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4年08月26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执念家乡 小德依旧

新闻作者:黄荣隆  发布时间:2024-08-26  查看次数:552次  

家乡德化,被本地人亲切地称呼为“小德”。家里的长辈经常感叹:德化太小了。“小”形容德化十分恰当。德化八山一水一分田,众多的山脉交错纵横,山里散落着城镇,像是被环抱着的婴儿。山外头还是山。在内地人眼中是沿海地区,却有许多老人一辈子没见过海。上学时老师会怒斥不争气的学生:不努力,你连德化都出不去,回乡下放牛!现在看来,老师只是期望学生们明白家乡虽小,心却不能小的道理。当时年少,我单纯以为,留在德化就是没出息。

因为对家乡的成见,我对家乡没有认同感,以至于我做出过许多蠢事。一次是在初中地理课上,老师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中国各地的特产:华北煤矿,东北粮食,新疆棉花……我愣愣地看着课本,在画满丰饶物产的中国地图上,右下角的福建却孤零零的,我脱口而出:“福建怎么这么没用,什么都没有。”女前桌听到后,回头用不小的声音说:“那你就别住啊。”我一时间不知所措,这一违心的话,让我十分窘迫。这件事让我铭记至今。

另一次则是大一开学时,我与新舍友交谈。他第一次来到福建,大夸他家乡的好,并顺带问起我的家乡。我顿时默然,身为土生土长的德化人,却不知怎么形容自己的家乡;只能敷衍地说“德化嘛,就泉州的一个县,不大”。对比舍友的自信与从容,我像是个不敢过街的老鼠。对家乡的成见,是我不自信的一个根源。

随着知识储量的增加,我对家乡德化有了一些了解。德化有“世界陶瓷之都”“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高大的头衔。德化陶瓷更是享誉中外,还有乌鸡、梨、黄花菜等许多土特产。森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水源干净。近几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小时候诟病的德化山水反而成了无数人的心头好。自身的无知,却归咎于外界的贫乏。这说的就是我。是啊,一个人对自己家乡都没有认同感,怎么会对国家、对民族有认同感呢?家乡一直在进步,固步自封的只是我自己罢了。

大二那年,自认“乡巴佬”的我,随朋友去深圳旅游,这是我第一次到大城市。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深圳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通勤效率极高,秩序井然。人们时刻都保持着紧张神经,像路上奔驰的汽车,一堵上就喇叭轰鸣。当然,这些并不能阻止每年无数年轻人的蜂拥而至,因为他们都带着琉璃般的梦想。我望着车窗外的高楼大厦,威压与仰首的酸楚令我不适,有一时刻我甚至在想这辈子我可能爬不上高楼的最顶端。那一刻,我怀念起“小德”的松弛感。我们与开出租车的大叔交谈,大叔操着一口浓厚的北方腔:“这个地方生活节奏快,房价涨得也快,我在这里住几年了,感觉老得更快了。”这位来自天津的司机爽朗地笑了,继续说:“我们都不说自己是深圳人,都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的。等我老了以后,我也要回老家的。”“乡音无改鬓毛衰”,大叔的娓娓言语,仿佛家乡在他心中一直静默着,如一坛越陈越香的酒,等着游子归来痛饮。

我想起“小德”了。游玩几天后,我们坐着动车到泉州,再乘私家车回德化。一路上,我回想起了小时候在家乡的趣事,对家乡的执念在心中悄悄发芽。到家时已是半夜,小德依然灯火通明。闲散的生活,虽然地方不大,却也有山有水,人们不会被钢筋水泥建造的“钢铁森林”蒙蔽双眼。呼吸也松弛了,一路奔波后的疲倦烟消云散。母亲为我煮了一碗面汤,吃完后洗个热水澡,躺在床上,我切身体会到回家的美好。此时此刻,小德的空气是如此令人心安,一夜无梦。

“家”是一种执念。离家在外的人,没了扎根在内心深处的执念,独自漂泊的灵魂都将失去色彩。德化很小,小到容不下一颗想飞向远方的心。我阅历太浅,家乡的深厚情韵需要慢慢品味。也许某日,我也会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到时候,鸟倦飞知还,在“实迷途已远”前回头间,家乡灯火一定要为我长久地点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