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来,一代代瓷都人凭借勤劳和智慧,用土与火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德化陶瓷文化,也铸成了千年不灭的中国“瓷魂”。近年来,县法院紧贴以瓷为业、以瓷传家瓷都传统,抓住陶瓷独放异彩特色,感悟领略道藏于器的陶瓷文化内涵,坚持以党心润法心,聚力实现党建工作与示范法院创建、执法办案、队伍建设同频共振、互融共促、齐头并进。
窑火火红 举旗铸魂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瓷器美在千度烈焰的焚烧淬炼,而县法院成在红心向党、笃定前行的初心涵养。近年来,县法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专业化审判团队为基本单位设立职能型党小组,筑好“红色堡垒”,健全完善《党组议事规则》,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工程,实施“四度天平”“诉源治理”等“一支部一品牌”,切实把党组建设成为“党组姓党”“党味十足”的“红色核心”。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从石到土,从土到瓷,除了经受上千度窑火的炙烤,每一件精美瓷器还需经历前后72道工序的蜕变。育才如锻瓷,谈到“红色力量”锻造,县法院思路清晰,提炼“引、培、润、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党员“亮岗履职”“办案标兵”“执行能手”“金牌辅助”评选活动,打造“红色先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百年党史经典诵读、红色基地现场教育等活动20余场次,以党史铸魂,催生出绵绵动力。
瓷根深厚 守根护魂
树高千丈,根深在沃土。陶瓷产业就是德化这片沃土发展的根,而世代勤恳质朴的瓷都人就是这座城的魂。
开展“周二有约”司法服务活动
“党员干部,干字当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为守护好这个“根”和“魂”,县法院实施“党建+服务大局”工程,号召党员干警把个人追求与梦想融入司法为民服务事业“大江大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该院将法庭搬到企业门口,把法律服务送到百姓门前,在全市首创“法邮便民诉讼服务站”,为人民群众打造“家门口诉讼”,累计立案42件,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因势而动、顺势而为,面对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县法院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党小组,设立陶瓷纠纷调解工作室,逐步形成全县“五位一体、多元共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关键一环;同时,成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审判巡回法庭,全省首推“1小时”诉前证据保全机制,在知识产权确权、维权方面配套了多元化、差异化的“司法守护套餐”,共审理知识产权案件653件,调解撤诉率86.87%,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瓷音清正 法音公正
德化陶瓷,不仅外形精巧,瓷音更是清正响亮。在这方土地的滋养下,县法院人始终坚定法治信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奏响公正之音。
入企提供诉讼辅导
崇法厚德,明察慎断。沿着这条崇法之路,县法院以办理“铁板案”为目标,绝不手软,严把案件质量关,依法严惩各类犯罪,开展“春雷行动”“夏季攻势”系列执行行动,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以办理“法治案”为核心,绝不打折,高效审结首例重整案,化解涉项目债务21亿,有效防控群体性风险;加强涉民生案件审理,推动民事纠纷“分、调、裁、审”一站式作业;成立多元解纷分中心,开通“周二有约”司法服务,下乡开展巡回开庭、调解、普法等26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瓷韵清透 植此青绿
俯瞰瓷都,山水秀美,清新拂面。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县,我县拥有“六区两园”8块“国”字号生态品牌,如何擦亮清新招牌?司法义不容辞。
被告人在生态司法保护教育基地补植复绿
为打通绿色瓷都发展的“任督二脉”,在植绿之路,县法院步履不停,从构建预防、打击、修复“三位一体”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到创新绿色服务令、司法禁令、生态赔偿金等举措,再到拓展水土资源、野生动植物、文化遗产等领域生态司法保护,全力构建大生态保护格局;从组建生态党员志愿服务队,到自然保护区设立党员法官工作室,再到深耕“绿色法庭”建设,“绿色法官”足迹遍布绿水青山……
党建引领,法治先行,已越关山,再眺雄峰。一支画笔,一把瓷刀,一柄法槌,一身法袍,县法院将与党同行、永葆初心,充分吸收千年瓷都陶瓷文化底蕴,不断书写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瓷都司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