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到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王桂兰工作室,是去年11月,她的薄胎陶瓷作品《水月观音》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火了之后。见到王桂兰时,她正满手泥巴地在创作。看到有客前来,她起身去洗手,腼腆地笑着。二十多年来,她与陶瓷亲密接触,把整个青春都交给了传统陶瓷雕塑技艺。
师从大师 开启陶瓷艺术之旅
王桂兰1986年出生在德化县葛坑镇龙塔村。2002年,她慕名到德化凤凰陶瓷研究所,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邱双炯为师,学习陶瓷雕塑技艺,十几岁的王桂兰一心沉进去,立志在陶瓷艺术领域要有所成就。
“刚到邱老那时,为了磨炼我们的心性。邱老把我们几个刚入门的弟子带到东固水库创作,在那里学习陶瓷雕塑。”王桂兰说,邱老教徒弟很用心,只要徒弟们想学,都会教,白天学习堆泥塑,晚上给他们讲理论知识。
“有时候邱老会拿一块布,让我们观察哪里是受力点,哪里是拉力点,作品要做到‘方可行舟,密可插针’,邱老会坐在我们身边,一笔一划地指点,一点一滴地讲授。”王桂兰说到邱老教学,一脸的崇敬。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王桂兰的陶瓷雕塑艺术之路有了更可追溯的一笔。在邱老门下,王桂兰非常刻苦,从泥稿到打模、倒坯、修坯、装窑、烧成等等,王桂兰一点一滴地学着。邱老还让她到展厅学习接待礼仪,对作品的认知,练习讲解。这期间,王桂兰不但得到了邱老手把手的真传,还在邱老的鼓励之下,阅读、参考、比较了大量的瓷雕、木雕方面古今经典作品,吸收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艺术精髓。
“在邱老那边,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他经常叫我们要多读书,通过泥巴讲述故事,从无形到有形,并且表达出作品所要体现的精神。”王桂兰回想起2002年到2015年这十三年的拜师学习过程,心中充满了感激。
十三年的沉心学习,多次参与完成大型陶瓷群雕的创作经历,让王桂兰在古典及传统人物造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成长了起来,得到了邱老的赞许。
磨砺成长 在陶瓷雕塑中绽放
“我知道自己创业是一种冒险,一种挑战,但是为了让自己更进一步,我就必须脱离师父的庇护。”王桂兰这样说的时候,眼睛里有一份刚毅。2015年,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王桂兰决定“单飞”。
刚出来的时候,王桂兰也走了一些弯路,兜兜转转,她认为还是得从事自己熟悉的领域。
“做陶瓷雕塑,场地也不用大,一个车库就可以做了。决定做的事,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2019年,刚做完月子的王桂兰在车库开始创作。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是接踵而来的一系列困难还是让她有点措手不及。从泥稿到打模、倒坯,从装窑到烧成,王桂兰独自一人,一点一点地做着,没地方烧制,就到师兄弟们那里去蹭场地。“很慢,没有效率,但是也只能这样坚持。”王桂兰说,她相信“慢工出细活”,就像燕子衔泥一般,总能精致筑巢。
实习攒足了,运气总不会太差。终于,王桂兰独立创作的薄胎陶瓷雕塑作品《水月观音》去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圈。
“《水月观音》灵感来源于流失海外的辽代木雕水月观音像,被称赞为‘现存的中国最壮观的雕像’。我采用独特的薄胎技艺,让白瓷雕塑‘穿’上瓷纱衣,来体现整体的美感。让流失海外的文物,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王桂兰说。
薄胎技艺顾名思义,就是用薄胎瓷给雕像“穿衣服”,瓷衣服都是纯手工制作,薄如蝉翼,每条衣纹都要根据衣纹的原理慢慢梳理出来,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看似相像却不一样,烧成难度非常大,雕像是厚瓷胎,而衣服部分是薄胎,在烧成过程中要让二者平衡,如果出现开裂,或变形,那整件作品就作废了,成品率极低。看到作品,许多网友惊叹“远看是纱,近看是瓷”。
今年,中国美术馆征集德化白瓷作品展,王桂兰的薄胎陶瓷雕塑作品《海的女儿》经过多轮评选进入中国美术馆展览,并被该馆收藏。
十三年的潜心拜师,二十多年在陶瓷雕塑领域的摸索,让她在陶瓷艺术创作之路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