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干修枝,疏影横斜,花开红粉,朵朵精神……在姹紫嫣红的瓷花世界里,如此梅花令人过目难忘。这是瓷花女许秀月创作的《梅花》,近日更跻身中国国家博物馆,被永久馆藏。
许秀月《梅花》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梅花,深受国人喜爱,雅俗共赏。俗世百姓喜欢它“花开五福”的吉祥喜庆,文人雅士看重它“凌寒独自开”的高洁孤傲。以瓷为生的德化人,把梅花引入陶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明代梅花杯盛极一时,而清代、民国时期,以梅为题材的青花瓷并不少见,在瓶瓶罐罐等器物上堆塑梅花更是一大装饰技法。值得一提的,1915年苏学金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作品即一树瓷梅花。新中国成立以来,梅花题材的瓷画、瓷花更是如雨后春笋。
许秀月,出生于德化湖前的瓷塑世家。在很多乡下孩子摸虾网蝉的年纪,瓷泥却成了她们兄妹五人的玩具。父亲许兴评是湖前许氏瓷塑第四代传人,早年在德化瓷厂雕塑组工作,与兄长许金盾创作的玉螺茶具、木兰从军瓷雕等屡获行业大奖。
“从学校毕业后,先是跟随父亲学修坯,日复一日单调地工作,有时也不免困惑。”许秀月说,转机出现在一个午后,父亲带回了一个装满瓷花的花篮,小巧精致,艳丽多姿。陶瓷还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玩陶瓷的!这才是天性爱美的女孩该去做的俏瓷活!许秀月被震撼了,她看到了从事陶瓷的另一种可能,另一个方向。
花篮,还让许秀月想起了童年往事。“小时候,我常跟在父亲后面,看父亲‘捏花碟’。”她说,城关附近宫庙临近佛诞等节庆时,常请本地雕塑师傅用米粿制作一碟碟的瑞兽奇花。这习俗叫“捏花碟”,我曾听说过,为了增加节庆的气氛呗。“一坨坨白粿在我爸的指尖变成花鸟虫鱼,小时候觉得很神奇。当然,蹭上几口粿团也是很享受的事。”她微笑地说。
喜欢归喜欢,捏花功夫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且捏花技艺在德化成熟较晚,没有太多现成的可供借鉴学习。以梅花为例,民国之前一朵朵的花多以模印为主,再堆贴在器物之上。民国时始有完整手捏梅花树盆景等,其中,苏学金可谓行家里手。梅花之外,其他手捏花起步更晚,大约在出口创汇时期,一朵朵小月季装饰于花插花瓶之上,风行一时。从一朵鲜花到一篮春天,她父亲许兴评应该是首批制作瓷花篮的那拨匠人之一。
许秀月深知,如果不走寻常路,那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她边修坯,边潜心学习捏花,师傅有父亲,有哥嫂,还有《芥子园画谱》等书籍,技艺日渐成熟,一坨瓷泥在她的篾刀下已有了生命,先是一片花瓣,而后是一朵梅花,继而一株梅树,接着是一片菊海、一池荷塘。
“老爸,我想出来捏花仔了,一片片、一朵朵地捏感觉问题不大,整成花盘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2009年,许秀月想出来自己做瓷花,但心里也没底,便向父亲讨教。“每一朵花除了有形,还得有神。”许兴评当即拿出瓷泥,在一个小瓷盘上做出一株红梅花,疏密有间,梅骨铮铮,生意勃发。多少年过去了,她清楚记得当时她父亲的一笑一颦。她还记得,还是在那时,父亲答应以后带她去寺庙“捏花碟”,他手脚已不大利索,想让她接过“捏花碟”的衣钵。2011年,她父亲许兴评过世,这成了她心中难以忘却的痛。那盘红梅烧好后,一直搁在许秀月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就似父亲留给小女儿温暖的“手尾”,她自当无比珍惜。
也就在那年,许秀月出来单干。她老公还在搞运输,帮不上什么忙。万事开头难,从一个瓷花女到经营一家小作坊,要学的东西很多,装坯、烧窑、上釉,就是一点粘花的釉泥都得自己调配……事务繁杂,谈何容易?有次,许秀月接到500件《马到成功》订单,一匹跃起的飞马,马下是似锦繁花。量大,工期短,仅是自家小窑肯定完不成,她去租个大窑来烧。同样温度,一样窑火,不承想开窑瞬间——150只飞马全瘫下来,坏了,欲哭无泪。
遇到困难的时候,许秀月常会想到她的好哥哥。她大哥许成全,也曾是德化瓷厂雕塑员工,技术过硬,他的全实心瓷塑在陶瓷界是响当当的存在。他一眼就看出了,大窑降温慢,加上注浆赶工导致坯体薄,承重变弱。方法是降低烧成温度和坯体受力点加入支撑材料。不仅烧成技术方面,许成全的艺术造诣极高,他对艺术意境的见解独到。“有时一株梅花,多一枝少一枝拿捏不定的时候,我也会去我哥,总有一些意外收获。”许秀月对自家哥哥很是钦佩,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她补充说,她哥许成全一生专注于雕塑,精雕细琢的,一年也就做几件精品,得到不少名家认可,可他连个县级的大师的头衔都没去评。有幸见过许成全先生一面。他亲力亲为,因为是实心雕塑,他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精妙卓绝。虽非大师不逊大师,而他本人清清瘦瘦的,言语寡淡,像极了一株临水的老梅,清雅之间见精神。
2017年,许秀月创建德化县奕艺陶瓷研究所。这些年来,德化陶瓷技艺跨越式发展,百花争妍,瓷花从雕塑中剥离成为相对独立的门类。德化陶瓷已然迎来争芳斗艳的春天。许秀月不甘人后,孜孜不倦于瓷花技艺创新。技法上,她除了借助花篮、花瓶、花盘等载体,还捏制花树表现一树繁花的美与精神;此外,她还尝试瓷画与瓷花相结合,层次分明,相得益彰,让瓷花有了立体具象之美,又兼国画含蓄婉约之韵。题材上,除了梅花、牡丹、菊花、荷花等传统国花,她开创性地捏制紫藤,甚至抽象的现代花卉。当然,创新也是有风险的,辛苦创新者并不一定是最大获益者。许秀月说,紫藤瓷花瓶创作出来后,刚开始卖得挺火的,没多久市面上涌现了一批“李鬼”,价位被打下来,最终失意的是“李逵”。
“一个瓷花女,如果能玩出更多花样,做出更美瓷花,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吗?”创新路上许秀月并不气馁。2017年,《荷香》获第七届“大地奖”陶瓷作品大赛金奖;2022年,《富贵比石坚》被省工艺术珍品馆收藏;2023年,《幸福满紫藤》获第十二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银奖……许秀月在陶瓷行业崭露头角,先后获评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那么,如何制作出精美的瓷花?这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她回答道,要让每朵花形神兼备,小处而言,花瓣除形似外一定要刮得越薄越好,这样才有更大创作空间,让花瓣更具动态更有神采;大的方面,整体布局要符合美的规律,胸中有丘壑,手里有绝活……
一朵梅花仅指甲大小,上有五朵花瓣,一个花柱,三枝花蕊。站在许秀月的《梅花》前,细处欣赏着梅花的精致,而整株梅花呢,虬干戟枝,红花点点,生气勃发,仿佛可以听到春雷炸裂的声响。许秀月倚在梅瓶旁,素颜朝天,幸福洋溢,与多数德化陶瓷手艺人一样,安静却不乏精气神,像极了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