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鸡飞狗跳的日子
◎ 阿城
学校宿舍不够,高二年一开始就要寄外宿了。学校方圆一里之内散落的民居瓦房,都可以是当年一中学子的栖身之所。对于自律的人而言,寄居陋室可以宁静致远;于我而言,那段日子如同“鲤鱼出大溪”,原本放松放任的生活跃升为鸡飞狗跳。
最早与一老乡住在县府后,五开张二层土木房子。一般不旷课、不迟到,这良心底线还是有的,这是对供我们上学的乡下父母起码的尊重。其他时间就不思上进了,尤其是成绩不温不火时,折腾几下不见起色就不愿动弹了。下课后,两个人常玩纸牌“天地贡”。有次,我在城关的临时监护人姐姐从窗口瞄进去,我们战斗正酣,不理,她骂骂咧咧地走了。是的,那天,我先是输二三十次,急红眼,翻身反赢一二十次。是啊,那些年,我在最美的时光里没心没肺地挥霍着青春。
后来,搬到了土厝格附近,一座两层横楼,我姐住上层,我和另一位老乡租下层。门外放个煮三餐的蜂窝煤炉;屋内放一张桌、一床,桌既是餐桌又是书桌,话说书桌功能弱化到可忽略不计。偶尔初中老同学来了,就窝在一起煮饭,啃鸡爪,喝啤酒,最多时鸭子床横着六个醉鬼。房东女儿,我同班同学,住在横楼上面的小洋楼里,有次透过窗户偷窥她撸猫,她的脸庞呀,跟猫一样红粉且袅娜,然而并没有一丝非分之想——我知道我来自遥远的乡下。这中间有一件事值得一说,我闲来无事与两位同学谋划合著一部长篇小说,名字为《三子探宝记》,每人动手写了两三回,上万字样子,各说各的,终于上气不接下气,猝死。
高三那年,搬到一中正后面的一座房子,还是典型的五开张,离学校很近,翻上凤凰楼后的石头挡土墙就到。室友是同桌,挺上进的孩子。在他的感染之下,加之高考迫近,我终于正经起来,制订学习计划,谋划宏伟蓝图。然而,积习难改。一天下午,请假闭关自习,临近第三节劳动课与舍友跳下石墙,冲进教室与同学们一道完成光荣的劳动任务,这一幕恰被班主任看在眼里。因为热爱劳动,热爱班集体,在班会课上破天荒被口头表扬。我的脸上飘过一朵朵红云,这是对一个中等生难能可贵的鼓励,对不生事、不添彩的中等生不闻不问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通病。也是在那年,与女生有一些言语上的接触,隔着一张桌子是一位语文优异的女孩。有次考试,她的作文得高分。我拿过试卷,以肢体语言一番膜拜,作文写的是病人与窗外常青藤的故事,一篇模仿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写法的文字。自此,我深信:书要读,还要会模仿和应用。期间,与一位好古文同学感情升温,常到他宿舍探讨人生,也附庸风雅——看看课外书,讨论一些貌似深刻的思想。例如“三国教人奸诈,西游使人虚妄,水浒令人凶残,红楼让人多情……”一类的胡话,虽有偏颇也算别开生面,从中悟到:读书不是当两脚书柜,还要“学而思”。后来,作文似有提高。那天,刚发下作文本,美丽的语文老师飘过我桌旁,说了句“你的语言还是不错的”,就挪到讲台,害我心潮澎湃了一上午。
高三那年成绩似有起色,然而这些都是假象,该死的高考还是来了,该死的成绩还是不堪入目。所有拖欠学习的欠款都要加息偿还,这是学习上不可撼动的铁律。我在之前浪费太多金贵的光阴了,迎接自己的是高四苦熬日子。
一中后面大灰墓边有一座黄楼,墓后是一片租给学生的简易平房,为陶瓷厂房改建的。前排最左边是我高四战斗的地方,这我再熟悉不过了。黄楼是一座五开间的民居,黄色的围墙内一棵不多见的蓝花楹很是高大,一排山茶花要站起身来才能看见花开,二楼的水泥栏杆台上放置着几盆多肉植物,和善的房东老太整日忙着洗刷并不打扰我们的生活。她的孙女十五六岁年华,刚上初中吧,时间充裕,时常在二楼的闺房进进出出……透过窗户用余光轻易就能瞟到黄楼的全景。高四是人生的分水岭?我似乎变了一个人,以前的自负、任性、粗鲁、懒散等习性,让一张精确到五分钟的作息时间表牢牢控制住了。我乖得像家犬一样,长时间守着那五六平的陋室。是啊,第一次高考的失败,让我羞愧与自责,让我痛定思痛,让我思考人生——人到了一定阶段总要碰触人生等沉重话题。现在想来,人这一辈子,青少年时还是不要太顺了,总得经历一场风浪,总得有一些擦伤……人生海海,唯有自强才是风帆。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是对我四年高中蜉蝣生活的概括。时过境迁,那四处我曾寄居过的房子,在时代潮流中已不见支柱片瓦,无处觅得当年踪迹。那些凌乱又放浪的日子似乎不值一提,然而,即便鸡飞狗跳也是我的青涩我的年华啊。时至今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