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植物园的“茶缘·中巴友谊园”举行开园仪式。多件德化白瓷作品亮相“茶缘·中巴友谊园”,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园内吸睛的文化焦点,又一次把“中国白·德化瓷”推向国际舞台。
在戴玉堂,记者看到“茶缘·中巴友谊园”内的同款“双国花韵——牡丹与卡特兰共舞”花瓶,此花瓶由查姐瓷花部艺术总监查彩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建瑞、泉州工艺美术学院杨莎莎团队创作。瓶身绘有中国的“国花”牡丹,以清致典雅的青花呈现,或含苞待放或欣然盛放的花朵层层叠叠,富有东方古典气质。而瓶口处的卡特兰,则是巴西的“国花”,其色彩明艳、花型硕大而奇特,在白瓷之上,卡特兰被雕琢得栩栩如生,娇艳欲滴。作品上的双国国花交相辉映,恰似中巴两国跨越千山万水,携手并肩、亲密无间的生动写照。
“ 双国花韵 — —牡丹与卡特兰共舞”
据悉,今年是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里约植物园“中巴友谊园”项目是国网巴控公司利用巴税收优惠政策出资支持的社会责任项目。“中巴友谊园”开园前,国网巴控公司委托戴玉堂设计一对德化白瓷花瓶和三套德化白瓷茶具。接到委托后,设计团队精心设计,在如何设计出一件内涵丰富、寓意吉祥,浓缩德化陶瓷千年文化积淀和艺术魅力,还要充分展现出两国的情谊的作品上绞尽脑汁、反复推敲,融入了许多小巧思。
“花瓶最初的设计是天球瓶,之后修改成赏瓶,历经十多次的反复修改和调整,最终在经典梅瓶造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作品胸围50厘米,代表中巴建交50周年。瓶身彩绘部分采用青花分水工艺,绘制9朵牡丹、两只蝴蝶,静中有动;浮雕则选用巴西著名标志性建筑——巴西利亚大教堂,巧妙运用到瓶颈部位。瓶口的巴西国花——卡特兰,采用德化非遗捏花工艺制作而成。九朵卡特兰与瓶身的九朵牡丹交相辉映,寓意两国情谊长长久久。”查彩端说。这件作品除了在构思上凝聚着设计团队无数的心血,制作过程更是充满波折。德化白瓷以瓷土细腻纯净著称,但要塑造如此复杂精细的花卉造型,对泥坯的可塑性、韧性要求极高。尤其是卡特兰这种鲜花的唇瓣是裙罩状,像蕾丝一样,十分考验捏塑功力,每一片都要经过反复搓、捏、塑型,历经无数次失败尝试,才逐渐掌握精准手感。
此外,“双国花韵”花瓶因其体型较大、细节繁复,在烧制中受热不均问题尤为突出,作品总是出现不同的塌陷。设计团队通过调整燃料配比、优化通风设置、控制温度等,历经数十次烧制试验,才最终摸索出适配这件作品的烧制“秘方”,确保花瓶出窑时能完美呈现出洁白剔透、温润细腻的质感,花卉细节纤毫毕现。
除花瓶外,三套德化白瓷茶具则是运用德化特色的冰种玉瓷,釉上手绘风铃、牡丹等花卉,既富有东方古典的国色天香,又饱含桑巴风情的奔放热情,彼此相处共荣,寄托了中巴两国美美与共、花开富贵的和谐寓意。
此次德化白瓷作品入驻“茶缘·中巴友谊园”,是中巴文化交流长河中的一朵绚丽“浪花”,进一步夯实了两国以艺术、民俗为纽带的友好情谊根基,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德化陶瓷在国际舞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拓展可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空间。
“我们把德化千年非遗陶瓷技艺完美地呈现在国际舞台上,使之成为中国和巴西民相亲、心相通的友好见证。”查彩端说,作为一名瓷花从业者,她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