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8月08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赖东垣:回乡创业做不一样的“农民”

新闻作者:林婉清  发布时间:2022-08-08  查看次数:481次  

赖东垣(右)打包德化梨(受访者 供图).jpg

赖东垣(右)打包德化梨 (受访者供图)

出生于1992年的赖东垣在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家创业,种植德化梨、生姜等农作物。2016年成立口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该合作社已是一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增收致富。

赖东垣是上涌镇门头村人,于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贸专业毕业后,他到晋江一家企业做外贸工作。一年后,他下定决心回乡发展农业。“当时家里人挺震惊的,认为好不容易在外面有份工作却不要,反而选择最累的。”谈及回乡发展农业,赖东垣说刚开始父母亲不是很支持,“父母亲长期种植梨子,对这个产业的前景并不看好。”

但是,赖东垣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在他看来自己家乡的资源非常好,有着肥沃的土壤,还有独有的德化梨品种,在村里建立合作社,一定有着很大的发展。

规划好了之后,赖东垣就开始实施了。他召集5名亲戚一起,将各自种植的果园合并到一起,并承包了其他村民闲置的土地。几个人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干了很长一段时间,种上德化梨、生姜等农作物。

赖东垣给水稻喷药(受访者供图).jpg

赖东垣给水稻喷药(受访者供图)

合作社刚起步时,也确实像父母亲担忧的那样:运行的并不顺畅,因为经验不足,种植的德化梨几乎没有销路。赖东垣没有因此泄气。为了增加德化梨的知名度、拓宽销售市场赖东垣就拿着一箱箱梨往市场跑、往各单位跑,让大家免费试吃,打品牌广告。这样子持续了两年,随着名声外扩,产品销路逐渐打开。“现在梨子还没成熟,就有不少人打电话来预定。”赖东垣说。

合作社跟一些商户成功的建立起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吸引了越来越多农户加入,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目前已有51人;合作社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不足50亩发展到现在的315亩,还在梨园套种红辣椒等作物;2021年带动村民增收40多万元。

前两年,赖东垣在梨园装上了轨道车,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倍多。除了运送梨儿,“轨道小火车”还能运送肥料、药水等农业生产物资,大大减轻了人工压力。2021年10月,他被评为泉州市第六层次人才。同年12月底,口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合作社、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种植的“翠玉”“翠冠”“酥翠1号”梨,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林婉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