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5年04月28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领航 解锁幸福生活密码

新闻作者:许华森  发布时间:2025-04-28  查看次数:23次  

近年来,阳光山庄小区和百德尚东首府小区正以创新之姿,重塑小区治理格局,为居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这两个小区在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中脱颖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美好生活在身边”的生动内涵。


“五优”赋能 打造无忧家园


阳光山庄小区创新推行“1+2+5+N”无忧小区治理模式,从优化组织体系、服务阵地、服务机制、公共资源、精细管理五个方面发力,让小区实现华丽蜕变。

阳光山庄小区阅览室.jpg

在组织体系优化上,小区强化党建引领。以打造高品质无忧小区为目标,发挥小区党组织“主心骨”作用,设立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等先锋岗位,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群众共治”的格局。

居民林扬平感慨道:“以前有问题都不知道找谁,现在党员就在身边,小区里的大事小事都能帮着解决,住得特别安心。”小区还健全多元架构,成立解忧联盟,联合多方力量解决问题。7号楼沿街店面过道塌陷问题的迅速解决,就是各方协同作战的成果。同时,完善协同机制,通过“五方联席会”定期会商,解决居民诉求,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服务阵地的优化也让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小区整合资源打造“无忧空间”,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多元服务。这里有供青少年学习娱乐的“阳光乐园”,有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银龄港湾”,有为妇女发展赋能的“巾帼暖巢”,还有满足全龄需求的“普惠服务”。居民危萍萍说:“现在孩子有了专门的学习和玩耍空间,老人也能参加各种活动,我们妇女还能学到技能,这个‘无忧空间’真的太贴心了。”

“暖阳帮帮团”是阳光山庄小区服务机制优化的一大亮点。这支由多方力量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线下”收集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他们联合社区医院开展义诊,对接“三官一律”提供法治服务,还设置“爱心货架”,让闲置物品发挥更大价值。

在公共资源管理方面,业委会积极盘活小区资产,增加公共收益。通过改造垃圾转运站、建设智慧停车系统等举措,预计年增收数万元。同时设立“阳光公益基金”,用于小区建设和帮扶弱势群体。居民苏辉增表示:“小区不仅环境变好了,还能把公共资源利用起来,为大家谋福利,这样的小区谁能不爱?”

精细管理是阳光山庄小区的又一特色。小区与中国移动合作搭建“智慧小区管理平台”,实现设备数据全量纳管和业务流程线上化。业主通过手机端就能报修、投诉,处理进度实时可查。此外,小区还推动物业提升服务,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推行“网格化+七单工作法”,提升问题解决质效。


多方联动 绘就美好家园


百德尚东首府小区在物业管理提升过程中,同样亮点纷呈。

在共建共治方面,东顺社区党支部引领组建小区“红色业委会”,建立“微协商·六步工作法”,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县供销社发挥挂钩单位作用,指导办好“10件实事”,协调解决多项难题,推动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居民罗瑞金说:“现在大家都能参与到小区事务中来,有什么想法都能说出来,小区变得越来越好。”

阳光山庄小区业主在手作灯笼.jpg

科技赋能让小区管理更高效。小区建设初期就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实现人车分流。投入140余万元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在重点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等设备,24小时实时监控,提升了小区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居民陈民瑞表示:“智能化管理让我们住得更安心,有什么异常情况都能及时发现。”

精细管理和优化服务是百德尚东首府小区的一大特色。小区对保洁、绿化、安保等工作制定明确标准和流程,让小区环境整洁、安全有序。围绕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红色议事厅”,实行“点单式服务”,帮助居民解决身边大小事。物业还建立多渠道即时反馈平台,及时回应业主问题,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根据反馈调整管理策略。居民陈立澎说:“物业的服务很贴心,有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住在这里真的很舒服。”

它们从居民的需求出发,通过创新治理模式、加强多方联动、引入科技手段等方式,解决了居民的“关键小事”,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