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0年03月02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等闲识得观音面

新闻作者:◎吴越  发布时间:2020-03-04  查看次数:740次  

她半米多高,全身通白,鹅蛋脸,眉眼低垂,口鼻观心。她不笑,却很温和。她脚底有波浪,衣袂飘飞,名唤“渡海观音”。

    她真渡过海,而且是多次。四百多年前,大量观音、达摩、弥勒等佛教人物瓷塑,被小心地装进稻草充塞的竹筐,由脚夫踩着石板路,扁担肩挑,运送到泉州出海口,走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她也在其中。远渡重洋而去时,是商品,是外单,又被带回德化时,已是艺术品,是收藏。若当初只是瓷塑,而今经历了人间与海上四百年,也该有神性了,不枉叫一声:观音菩萨。

 这尊渡海观音的作者名叫何朝宗,生活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祖上是在德化屯垦的江西籍驻兵。古代工匠很少留下姓名,但这位瓷塑家是德化人尽皆知的祖师爷。在当今世界,何朝宗的作品,若有还存世的,或被博物馆收藏,或被拍卖行叫价上千万人民币拍出,但在德化的博物馆,倒是能看到好几尊。在渡海观音的左右,还有另一些名家的观音作品,或坐或立,或千手或坐岩或踏云或倚几,就连渡海这个主题,也有许多种设计,各有微妙。

    绕一圈走回来,还想好好看她。隔着玻璃,我感受到她眼睑上润泽一闪,那当然是古瓷对博物馆照明的回应,但更似一道浅浅游过的目光,在我心上按了一下。

这一刹那,没来由地,我想起了外婆在世前曾经供奉的一尊一尺高的南海滴水观音——那当然是出自普通匠人批量生产的平价民间用品,与我面前这些价值以千万元计的遗世孤珍毫无可比性,可是,它们却有某种相通。是什么呢?

     当地文史专家告诉我,观音造像在中国普通家庭中的盛行是与德化瓷观音的外销相联系的。17世纪初,天主教在日本不能公开活动,佛教无碍,信众于是在家里供奉送子观音,视之为圣母玛丽亚而崇拜。这一时期,东瀛日本对德化送子观音造像需求量激增,可能是当地百姓自己也喜欢上了这些玲珑美好的形象,谁知道呢!总之,外销影响内销,从此之后,中国的民间也开始流行在家中供奉观音像。千门万户,烛火明灭,祖母,外祖母,母亲,姨母,姑妈,姐姐,妹妹,女儿,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性,在居所的一角向一尊瓷塑观音合掌祈念,她们由于虔诚而同样低垂着眉目,将秘密的喜怒哀乐低声倾诉,重复。如果说瓷的本质是泥土、技艺的本质是人,那么观音的本质就是希望。

    人到中年,我终于有了安安静静与观音相对的心境。即使在它们面前站上个把小时,也不会感到乏味。“何派”风格于圆融中显独特,每位神佛菩萨虽依循制式,却于毫微之间流露出内心的生动,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我仔细辨认着,比较着,却没有太大的震憾,这是因为,我发现,送子观音,滴水观音,南海观音……民间那些小尺寸的观音仿制品即便在工艺上简单平淡得多,却仍然携带着与四百年前“最完美的那一个”相同的情感向度。那是一种哪怕被粗疏复制了无数次也不会被磨损太多的动人柔情。

    必须感谢当初赋予造像以艺术性的何朝宗们,他们就像是装满了一桶好水,让一个一个瓢一个一个勺接递传下去,让最后接到的那个勺子里,还能有一滴清亮。

  (吴越:评论家、非虚构作者、《收获》杂志编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