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体育频道《体坛晨报》关注了德化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开展轮滑特色教学。不久前,中国轮滑协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举行。会上,县人民政府副校级督学、县轮滑协会会长郑素琴代表我县,在会上作冰雪轮滑运动进校园典型经验交流。德化这个闽中山城,如何在冰雪项目中有长足发展?记者进行了走访。
每周两次
小学上演千人轮滑
“叮铃铃……”随着大课间铃声响起,德化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一千多名学生头戴防护头盔,脚踏轮滑鞋,如脚踩风火轮的小哪吒一般,在音乐声中从教学楼汇聚到操场,在阳光下快意疾驰。
德化教师进修学校附小建于2019年,在办学伊始就把轮滑运动作为提升育人成效,打造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声誉的重要抓手,在校园中大力开展轮滑特色运动。办学短短几年,轮滑运动深入学校每一名师生的学习生活。轮滑也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除了每周二、周三两次大课间的千人轮滑活动,其他三天的大课间,则根据学生们的爱好、特长,开展轮滑、滑板、冰壶等项目活动。
“轮滑很好玩,也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我们都很喜欢。”“我喜欢滑板”“我们还有打轮滑球”……记者在进修学校附小采访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了对该运动的喜爱。
五年5班的吴政达、1班的曾思琳,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轮滑,由于喜爱和天赋,他们越滑越好。在2024年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乙组中,吴政达斩获5000米积分淘汰赛季军,并与队友六年2班的温志忠联手,夺得3000米接力季军;曾思琳也荣获女子组3000米接力赛亚军。
今年3月份,在泉州奕聪中学举办的福建省速度轮滑公开赛中,吴政达、曾思琳分别包揽男、女速滑200米、500米和5000米冠军。温志忠夺得200米第三名和5000米亚军。
全国少有
一所学校能开展轮滑全项目
德化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校长罗贞艺介绍,该校现在全校1650名的学生,90%的孩子都会轮滑。不少优秀的学生,还在各级轮滑大赛中摘金夺银。2024年12月31日,进修学校附小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进修学校附小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的契机,在校园中大力开展冰雪轮滑特色教育。
“这项运动,给孩子们一双轮滑鞋就能开展。”罗贞艺介绍,一开始,学校通过开展轮滑兴趣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们接触轮滑运动。随着喜爱轮滑运动的孩子越来越多,2023年,学校把轮滑纳入课程体系,开展轮滑大课间等活动载体,让90%的学生掌握轮滑等一项以上的体育技能。
目前,进修学校附小建有400米跑道和7800多平方米的冰雪轮滑教学、训练活动场所以及全省首条200米国际标准速滑赛道,并建有滑板、冰球、速降回转场地、冰壶赛道、攀岩墙等运动设施设备。成为全国少有的在一所学校中能开展轮滑全项目的学校。“千人轮滑”、轮滑大课间、轮滑进社区等,被认定为“轮滑进校园典型案例”。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
95%开设轮滑课
在我县,轮滑进校园,并不是进修学校附小“独一家”。据县教育局局长曾昭亮介绍,2019年起,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中普及性开展冰雪轮滑运动。特别是近3年来,我县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全县中小学发展冰雪轮滑运动硬件设施建设,并在全省率先设立首个冰雪运动专业人才“文景伟冰雪轮滑名师工作室”,聘请国内速滑、越野滑雪、花样轮滑专职教练等。
我县按照“点线面结合、能开尽开”的思路,从小学试点后,向幼儿园、特教、初中、高中、职校多线延伸铺开的举措,大力推广校园冰雪轮滑运动。
目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开设轮滑运动的学校达到95%,参与冰雪轮滑运动的人数已占学生总数的35%。5所中小学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所中小学成为全国一体化冰雪轮滑示试点校。其中,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被福建省大体协、中体协确定为轮滑项目训练基地。
2019年以来,我县每年都会邀请泉州市轮滑协会以及国内冰雪轮滑运动专家,以冰雪运动夏令营、训练营、专项培训以及参加教练员、裁判员等级考试等形式,开展普及性师资培训工作。现在每所冰雪运动特色校、试点校和普及型推广轮滑项目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教练员师资队伍从事冰雪轮滑教学与训练工作。
同时,我县先后举办了2023年全国少年轮滑(自由式轮滑)锦标赛,2023、2024年两届的“海峡杯”两岸轮滑交流赛、福建省大学生轮滑锦标赛、福建省中小学生冰雪轮滑比赛、泉州市运动会轮滑项目比赛等10场次的国家、省、市级别的高水平冰雪轮滑赛事。
历次赛事的举办,吸引成百上千名运动员、教练员、家长到我县参赛、观光,起到助力发展“体育赛事+陶瓷+旅游”冰雪经济的作用,无冰无雪的南方依然能让冰雪轮滑运动焕发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