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4年06月10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德化陶瓷产业有更多的“打开”方式

新闻作者:林婉清  发布时间:2024-06-10  查看次数:181次  

特殊的制作流程和工艺,赋予德化陶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德化,有这么一批陶瓷匠人,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创作出独具风格的陶瓷艺术作品,备受青睐。

似鲜花美好却永不凋零

永不凋零的瓷花.jpg

一块瓷泥,几经揉捏、慢压细抹,成一片片内厚外薄的花瓣,借助竹签画上花纹,再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并点缀花蕊,最后经1310°C高温烧制,一朵栩栩如生的瓷花就诞生了,或含苞待放,或盎然怒放。

在云岚堂陶瓷有限公司的展示架上,浑然天成的牡丹、茉莉、木棉花、昙花、菊花、茶花等几十种瓷花,齐齐“绽放”在人们的眼前。据云岚堂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陈荣榜介绍,每一朵花都选用德化羊脂玉瓷泥,捻入不同色泥,调出最接近真花的色彩,再经手工捏塑而成。毕业于原陶瓷学院设计专业的陈荣榜,从事过广告、餐饮等行业。2016年,他开始涉足陶瓷行业,从事茶叶罐生产、销售;次年师承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明贵学习传统雕塑。“这几年下来,发现茶叶罐的市场需求量大,但是竞争也非常激烈。”陈荣榜说,因此他琢磨着另辟蹊径,让德化陶瓷产业有更多的“打开”方式。

陈荣榜创作中.JPG

“瓷花(捏花)是德化独有的技艺,而且花是无国界的。”陈荣榜说,2022年,他从零开始学习手捏瓷花。尽管入门晚,但是凭借在陶瓷制造方面的天赋,并通过不断学习、探索,也熟练掌握了陶瓷制作的各项技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瓷花制作风格。

“以牡丹为主,目前公司研发了100多个品种瓷花,每一个种类都有十几种颜色。”他的作品《牡丹二乔》、《洛阳牡丹》分别荣获第三届福建省“精匠奖”陶瓷创意设计评选金奖、银奖。不仅如此,陈荣榜还与山姆集团、娇韵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为每种花定制专属香氛,做成香薰瓷花扩香器,带给人们全新体验。仅今年以来,便有几十万元的订单量。


以陶瓷作品传播传统文化

簪花陶瓷《芳华》.jpg

近段时间来,最火的泉州元素之一,莫过于蟳蜅女和簪花图了。在德化,有这么一批瓷艺匠人,将泉州蟳蜅女习俗和传承千年的“中国白”——德化白瓷相结合,以“非遗、传承、创新”作为出发点,研发系列陶瓷作品。李国林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李国林的陶瓷展厅,不禁被琳琅满架的陶瓷作品所吸引。他的作品以白瓷为材质,以人物雕塑为主要创作方向,有观音、弥勒、达摩、仕女等传统题材,也有飞天、老君岩、等现代题材的作品。特别是惠安女系列的作品,姿态各异,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饱满,一笑一颦,顾盼生辉,惠安女美丽勤劳淳朴的精神特质如在眼前。

李国林以惠安女造型创造的《海韵》.JPG

作品《赶海》以德化白瓷为胎质,以写实雕塑手法,一民间风情女子,头戴斗笠,头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短狭斜襟衫,露出肚脐,下穿桶裙,独具风采,经1300多度高温烧制,瓷感细腻。以该造型为基础,李国林还延伸设计了不同姿态的惠安女雕塑,如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并被永久收藏的作品《海韵》,动态舒展,灵巧生动。

最近刚烧制成功的《芳华》以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蟳蜅女为原型,亭亭玉立、面容温婉;头戴精美簪花,身着旗袍,手提花篮,仿佛从历史中走来。该作品于去年底开始构思创作。李国林介绍,为了创作该作品,他通过各种方式深入研究泉州蟳埔女的生活习俗、服饰特点以及簪花文化,运用雕刻、捏花、彩绘等多种工艺,花了3个月时间经历了多次的尝试与打磨之后,才有了如此栩栩如生的簪花女瓷雕。“最难的是烧制,修长的身材,以及头顶的鲜花增加了头部的重量,在高温烧制时比一般雕塑作品更会变形,入窑几件仅成功一件。”李国林说,尽管如此,接下去还会继续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界传播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