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5年05月12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仙山游踪

新闻作者:李海燕  发布时间:2025-05-12  查看次数:19次  

千年瓷都德化,不仅陶瓷闻名天下,而且山也出名:戴云山、石牛山、九仙山,作为本地人,这些山不会少去,尤其是素有“中土蓬莱第一山”美称的九仙山,更是记不清光顾的次数。

风景秀丽的九仙山,在昼夜更迭和四季变换中各有各的景致:春天的姹紫嫣红,夏天的郁郁葱葱,秋天的层林尽染;冬天的银装素裹。置身其间,宛如坠入人间仙境:峰峦间的云雾飘绕,嶙峋怪石的幽洞密布,曲径上的松荫翠竹,山间里的小涧飞流。

九仙山的云海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置身其中,被云雾裹挟,犹如身披曼丽的白色轻纱,行走其间瞬间也觉得脚步轻盈起来。尤其是站在山顶上,目光所及,云雾缭绕,仙气飘飘,云海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也许正应了“山因雾而成仙境、雾因山而显神秘”,而此时,屏住呼吸,静静地观赏着眼前这一幅奇特的云海大观,它千变万幻、若隐若现,外界的繁杂与喧嚣都已远去,天地间就只剩下渺小的自我依偎在群山怀抱中。九仙山的云海多见,而九仙山的佛光因为罕见,让人觉得它富有神秘感。

佛经中说,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光芒,据说见过九仙山佛光是有福气的人。我未见过九仙山佛光,只听见过佛光的同学讲过,同学的父亲原是九仙山气象站工作人员,已退休二十多年,她哥哥也在九仙山气象站工作了二十几年。同学的父亲退休后,每年总会上几次九仙山,尽管她父亲现在腿脚不方便,但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依然充满着深厚的情感。有一次,她带她父亲上山,第一次邂逅了佛光,惊喜与感动在刹那间驻满心间。同学的哥哥告诉我“佛光”产生的原理:如果具备阳光、云海、地形等众多因素就会出现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构成的大彩色光环,观测者所处的位置如果刚好与阳光、云雾在同一直线上,观测者的影子就会出现在佛光的光圈中,佛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在上午9:00前后或下午4:00前后,出现的位置一般在灵鹫岩寺或弥勒洞附近。

九仙山吸引游客眼球的还有雾凇,它是大自然的馈赠,雾凇也称“树挂”,每年冬天或初春,四面八方的游客为了惊鸿一瞥九仙山的雾凇,纷纷赴约而来。它是水雾冻结附着在物体上而形成的乳白色冰晶层,当温度低于0℃时,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就形成雾凇。漫山遍野,一片白茫茫,琼树银花,一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栈道被装扮成白皑皑一片,银装素裹,仿佛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

沿着木栈道拾级往上是九仙山气象站,而往下走便是九仙山天池。天池的湖面有一万多平方米,天池旁有长廊、凉亭,可供游客休憩、看景。天池像一面镜子,蓝天、白云倒映池中,夏季的睡莲轻浮于湖面上,而此时,静静地坐在长椅上,欣赏山光水色,享受山风的抚摸、聆听鸟儿的啼啭,静听山泉的妙音,将身心完全融入山水一色的天然美境中,大自然素有“天然氧吧”的美称,而九仙山拥有天然的氧离子,最适宜让人吸清吐浊、吐故纳新。望着眼前一汪的湖水清澈,云杉倒影,不禁令人的内心也瞬间丰盈起来。

九仙山不仅风光秀丽,景色如画,还是闽南地区的宗教圣地。千年古刹积淀了丰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寺庙更是香火长盛不衰,灵鹫岩由唐开元年间僧人邹无比与其徒普惠共同修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九仙山文物蕴藏丰富,有唐代弥勒石刻造像。这是跨越千年的时空文化,抚摸斑驳的石像,时光的厚重与宽广就会随着指尖的神经末梢直抵心灵深处。

只言片语抵不过身临其境,若有时间,欢迎您来九仙山感受这份大自然的馈赠以及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这座千年的陶瓷古城,闻瓷土的芬芳,看窑火的淬炼,听瓷片的声音,在这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的世界陶瓷之都,还能品尝九仙山下的赤水柴火灶炸粿、赤水醋猪脚,不仅让您有舌尖上的满足,更有心灵上的归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