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看见一些居所、办公室里赫然展现着“天道酬勤”四个书法大字。这时,我就每每下意识地感觉到“天道”的价值,因而萌生了探究“天道”的念想。
何谓“天道”?我大体揣摩为:日月星辰的运行轨道。我从作为一名耕者的角度认定的“天道”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如果没有天地安排给我的“天道”,那么,就必然没有“春华秋实”的存在。我相信,只要“天道”在,“春华秋实”就一定在。我为耕耘而来,仰“天道”,循“天道”,年年岁岁,诚惶诚恐地身体力行着“天道”的准则,快乐分享着“天道”给我带来的必然和因果,深深感知着践行“天道”是容不得丝毫虚假与敷衍的硬道理。
然而,背离了“天道”能行得通吗?现在,我们不要急于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来听听一个现实版的天人故事——
在一个比较久远的年代,乡下有一位小地主。他曾雇来一匹骏马为他拉车。这匹骏马因为天性桀骜不驯,让他非常反感。骏马虽会拉车,却常常与他“冲犯”着。为此,他动起了排斥异己,羞辱骏马的恶念,便使出怪招:先用精神大麻把别的地方的牛犊吸引过来,“以牛代马”,让骏马下岗,并准备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屠马”,骏马从此直接面临着生存危境。嗅觉灵敏的骏马见势不妙,乘机逃跑了。
而牛犊,当它看到有这样的荣光降临,心喜不已,便忘乎所以地拉起了沉重的马车。时间过不了多久,这头牛犊就活活被折磨成夭。用牛拉马车,小地主导演的是一出离经叛“道”的荒诞剧。而对于那匹已经逃跑的骏马,他更是动起了新的恶念——追杀。
骏马不顾山高路险,拼命奔逃,一路上何其艰辛苦累,忽见山中有一偏僻小镇。因体力原因,必须紧急在此消疲解困片刻。哪知,小地主也在第一时间得知骏马的落脚点,就想在此下手。可是,此地毕竟是别人的地盘,他自己不便动手。这时,让他感到万分庆幸的是,此地原来有自家人在。急不可耐的他,此刻想到了可由代理人来为他完成 “追杀”使命的妙招。
他暗喜,在小镇上“屠马”此其时也。他数度与自家人密谋着如何把骏马“屠”得既好看,又名正言顺。而他的自家人也言听计从地给骏马制造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即:这匹“散马”之前曾犯过对主人的某种不敬,私自逃窜至此,需立即问斩。罪名很正确、很成立,他为有这样的自家人而自我陶醉着,正等着“屠马”的捷报。
然而,这位代理人拙劣的表演、蠢笨的表现却让他大失所望。因为当代理人要举刀“屠马”时,却被骏马狠狠地踢了一脚;这一踢,直接把他踢成了暗伤,吓得他魂不附体。“人在做,天在看”小地主的恶行怎能瞒得过上天的慧眼?这种险恶行径怎能不激起上天的义愤!上天认为,如果让恶徒多在世间留一分钟,作恶会更多,危害会更大,不如迅速除恶,保护世间的安宁。不久,他的“代理人”不知何故,就莫名其妙地不在了。
其实,上天这次出手,目的是“杀鸡儆猴”给小地主看,也是一次严重警告,不知这位小地主有没有看懂?
骏马在小镇非常危险,它自知必须继续奔逃。而小地主哪有那种善良的宽容心,凡是他看不惯、看不顺的非死非败不可,而骏马还活着,他怎么肯罢休。当然,骏马的命运也多舛,也逃不出“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的魔咒。那一天,骏马遇到了一片大湖,身处绝境,它也自知只能任人宰割。“看你哪里逃,这回叫你插翅都难飞!”小地主高兴极了,正等着享受马肉的美餐。骏马静静地站在湖边,坦然而从容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快看,骏马身后的几个“屠手”很快就要追上来了。弓箭、砍刀样样俱全,武装到了牙齿。骏马危在旦夕。谁能相信在这必死的境地里,上天冥冥注定的奇迹正在发生,这就是“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紧要关头,湖面上驶来一艘大船,接走了骏马。
“煮熟的鸭子飞了”,在他的眼皮底下发生。他怎能接受到嘴的肥肉又吃不到的现实?一向豪横任性的他此时更激发出了“一不做,二不休”的狂妄自大之心,哪里会意想到“此乃天意”,更不用去指望他会顺从天意。当然,必须认可的是,他是个很有谋略的人,他还有妙招可以“屠马”。趁大船还行驶在湖面上时,他就组织“亲信蛙人”赶到湖泊的咽喉水道中潜伏下来,伺机伏击,代号“锁喉行动”。从战术层面上讲,他的本次行动确实达到了万无一失的地步。这样周密巧妙的战术安排的确是非常人能够做到,而他也笃定:一次不得手,二次不得手,三次不得手,不信这次又不得手。他正自信满满地为此志在必得,自我陶醉着。而“人算不如天算”的神奇之幕此刻又再现,他的“亲信蛙人”还没等到船只到来,就被一阵漩涡卷入湖底,从此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这下可真让他绝望了:本自认为十拿九稳的事,全都恶报连连,而更令他感到乾坤颠倒的是——搭上性命的个个都很年轻。
恶念深重的小地主从此积怨成疾。他虽风烛残年,但上天并没有马上让他死,而是让他继续存在着。他必须无条件接受上天的惩罚,在“活比死苦”的日子里活活被耗死,世上还有更大的恶报等着他,这样的结局才会令人感到无比精彩!
在这个故事里,我终于明白了:天道有轨,但不允许有人作恶出轨;天道有容,但不容恶人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