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村庄,穿田野,绕山涧。汽车从雷峰镇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七弯八拐,曲绕迂回,一路上,山清水秀,翠绿修竹,老林深幽,尽收眼底,清风拂面,自有山花飘香的惬意。
一会儿工夫,一个立柱大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只见大门两边刻有一副对联:“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若肯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细品联意,很辩证、很有哲理,不难让人想到虎贲岩的来头是有故事的。正当我们陷入一片思索中,汽车再爬了一段小坡,虎贲岩出现眼前。这是一座刚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它由明代万历年间原有建筑改建而成。大雄宝殿依山而立,青山怀抱,环境优雅。
当地向导陈必锋先生带领我们沿着大雄宝殿的后山徒步爬行,林幽处一块石壁雕刻着“白雪”二字,落款是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1570—1644年),字体飘逸洒脱,苍劲有力。那么,张瑞图当年为何题上“白雪”二字呢?或是这虎贲寺地处海拔1100多米的虎贲山,当年张瑞图到访之时,正处于寒冬腊月,雪花纷飞,满山白雪皑皑,触景生情而挥毫留笔;或是至洁至美的“白雪”是书法家情有独钟、始终留恋的心结,提笔时,那思绪的心中荡起阵阵的波涛而留下;或是春夏之交,满山遍野的山花浪漫,雪白无瑕,书法家的意想中更似白雪覆盖,洁净无比,令他心襟荡漾,思如泉涌。的确,我们现场山上看到很多的柯树绽放出密密麻麻的小白花,也许这就是佐证。不管怎样,“白雪”二字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沿着山坡侧面前行,不远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墓,坟墓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清扫得干干净净。经了解,那古墓是用白石灰、糯米、鸡蛋清等材料,通过均匀搅拌后灌注而成的,这种材料凝结后坚固无比,不惧风吹日晒,历久弥新。确实,这材料几百年后还完好无损。石灰古墓两边有一副对联,看来有点模糊不清,向导称,石灰古墓的墓主人是虎贲寺第一任主持。
当我们再往上爬,森林越来越茂密,是清一色的阔叶林,青翠欲滴。深山中,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知了也不甘示弱地演奏着一曲曲快乐的乐章。虽然爬坡有点疲惫,可这难得的森林浴,让人精神抖擞,心旷神怡,十分惬意。
不知不觉,一处“公鸡石”映入了眼帘。只见一只雄健的“大公鸡”傲视群雄、英姿勃发地站在虎贲山上,它不惧霜雪凌寒、风吹雨打;它面朝李溪村,仰天报鸣,天天催醒村民们新一天的开始。也许正是这只“公鸡”的“尽职尽责”,才有李溪人那闻鸡起舞的“拔元”“选魁”,而人才辈出;也许是这只“公鸡”天天引吭高歌,报晓天明,才有一代又一代李溪人鸡鸣而起,勤劳耕作,在“云上梯田”夺取年年的好收成。
山中最奇妙的是那处“风穴”。我们几个人同时站在“风穴”的洞口,一股凉风习习,温和扑面,飘飘欲仙。少坐片刻,清新自然风让人爽到骨子里头。为测试风力,我们抓了一大把树叶,在“风穴”口慢慢撒下,只见片片树叶翩翩起舞,不一会儿就被吹得老远;当我们俯下身子往“风穴”里探个究竟时,只见“风穴”洞倾斜到山坡的另一头,“风穴”像个喇叭形,前大后小,或许这是便于收集和吸入凉风。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
在虎贲山石壁中,还有一处天然石洞叫做“石书房”。 据说是当年李道泰(1617—1683年)的读书房。李道泰,浔中镇浔中村人,清顺治十八年辛丑科会试登进士第,先后任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知县、云南开化府知府。从现场看,石洞不大,静谧清幽,光线充足,可遮风挡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静幽之洞。至于李道泰当年是否在石洞读书?我们不得而知。有人猜测,可能是后人为激励子孙们好好读书,编造出凡要出头人地者,皆需静下心来攻读圣贤书;或是李道泰真的在该石洞读过书。因从多种资料看,李道泰出仕前为避兵乱,确实常光顾于虎贲山。我们可从离虎贲寺约百米处的石壁上,李道泰题“有这亭”三个字,就是印证。据说以前此处确有建亭,也是为避兵祸而建的。另外,李道泰还写有《虎贲岩》等诗,也是佐证。
走进虎贲山,仰望天空,蓝天白云,飞鸟展翅;俯瞰大地,绿野千里,泉水叮咚。
走进虎贲山,有寺,有亭,有古迹,也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