘴腔”;“立冬补冬,保一冬健康”。补什么?南北又不同。据报道: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一带的人们立冬爱吃饺子。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农历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说起立冬吃饺子,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形状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就是饺子。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在南方是热补。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明满座。

在德化,广大农村到了立冬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舂糯米糍,享受亲手创造的丰硕成果,并备办盛宴供奉当境公、土地公,借以庆丰收年景,祈望来年生活过得更美好,俗称做“冬福”“谢冬”。这时,农家女主人会端着一碗碗糯米糍向邻居叔公婶婆互送品尝,看谁舂的糯米糍好吃。糯米糍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把舂好的糯米糍,用手捏成鸡蛋大小,放进拌有炒熟的花生仁、芝麻和红板糖捣碎压揉成细米粉滚粘后食用。另一种是把鸡蛋大小或更小的糯米糍丸蘸拌有葱头、油、生姜等调味品煮成的糖浆食用。

前些年,城关到了立冬日,满街都是卖糯米糍的,有的干脆把大理石舂臼抬到大街小巷现舂现卖,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今,市场上常年有摆摊设点卖糯米糍的,也有挑着货郎走街窜巷喝吆卖仙草、卖糯米糍的。

进入现代社会,生活质量提高,年轻人进城,秋收用机械,不外三五天,农村立冬舂糯米糍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不久的将来,或许将会被鸡鸭鱼羊肉大补所替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