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传
“唱一首想家的歌,让我更想家,想家乡的水家乡的茶,家乡的一砖一瓦……”因为疫情,在外上班的我已经月余没回家了。工作日还好,一到节假日,思念就像螨虫,爬满全身。好想回家,想家里的闹腾与琐碎,想家里的清晨与暮霭。
槐月微雨,雨注思念,使得清明的思念更甚。为了让自己忘记思念,我受邀到同事姥姥家做客。一个山水走出来的地名——科里,是我们此行的目的。迎着春的微醺的气息,小车轧过满地的枯枝碎叶,一直蜿蜒到象山脚下。弃车沿小径往春虫最闹的山腰行进。又转过一个小坳,半山,依山而建的一栋青瓦木屋赫然在眼前。勤劳的主妇把房屋刷洗得全是木材原始的本色。一管青烟,一日三餐准能袅袅升空。宽敞的厅堂,农具归置得整整齐齐。八十多岁的姥姥脸上堆着笑,手中拎着正在拔毛的鸡,热情地追着我们,“老大说有病毒,在单位回不来;老二也被封控了,打电话说好想回家;这些鸡啊鸭啊,也没人回来吃,都卧窝了;你们回不了家,要常来……”姥姥喋喋不休,似乎是积蓄了太多的相思要倾吐,我听着,眼眶酸胀,我们不正是来解思乡苦的吗?“姥姥,我们也好想回家啊!”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此时,最引人驻足的是梁上的两个鸟窝。一嘴一口泥垒成的鸟窝,看起来特别结实,窝中铺着干草,那定是燕子的席梦思。两个窝一丈开外,两对燕子呢喃忙碌,忙着为后辈筑一个安稳的家。主人在鸟窝下钉了一块半圆形的木板,防止鸟粪落得到处都是,这也为鸟儿们造了一个很大的露台。这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暂时转移了那份伤感。同样伤感的姥姥:“这鸟啊,每年清明准来,冬至离去。今年雨水多,又有疫情,我还以为它们回不来了,没想到几场清明雨,它们都把巢筑了一大半了……”“燕子啊,比人守情,知道回家。”姥姥的感慨让我又想回家了。
清明前后,燕子准时报到。他们在梁上讨论着,交流着,叽叽喳喳,喳喳叽叽;他们在春天里忙碌着,奔波着,进进出出,出出进进;他们在精心筹划着,憧憬着,冬至一到,就可荣归故里。多年以来,我在家庭事业两地奔波。忙碌的生活,让我成了候鸟,正如梁上忙碌的燕子,是清明回故乡,还是冬至归故里?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习惯了梁上燕的生活也成为奢望。于是,说好的访亲解相思,因了两对出双入对而更加想念家的温情了。疫情,让回家有了更深的诱惑,让每个游子有了相同的心声——好想回家。
在姥姥家逗留一日,聊聊思乡之苦。看燕子忙碌进取,风雨无阻,满腔的包袱,满腹的思念也化成了两缕清风,吹着梵音到家里去了吧!这场疫情,不知又要发生多少故事,收集多少深情了。然而,正如姥姥说的,鸟儿不会忘却自己的行程,我们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归途。只要我们践行政策,默念回家,有什么疫情是无法攻克的呢?相信,春光不易,岁月可期,短暂的隔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