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车,走几步,跨过用宋体书着“上下杭”字样的牌楼,脚下蜿蜒铺展开的是由鹅卵石填就的小路,隔着一条窄而曲折的小溪与另一小路相望。
两岸沿溪的位置,栽着两排香樟树,尽管不算齐整,但也是错落有致、别有古韵。香樟傍水,自然要向更为潮湿、宜于伸展的地方伸枝干。于是,夹溪的香樟树们纷纷伸腰倚栏,抽出枝叶与伙伴们亲密的勾连在一起,由着阳光勾刻,在溪面上映影。当头烈日下的影屏有一丝丝隐秘的感觉,蕴藏着以含蓄著称的东方之美。不时,风过树摇,影移益绰约,溪面便热闹了起来。原来,溪中鱼儿们爱这细碎的凉荫,竞相追逐着摆动的叶影,本来平滑如镜的水面上瞬间荡起了阵阵形态各异的波纹,激起朵朵大大小小的水花。树影于是被割解得更为零散,同时也被赋予了永春编织画那样朦胧的美感。缓步古街,侧目溪水,如入画境。
走着,移目左右,推开几扇古朴的木门,踏入经修缮后开放的旧时院落。与上海小洋楼、北京四合院相比,福州老宅院并不十分大,略显局促。但较之前者,后者绝不失其雅致,或许还丰富更甚。整体上,楼房与大门相接环圆,前门与双层小楼的尖顶屋檐几乎等高。如此便自成一院,免除了外墙的必要,同时也成就了门——院——楼的三重式格局,更加简单大方,明快而易于布置。进了门,两条走道沿门与楼接成的闭环铺就,两相对称。还有一条似小桥,搭在楼门两端的正中,越过小院直入大堂,便承作中轴。大抵是因为南方多雨,而这十平见方的小院却是唯一盛水点,院中多布置有小塘、水井与各种绿植,而走道都离地较高甚至乎悬空,小楼也都采用下层高阔、上层低矮的架构避湿防潮。根据景区解说与屋内陈设种种,我粗略了解到了上下杭古街座座房屋原主的身家背景。不同于三坊七巷广聚林觉民、冰心、林则徐等知识分子、爱国志士,上下杭是商贾豪绅的居所。自福州开放口岸以来,福州商人们中具有冒险家头脑的一群率先迎接了从海外各方驶来的航船,并接洽了船上用新奇眼光看待这片土地及之产物的八方来客。随即,他们搭上自己的商船在阵阵海涛声中一点点积蓄财富,而后落脚此地,发展此地,在上下杭一带掀起了一阵崇商之风。
逛过几个小院,再走时已是傍晚。古街左右古色古香的街摊和饭馆陆续亮起了灯,一阵又一阵的饭菜香味也随之传来。国潮爱好者们三五成群,着古装走在各色柔和的光里,走在百味交杂的人间烟火中。暮色逐渐覆盖了古街,在不断迫近的夜幕下,我借着不断变幻着的彩灯看到眼前的场景好像同许多远古的记忆里的古老画卷一同朦胧,渐至重叠。我走在当中,似乎也一同走进了那风干的历史。
走出古街,回到车上,似乎是从一场旧梦中惊醒。我不由得细想起刚刚∶还在修缮的老宅院的木门上装着极为现代的密码锁;年轻的非遗手艺传承人戴着塑胶手套捏着当下时兴的卡通人物,而T恤杉上硕大的英文LOGO则格外显眼……这让人不禁思考,在快节奏的风云变幻的当下,要如何平衡发展与复古的关系,让这些古文明慢流逝、再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抢跑的现在,要如何让旧文化在新时代站稳脚跟,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
古街百年,风霜饱经,但愿本色依旧。岁月峥嵘,初心不改,我辈再书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