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4年09月30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树林头到竹林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30  查看次数:44次  

◎ 车走之

荫蔽之下.jpg

老家的对面,有一座小山峰峭拔而起,现在是一片竹林,衔接着山头的松林和山脚的灌木丛,翠意葱茏。

那个地方,原来叫树林头,偶有人还这么叫着。

很小的时候,我是属于“吃百家饭的”,成天不着家,在村子里乱跑,玩到哪吃到哪。当时村人打发乞丐是一碗饭,打发我也是一碗饭,我不以为耻,村人也不以为意。最常去的是村口一个老寡妇家。

听老人说,老寡妇是本地一土匪的偏房,解放前出门都是要坐轿的。这些我不太清楚,当时只知道,她的脚很小,只有六七岁孩子的那么大。她没有亲生的儿子,有个过继的,早已分开住,不常到她的老房子来。对我们小孩很好,一年的地瓜干怕都是落在我们嘴里。

有地瓜干的日子,我们就围在她身边,边嚼着地瓜干,边听她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以前的树林头,那里的林子可密着呢。雨天,没带雨具,躲在树下,再大的雨都湿不了身……”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们总是疑惑,明明只有一两棵树的地方怎么就叫树林头?哪来可用来遮风避雨的林子?后来听多也就不再多想,她常常一开始说话就合不拢嘴,有些事讲过还会反复地讲。这样一开个头,我们大概就知道结尾了,反正不误我们吃着地瓜干,蛮听呗——下面的故事该是捡蘑菇的事了。树林头的蘑菇,有红的、粉的、黑的、绿的……,红的就叫红菇、粉的叫梨菇、黑的叫炭菇……当年她就是个采蘑菇的小姑娘吧,后来怎么成为土匪婆的,我倒不是很清楚,或许她有意一笔带过吧。

她常将故事跳到解放后。“我们村有两个大炉,炼铁的,每天要一车一车的木头。”那个炼铁的大炉,在我们小学对面的老房子里,上小学时常到那边捡铁碴子玩。当时,隐约能把树林头变成光秃秃的山头联想起来,树林头就在村子不远,更便于砍伐运输了。

这种经验我是知道的,父亲农闲时也会去打松枝,他就专门找离公路最近的地方松树下手。满山的马尾松,摇着几枝树枝,头上顶着一小蓬马尾。父亲爬上高高的松树,从整个“马尾”中挑出几枝,咚咚地砍斫。仰首望去,风从父亲身边吹过,父亲和松树一起摇晃。每每砍下一松枝,我和母亲负责拉到安全的地方捆绑,而后拖到公路旁。最后,他们乘着夜色,用两轮板车运到县城去。据说当年这些松枝是送到瓷厂的,一条大龙窑就是一座柴老虎,松树快砍完了,接着烧松枝。

当年,乡下的学习有点像放牛,课余除了给大人打打下手,我们还会找一些事打发时间。

树林头那里有两棵仅存的大树在山腰上,除了特别高大外,还开雪白的花,有小孩手掌那么大。春天,花一开,满村子飘香。我们就爬上陡峭的小山,来到那棵开白花的大树下。树上有很多老树洞,开枝并不高,爬起来并不太费力。折一把扛回家,插在玻璃瓶里,加点水,可有一星期的花期,直至变黄枯萎。

后来,我四年级的时候,那个老寡妇过世了,死后也就象征性地响了几声锣鼓,并没隆重的水陆道场。大概也在那年吧,树林头的那两棵老树死了,被火烧死了。虽然,那年夏天还顽强地长出新芽,终于还是没熬过干旱的冬季。终于,树林头没有树了!

童年的眼前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头。

后来,有些地方封山育林,山芒萁都不让动。有个表姐,割了山芒取火,被罚了50元。50元抵得上我读小学的所有学费。有人嫁女儿常问,“你们那地方封山育林吗?”没人敢再去动树木的主意了,听说城里的瓷厂也改烧油烧气烧电了,我父母也就不敢公然打松枝了,可算“失业”。

一天三餐,饭总要煮吧。我家同多数山村一样,买煤烧煤,自制蜂窝煤。而后村里建了新的电站,电力比以前稳定多了,用电照明外,家家也用起了电饭煲。可养猪,总不能用电饭煲煮猪食吧。当时,养猪是农村家庭最主要的副业,只能到爬山越岭到深山老林里去捡枯枝死树。

“村里的荒地谁种上树,成材后就是谁的。”政策一出台,集体种,个人也抢着种。父亲不甘人后,抢先在树林头,种上了几十株老毛竹。

虽说带着观望的态度,感谢闽南肥沃的土地和温湿的气候,十多年后,树林头的毛竹早已成林,郁郁葱葱。山头的松树林是邻居家的,松涛阵阵,也都早已成材。这些马尾松再也不是当年的“马尾”,从头长到尾的松枝,浓密繁盛,早已引不起人们的目光。松枝早已没人要了,很多村民自城打工,猪也少有人养了。厝前门口的树林也茂密起来了,枯枝烂叶可信手拈来当柴火。

这么多年来,“树林头”俨然成了“竹林头”。当年爬树砍树枝的父亲自是喜上眉梢,再也不用爬树了,在肥沃的土地上,轻松地挖冬笋,挖完冬笋,再挖春笋,自家吃是吃不完了,剩余的可以卖,比赚树尾的钱容易多了。竹子可制成陶瓷竹编的外包装,还可用于新农村建设外墙脚手架,竹凉席加工厂已在隔壁乡镇落地……到处都是竹子的好去处。近几年,竹子砍伐的手续钱都免了……

这些事,这些变化,定然是那位老寡妇所无法想象到的。就是步入中年的我,蓦然回首,这一切真是恍然如梦啊。虽说,不时地我还记起树林头的满树白花的香。

“风吹竹叶,响叮个咚哟!”竹林浓密,竹叶交叠的声响细且清脆,竹林头又将流传着怎样的盛世清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