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4月04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突围”的春笋

新闻作者:连江水  发布时间:2022-04-05  查看次数:498次  

“我快到你家门口了,五分钟到,你可以下来了。”下午五点多,姐给我打来电话。前几天小区出现一例新冠阳性病例,小区列入封控区,宅在家里,无所事事。

戴好口罩出门去,来到大门口,姐远远地站在栅栏外的警戒线外,一个“红马甲”斜着身子半扯半提着一编织袋,来到了大门栅栏边。

“哐”的一声,“红马甲”把编织袋提上栅栏内的桌上,舒了一口大气,说:“什么东西这么沉?还滴着水呢。”中年人特有的沙哑浑厚的烟嗓,这些天维护核酸检测队伍的吆喝也是这一声音。他正是我的老同学阿君,县共青团老干部了——兢兢业业的九级职员。早出晚归,看他的眼眶都有点发黑,睡眠不足也是难免的。“辛苦一下也没什么,工作中总会有一些特殊的时期,克服一下就过去了,就是担心孩子上网课开小差。”他隔着栅栏跟我闲聊了几句。

我打开编织袋看了一眼——半袋焯过水的笋块,还有一些另装在小袋子的,不知什么。“笋,你带几块回去吧。”我对阿君说。他死活不要,理由是“你们现在比较难,我在外面买东西比较方便”。这种设身处地的言语最是无法反驳。

我费了很大力气将编织袋提回家。还温热着呢?得赶紧晾起来,免得变酸变臭了。每根春笋只分两大片,整整两大脸盆需要多少根笋?我没有仔细数……还有几团糟菜、几根葱、一把莴菜叶和半小袋萝卜干,够我们吃上十天半个月吧。看着这些来自老家的“抗疫物资”,全家高兴了好一阵子。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笋,这个来自山野的珍馐。特别俩小孩,一般绿叶蔬菜很难去动一筷子,对笋倒是情有独钟,说是有嚼头,清甜脆口,好下饭,况且笋富含粗纤维,有助消化,这顿吃了下顿更有食欲,我也就常上山挖笋——身为父母总绕不开喂孩子吃饭这一狗血话题。当然,在山野挖笋,尤其是挖冬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伴随着寻寻觅觅中发现笋尖的惊喜,活动活动筋骨,好不自在。这也是我一有空就往竹林钻的另一原因。

也因此,前些泉州疫情突起,德化风声渐紧时,家人要我趁早回家带点东西“备战备荒”,还特别交代别忘了挖几个笋下来。那天,车子在离老家不远的路口走不动了——交警值守,警戒线横在路中间,设卡封路——只出不进。为了阻断病毒,为了村人的安全,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感觉这封路的动作也来得有点突然。这家是回不去了,笋当然也就别想了,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就返回了城关。

半路,母亲打来电话,说:“我问了,你开车到卡口是可以的,我挖几个送出去。”老家离卡口有一两里路,年迈的母亲不会骑车,太勉为其难了,我编个说辞:我已到城关。母亲还在坚持,我只能敷衍她:“改天有回去再提早跟你说啦。”不想,当天晚上我们小区就封了,宅家,大门是怎么也出不去了。后来,母亲还打来几次电话,询问着疫情的一些情况,说白了无非是担心我们,末了总会提到笋。身为母亲和祖母的她当然知道,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笋。

姐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才知道她是今天回去的。她那边是管控区,两天可有一人出去采购些东西。她事先一定跟母亲说过。这不,也就有了那袋“抗疫物资”。姐是骑摩托车来的,小小的车后座装上了我妈寄给我的那一大袋之外,她自己的东西也就放不下多少了。她知道,我家现在出不去,宁愿自己少带点,也不亏了我的。当然,最辛苦的一定是母亲了。这几天,她一定天天扛着锄头满山找笋,气喘吁吁地挖笋,对于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而言,挖笋从来都是体力活,那两大脸盆的笋,少说也要一二十根吧。我仿佛看到瘦小的母亲颤危危地挪动在竹林的小道上,到家了,还忙着去笋衣、烧水、焯水、装袋,又颤危危挑到一二里外的警戒线边,交到姐的手里。体重只六七十斤的母亲,扛着那个装着竹笋的编织袋,不知又要流多少汗水?

俗话说“春分笋尾乱纷纷”,依往时轻易就能得来的竹笋,在这个特殊时期显得如此金贵。这些笋,从春天滋润过的土壤长出,经过警戒线内外手与手的传递,突破疫情的重重包围圈,还带着三月春风的温度哩!

看着这些“突围”的春笋,妻子正精打细算着:留一点炣糟菜,余下的当馅做笋包——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这么多一定吃不完,放在冰箱里,等到小区开放了,请大家吃笋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