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年,我们四男三女七位泉州知青奔赴德 化县上涌公社红村大队(后改名为中洋村)插队。
古柳杉 (作者供图)
上涌在德化的西北部,红村大队则在上涌的最西边,与大铭公社接壤,距上涌公社所在地还有近两个小时的山路。从公社所在地到我们大队, 要翻越一座山。山顶叫“半林格”,路旁有一棵参 天古树,像杉,又像松,高大挺拔,枝叶繁茂,估计 有好几百年树龄,我们不知道它叫什么树。站在 这里,可以看到另一侧山脚下我们插队的红村,而西南方,就是雄伟的九仙山。每次往返公社和大 队时,我们爬山来到这里,都要坐在大树下休息, 歇一歇,喘喘气,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这棵古树 成了我们中途休息的好场所,在树荫下擦擦汗,乘乘凉。在炎热的日子里,即使是天上的一朵浮云, 也能给人们带来凉快,更何况我们头顶上有一把 硕大的绿伞。
那时,生活虽然艰苦,但我们毕竟年轻,充满着激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坐在树下,触景生情, 兴致所至,有时我们会唱起喜欢的苏联歌曲《山 楂树》:“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暮色中的 工厂已发出闪光,列车飞快地奔驰,车窗的灯火 辉煌。山楂树下两青年在把我盼望。哦,那茂密 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虽然这里没有工 厂,更看不到列车,但有茂密的树林、连绵的青山、清新的空气。绿色的原生态景象让人心旷神 怡,忘却疲劳……
2009 年,我参加泉州市第七届摄影艺术节暨 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二十五周年庆典活动,时隔三 十多年笫一次重返上涌镇。活动结束后,活动的 主办方组织大家到九仙山,我却决定到红村。可是,时过境迁,当年通住红村的田间小路不见了, 我已认不得路。听说红村已通公路,我和一同伴 开车东问西问,总算驶上通往红村的公路。车子 在山路上盘旋,新开的公路显得很陌生,我担心走错路。但当接近山顶时,我看到山顶上屹立着一 棵大树。“停车,就是它!没错!”我激动地对同伴 说。看到这棵熟悉的古树,就走对了到红村的 路。我们将车停在路旁,走近这棵古树。古树已 设置保护牌,标有树名、树龄等,我这才知道,这棵 古树叫柳杉,已有 400 多年树龄,属省重点保护古 树。又经过三十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打霜压,这棵古柳杉依然挺拔,而且长得更高更茂密了。而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却不可避免地老了。 几年前,我再次重返笫二故乡,又在古柳杉下 停留、拍照。见到它,我总感到十分亲切,因为它不仅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岁月,而且庇荫过我们及很多路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的,人一辈子很短,我们理应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